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相知相融
◎网络文学作者的优势在于总体较年轻,精力旺盛,思想上没有俗套,生活在基层,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劣势是因为年轻,生活体验较浅,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弱,尤其网络发表的低门槛和资本参与运作后的物欲调动,使其名利思想极易膨胀,潜意识里存在去主流价值倾向。
◎传统文学作者的优势在于较多地掌握了文学理论的专业知识,有较丰厚的生活阅历,对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居高临下掌握着传统文学传播的话语权。但其劣势也是明显的,主要是有的作家躺在功劳簿上不思进取,他们讲资历、讲面子、讲待遇,养尊处优。
中国的网络文学诞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它从诞生之日起,就备受瞩目。在此之前,中国的文学形态有纯文学和通俗文学之分,自网络文学加入后,人们便把非互联网发表的文学称之为传统文学。由此,得先进技术之利发展起来的网络文学迅速跃居与传统文学齐名的地位。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同属文学范畴,按理应并驾齐驱,共同发展繁荣的,但时至今日,这两种文学形态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 “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 ”他强调,“要适应形势发展,抓好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力度。 ”那么,网络时代的文学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如何加强正面引导力度?这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并提出解决办法。
网络文学存在“主流价值观贫乏化” ,传统文学活力缺失,文学创作生产过程中作者、作品、读者及其传播者存在的问题是当今文学发展繁荣的瓶颈所在
“文学是人学” ,这是19世纪法国杰出的文艺理论家泰纳和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等文学大师通过实践总结的结论。我想这里所说的人,不仅是指作品中所反映的人,还包括作者、读者、传播者及其关系人,它们是文学发展繁荣的要素。然而,目前我国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在这些要素上均存在严重的问题。
首先是作者的问题:网络文学的作者存在“主流价值观贫乏化” ,而传统文学的作者有的守成意识过重。众所周知,网络文学诞生前,受文学传播阵地的局限,作者要发表作品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因此,凡是能在报刊发表作品的作者,大都受到了社会的尊崇,有成就的作者往往因此改变命运,荣耀而令人羡慕地进入了体制内。网络文学诞生后,网络发表的低门槛,使许多带有或不带有文学梦的作者(甚至还有文学ABC都不懂的作者)一夜之间实现了发表梦。时代就这样造就了两个作者群体。在这两个作者群体之间,传统文学作者的总体素质明显高于网络作者的总体素质。但是从综合来看,则各有各的优、劣势。网络文学作者的优势在于总体较年轻,精力旺盛,思想上没有俗套,生活在基层,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劣势是因为年轻,生活体验较浅,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弱,尤其网络发表的低门槛和资本参与运作后的物欲调动,使其名利思想极易膨胀,潜意识里存在去主流价值倾向。如笔者认识的一位网络作者,他本身生活工作在基层,目前已在网络发表作品上百万字。他说:“一部网络小说,开篇五千字以内看不到性爱方面的情节和打斗场景,读者就会直接放弃。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他平均每天码三千多字,平均每月获利两三千元。如此粗俗的素质令人堪忧。而传统文学作者的优势在于较多地掌握了文学理论的专业知识,有较丰厚的生活阅历,对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居高临下掌握着传统文学传播的话语权。但其劣势也是明显的,主要是有的作家躺在功劳簿上不思进取,他们讲资历、讲面子、讲待遇,养尊处优。
其次是作品的问题:网络文学作品存在“模式化”“低俗化” ,传统文学作品存在“经验化”“概念化” 。网络发表的低门槛及其虚拟性和海量性的特点,造就了网络文学作品“类型化”的现象。当前网络文学的类型主要有玄幻、灵异、仙侠、穿越、游戏、同人、耽美、都市、言情、武侠、历史、军事等。“类型化”一方面激发了网络作者的想象力,产生了一些优秀作品,如《巴山旧事》 《办公室风声》 《烽烟尽处》 《日头日头照着我》等,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创作力,甚至造成了新的俗套而呈现“模式化” 。尤其玄幻、灵异、权谋、宫斗、盗墓、惊悚、恐怖、同人等类型模式的盛行,完全颠覆了我国文学理论的审美理念,脱离了“文学是人学”的审美要求,把人们的审美趣味引向低俗、嬉戏、幻想、怪诞、放纵、反权力、反历史、反文化、反时空的邪路。而传统文学则因为一些作家在体制内的优越感,实际上已脱离基层、脱离群众、脱离生活,丧失了成名前的奋斗精神,写作仅仅凭着经验而为,结果写出的作品呈现“经验化”“概念化” ,这种作品思想
保守,观念陈旧,毫无生活趣味,让读者嗤之以鼻。
