《废都》80年代的中国社会风俗史
1993年,贾平凹的《废都》在《十月》杂志连载,后由北京出版社出版,首印50万册。这本描写当代知识分子生活的世情小说,由于其独特而大胆的态度以及出位的性描写,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一时间洛阳纸贵。业内人士告诉《了望东方》:“当时出版社甚至用了卖版型的方法,以近百万的价格将《废都》版型卖给六七家出版社。这是相当惊人的。”
据不完全统计,正式和半正式出版的《废都》有100多万册。而盗版大约超过了1200万册!
在《废都》中,作者贾平凹写出了一部80年代的中国社会风俗史。采用了中国古典的草灰蛇线手法,而融入了西方的意识流和精神气质,中西合璧。《废都》也创造了一种新的语言,这在文学史上是不可多得的。 作者以主人公庄之蝶为中心巧妙地组织人物关系。围绕着庄之蝶的四位女性——牛月清、唐宛儿、柳月、阿灿是小说中着墨最多的。她们分别是不同经历、不同层次的女性,每个人的际遇、心理都展示着社会文化的一个侧面。但是这本书遭到了毁誉两极的争议,誉之者称为奇书,毁之者视为坏书。
(编辑:moyuzhai)绕树三匝,终于有枝可依——论贾平凹《河山传》中的城乡
贾平凹是一位介入现实能力极强的当代作家,在他的长篇小说《河山传》中,我们看到了农民进城后面临的种种困境和挑战。在时代大潮推动下,农民涌向城...[详细]
绕树三匝,终于有枝可依——论贾平凹《河山传》中的城乡
贾平凹是一位介入现实能力极强的当代作家,在他的长篇小说《河山传》中,我们看到了农民进城后面临的种种困境和挑战。在时代大潮推动下,农民涌向城...[详细]
贾平凹《河山传》:终归是无处安身
一《河山传》首先吸引我的是它的语言,它的写法。这部有点编年体意味的长篇小说,以时间为经,以人事为纬,如孟繁华所说,它在写法上类似古代中国的史书...[详细]
变革时代的人民传记——评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河山传》
《河山传》是贾平凹在2022 年至2023 年间创作的一部编年体的长篇小说,小说以时间为经,以人物和事件为纬。这种写法酷似古代中国的史书,如《春秋》...[详细]
贾平凹长篇小说《河山传》:是写实,也是寓言
《河山传》是具有深广的象征性意蕴和时代隐喻的作品,如此前《废都》《秦腔》《古炉》《山本》,甚或《秦岭记》。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作家在叙事...[详细]
贾平凹“改革三部曲”中的农村青年问题与改革困境
随着城乡分隔逐渐松弛,城乡往来日益频繁,城市的物质及其代表的生活方式在农村愈加展现其威力,同时农民也开始拥有更多的进城机会和更强烈的进城冲...[详细]
贾平凹长篇小说《秦岭记》:在这里尽览秦岭
关键词:《秦岭记》 贾平凹 贾平凹的《秦岭记》一定意义上是他的第一部笔记体小说,也是当代文学中不多的笔记体小说之一。笔记体小说被认为是中国...[详细]
王春林:评贾平凹长篇小说《秦岭记》
关键词:《秦岭记》 贾平凹 如果连同《酱豆》与《青蛙》这两部迄今仍然未能正式出版的长篇小说在内,《秦岭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年5月版)应该...[详细]
白眼观尘世 金刚养道心 ――访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
2017年11月13日08:14 来源:文汇报 姜乾相贾平凹(左)与本文作者合影今年国庆中秋休假,笔者回老家长安,其间有幸拜访了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这是继去年“五...[详细]
贾平凹是作家中的劳动模范
2018年02月07日09:40 来源:深圳商报 周俊生新年伊始,贾平凹又捧出一本厚实的长篇新作《山本》。这已是贾平凹的第16部长篇。尽管还未见到新作上市,但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