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文学: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主流化”与“多样化”
网络文学在进入集团化以后,也有向“主流化”发展的意图。2009年初号称“网络文学航空母舰”的盛大文学组建不久,CEO侯小强就对“主流文学”发出挑战,提出“网络文学走过十年之路,成为准主流文学”。当时,他的主要依据是,网...[详细]
-
多维视角看女性网络文学
女性网络文学结合了女性文学与网络原创文学的基本特征,开启了女性文学和网络文化紧密结合的新视角,是一种独具新媒体特色的女性文学新形态。...[详细]
-
穿越重生小说中的现代价值
当下中国的语境中,网络文学更多的被视为可以逃避现实的异度空间。一部又一部的“爽文”,让现实中遭遇挫败的人们,或是获得孤勇,掀翻统治阶层,一抒备受压抑之愤懑,或是掌握异能,遵循丛林法则,从此登上权力的巅峰。然而也就是在...[详细]
-
论“女性向”修仙网络小说中的爱情
自“女性向”修仙网络小说诞生以来,其主导爱情叙事模式经历了由“虐恋”到“甜宠”的转变,即从注重叙述爱情之中充满痛苦、矛盾的重大事件,转向注重展现平淡温馨、充满审美意趣的日常爱情生活,从以爱情神话代偿宏大叙事崩...[详细]
-
营造愿望达成的白日梦是网络文学的主要创作方法
网络文学创作的重心在于体现人们的愿望,而不是反映物理事实与社会事实,幻想性长篇故事是网络文学的主要形态,营造愿望达成的白日梦是网络文学的主要创作方法,同时,网络文学追求幻想性与逼真性的统一。...[详细]
-
网络文学与当代现实生活
网络文学是直面读者的文学,网络文学在线更新,和读者及时互动,作者知读者之痛痒,读者为作者建言,作者和读者趣味相投,更重要的是网络文学所写的内容与读者的生活紧密相关,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接地气、树正气、有情趣,它往往能拨...[详细]
-
网络激发类型文学新能量
经过约二十年的发展,在与读者阅读需求和网站传播机制的持续互动中,网络文学开创了新的文本形态和表现方式,其中类型化写作是最重要的创作经验。类型化并非是网络文学的独创,早已有研究者指出,网络文学与传统通俗小说存在着...[详细]
-
网络文学的文化自觉何以可能
网络文学在当代文化建设中应该担负怎样的作用?讨论这个问题的基本前提是要意识到,现代中国文学参与文化建设的重要传统即是借助文艺改造国民性的“立人”。作为现代文学的源头,梁启超以“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详细]
-
“女性向”网络文学与“网络独生女一代”
在“女性向”网文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类似的尝试曾零星浮现于某些职场小说(如《杜拉拉升职记》)之中。而在“女性向”历史题材[v]小说(或可称为“女性向”大历史写作)里,对女性自我价值实现路径的探索则较为清晰地呈...[详细]
-
文学批评拿什么对“网络文学+”发声?
对于网络小说,学院批评界早有回应,比如欧阳友权、黄鸣奋、邵燕君、夏烈等,我也在七八年之前读网络小说、谈网络小说,但这种谈论迄今基本还囿于一个小圈子。南帆教授此文可以让我们检讨五四新文学以来所建立起来的“文学...[详细]
-
迈向2.0版本的网络文学与影视业
虽然中国网络文学的市场化、产业化属性由来已久,成为我们研究网络文学外部甚至内部无法忽略的核心维度,但影视业普遍出现内容上的“网文转向”至早也不过是2010年开始的事,更遑论目前著名的跨界词汇“IP”的风行,则更在20...[详细]
-
有价值的IP与IP改编
今年似乎是中国影视剧IP改编的大年,影视屏幕上,有《夏有乔木,雅望天堂》《幻城》《诛仙青云志》《老九门》《爵迹》《麻雀》《如果蜗牛有爱情》《何所冬暖何所夏凉》《深夜食堂》《夏至未至》《微微一笑很倾城》《三少...[详细]
-
理性看待网络IP剧的繁荣
近年来,《仙剑奇侠传》《甄嬛传》《芈月传》《琅琊榜》《花千骨》《诛仙:青云志》等IP 剧十分火爆,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看剧热潮。而伴随着IP 剧一同霸屏的,是有关IP 剧的种种争议:有人认为IP 剧多数粗制滥造,缺乏艺术含量,不...[详细]
-
推动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相知相融
中国的网络文学诞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它从诞生之日起,就备受瞩目。在此之前,中国的文学形态有纯文学和通俗文学之分,自网络文学加入后,人们便把非互联网发表的文学称之为传统文学。由此,得先进技术之利...[详细]
-
网络文艺评论的审美标准
在积极进场做网络文艺评论之前,对我们的文艺处境和观念转化应作出大致靠谱的条分缕析与理论概括,奠定常识、凝聚共识,构架出新的知识论和方法论。目前一般看待网络文艺的误区和盲区表现为:要么看不起这个草根出身的小兄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