再次是读者的问题:网络文学的读者存在“幼稚化” ,传统文学的读者存在“老年化” 。“幼稚化”表明思想不成熟,辨别问题的能力差,容易被人误导。在百度贴吧,就有许多年轻读者诉说自己沉迷网络小说的危害。如一位网友发帖说:“上高中时我接触到了电脑和网络小说,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经常包夜。这样的放纵自然不会有好结果。我的整个命运都因电脑网络小说而改变,变得一塌糊涂!身体素质因为连着几年熬夜而下降!皮肤长斑长痤疮,深深的黑眼圈,近视,牙齿脱落,颈椎僵硬,腰椎酸痛,腿脚不灵,步伐迟缓。这是早衰啊!精神上我因为学业事业的失败,自卑、敏感、多疑、易怒,对家人冷漠毫不关心。我每天就在后悔、愤恨、幻想、迷茫等情绪中度过。 ”另一位网友也发帖说:“自从看了第一本网络玄幻小说,我堕落了,每天通宵看它,高中三年,我几乎全部时间都拿来看玄幻小说了。这书瘾竟然也像毒瘾一样深入我的骨髓,深入我的思想,从此我的人生全毁了! ”读着年轻读者字字是痛的帖文,笔者禁不住大声疾呼:救救孩子!救救祖国的未来!希望相关部门切实负起责任,加强对网络文学的监管,认真做好甄别工作,掀起一场净网行动,坚决把那些带毒的所谓文学清理出网。当然,这些问题并不能完全归罪于网络文学,真正有罪的是那些低俗的带毒的所谓网络小说。而传统文学读者的“老年化”问题,则使传统文学失去活力。“老年化”读者常常沉迷于回忆中,他们的需求一般是陈旧的叙事文本,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传统文学的“经验化”和“概念化”写作。
还有是传播者的问题:网络文学的传播者以资本为条件,以网络为平台,奉行以“点击率”和“粉丝数”论英雄,淡化作品的主流价值和社会效益。而传统文学则死守纸媒体的僵化观念,发行量日渐萎缩,阅读趋向小圈子化。
以上两种文学形态中存在的问题,使网络文学出现了畸形生长现象,网络作者与传播者的“主流价值观贫乏化” ,导致了网络文学的“浑浊化” ;而传统文学活力的缺失则在一定程度上使纯文学被边缘化。习总书记精辟指出: “人类文艺发展史表明,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粗制滥造,不仅是对文艺的一种伤害,也是对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 ”可见,这些存在问题对人的影响和教育是与社会进步逆向而行的,它使两种文学形态在混沌中停滞发展甚至倒退。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下推动文学发展繁荣刻不容缓的任务。
解决当前文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以中华美学精神为引领,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相知相融
“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 ”“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有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有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 ” “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提出了文艺追求的境界,指出了中华美学精神的内容和形态。这是切实解决当前文学发展存在问题的重要依据。
网络文学的正途在哪里?研究告诉我们,答案就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就在弘扬和践行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涵里。网络文学因去主流价值观而产生的畸形生长现象,实际就是背离中华美学精神而产生的问题。如最近热传的一部网络小说,通过五个女人的生活交集和一波三折的故事,潜移默化渲染所谓西方文明生活,并以集合式描黑涉及传统文化的人和事,借此否定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孝老爱亲等文化传统,把年青一代悄然引向崇洋媚外、追金逐银的歧途。这种主流价值观异化的手法只能把网络文学引向穷途末路。 “文学是人学” ,网络文学作者及传播者只有牢记主流价值观,在思想上解决好依靠什么人、为什么人、向谁学习的问题,并加强中华美学修养,用历史的、现实的、哲学的、文学的观点去审视网络写作,这才是引领网络文学发展繁荣的正途。
还有就是传统文学的前途问题,这也令文学界头疼。网络传播时代传统文学(或者说是主旋律创作)真的没有前途吗?答案是否!比如长篇小说《亮剑》 ,这是一部典型的描写爱国主义与英雄主义的主旋律作品,作品一经问世,即受到广大读者热情欢迎,加印数次,发行过百万册。随后被拍成电视连续剧,收视率也创下当年央视一套电视剧收视率新纪录。分析作品成功的原因,笔者以为最为关键的是这部作品充满着“野性” !所谓“野性”就是血性,就是面对不利环境强烈的生存斗志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就是生存力和生命力,就像野生动物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里求生存一样。作品中的主人公李云龙就是这样一个充满“野性”的英雄人物,作者通过对他身上的正与邪、精明与狡猾等超常人行动描写,塑造了他“面对强大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的亮剑精神,这种精神正是中国精神的具体反映。对比一下那些“经验化”“概念化”的所谓传统文学,之所以不受欢迎,某种程度上正是缺乏“野性”所致。 《亮剑》的作者都梁,生在知识分子家庭,少年参军,曾服役于坦克部队,复员回京后做过教师、公务员、公司经理、石油勘探所所长等,现为自由撰稿人。丰富的生活经历奠定了他的生活和文学基础,也奠定了他的主流价值观,而数次的选择与放弃,成就了他的“野性”人生。试想,如果他也像常人一样甘于躺在体制内,甘于在讲资历、讲条件的环境中“觅食” ,还会有“亮剑精神”吗?这应该是《亮剑》给传统文学前途的启示。
为确保主流价值观和中华美学精神的引领作用,制度创新是必然途径。
其一是促进网络文学沿着正途发展的措施。首先,网络文学能否沿着正途发展关键在“三者” (即作者、读者和传播者) ,所以应加强对“三者”的培训教育,提升他们的中华美学素养和文艺理论素质,尤其对网络作者和传播者,应采取实名登记,设置准入条件,规范其行为责任。其次是制定引领网络文艺发展的若干准则,要求网络文艺在内容上必须积极健康向上,符合主流价值导向,符合中华美学精神;在形式上每部网络小说不能超过50万字,每部电视连续剧不能超过50集;防止网络文艺畸形生长,浪费读者时间。再次是建立监督机制,要求网络监管部门加强对网络文艺的监管(对监管失职者要进行追责问责) ;同时制定读者举报奖励办法,让低俗的带毒的网络文艺无处遁形,为年轻读者的精神健康穿上护身衣。
其二是促进传统文学健康长足发展的措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关在象牙塔里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 ”当前传统文学丧失活力,因此要制定政策鼓励作家走出“象牙塔” ,深入生活接地气,找回作家的“野性” ,要建立中华优秀文化价值引领系统,体现优秀作品的价值。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形成并习惯运用劳动价值分配体系,而知识价值分配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尤其文艺作品的价值分配与经济发展很不匹配,如我国1999年修订的《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 ,原创作品每千字稿酬仅为30元至100元,直至2014年才修订为每千字80元至300元。即使这样,对比发达国家的稿酬标准仍相差甚远,而我国稿酬低起点征税更使问题突显。为此,应着力提升我国稿酬标准,改变稿酬低起点征税规定,让有创造力的优秀文艺工作者生存无忧。三是制定政策培养读者。近年来,许多地方出台文艺创作生产扶持补贴办法,目的是推动优秀文艺作品生产,但实践的效果并不如人意。扶持补贴往往产生急功近利,难以产生原创优秀文艺作品。不如把这种扶持补贴给读者,规定凡读者订阅或购买传统出版物,给予经济补贴,从而推动全民阅读,构建传统文学的良好发展生态。
其三是促进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交融发展的措施。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都是文学,区别仅仅是传播介质不同。因此应打破这种介质壁垒,让其相知相融,取长补短,共同发展。首先是通过培训创造机会让两个作者群体互相学习,使网络作者向传统文学作者学习知识,使传统文学作者向网络作者学习增长“野性” ;其次是加快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通过网络的广泛传播性延伸传统媒体的传播效应,让两种传播介质有机相融;再次是把传统文学放进网络媒介或让网络文学走进传统媒体,推动年轻读者和老年读者相融。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近些年来,民营文化工作室、民营文化经纪机构、网络文艺社群等新的文艺组织大量涌现,网络作家、签约作家、自由撰稿人、独立制片人、独立演员歌手、自由美术工作者等新的文艺群体十分活跃。这些人中很有可能产生文艺名家,古今中外很多文艺名家都是从社会和人民中产生的。 ”可以预见,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相得益彰,必然推动中国文学的大发展大繁荣。
(编辑:moyuzhai)中国网络文学何以圈粉西方“Z世代”?
作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一股新兴力量,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洋粉丝”。日前发布的《中国网络文学国际传播报告》显示,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产品出...[详细]
中国网文出海20年得与失
从20年前的名不见经传,到20年后成为拥有上亿海外市场规模的“世界级”文化现象,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屡屡受到瞩目,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亮点。这条路起自何处?将...[详细]
网络文学是数字文化时代的一个逗号
中国现代文学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学和民族伟大事业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文学是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先导之声。心怀“国之大者”,是文学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应有的历史...[详细]
助力新时代网络文学发展
中国网络文学,她虽然是从网络上与我们相识,但我们也认出了她腿上的那块伤疤。那是她历尽艰辛、攻城掠地时留下的,也是她作为文学之子、中国文学之子的证明。在中国文...[详细]
守护精神创造力
难忘的2021年刚刚过去,我们聚在这里,盘点过去一年的文化收获,见证不同类型文化书写的百花齐放,为精神创造力的蓬勃生长鼓劲加油,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详细]
中国网络文学批评理论的演进与反思
经过近20年的实践,中国网络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独立的形态,成功地探索出一套理论话语体系,纵观话语背后的生成机制,这与批评家的理论视野和知识体系有着一定的关系。在新...[详细]
中国网络文学,有资格在文学史上留下一笔吗?
今天的网络文学尽管自身存在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从媒介文化变革和文学范式革命的角度看,它现实地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一支新生力量,代表着中国当代文学的未来和希...[详细]
突破网络文学评论的三道屏障
我国网络文学浩瀚的作品存量和巨大的年度增量,与相对薄弱的网络文学评论所形成的“倾斜的网文场”,已经把加强网络文学评论问题推向了学术前沿。近日中宣部等五部门...[详细]
何常在:让网络文学更好表达当代中国
网络文学的兴起,源于互联网的诞生。经过20多年发展,网络文学已步入了成熟期,成为阅读市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如今,如何以网络文学表达当代中国的故事,以现实题材书写...[详细]
茅盾文学奖得主、网络文学名家首度同台
月12日,由《文艺报》、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联合主办,腾讯集团、阅文集团协办的“文学照亮美好生活——2021探照灯年度书单发布暨阅文名家系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