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文资讯

新时代与文艺原创力

发布时间:2019-04-03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这个会议主题有个词叫“新时代”,我想,这不完全是一个政治词汇,于文学而言,这些年来也有新变,甚至是巨变。在文学写作、生产、传播的各个环节,都有巨变,我们是否做好了应对这一巨变的准备,至少我自己是没有多大信心的。

  回想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甚至更早的时候,作家的写作往往是和杂志社、批评家、文学史以及大学课堂紧密联系在一起。一个作家著名与否,经典与否,往往是由上述这几种力量共同塑造的。一般是杂志上先发表,接着评论家评论,然后写进文学史。从中可看出杂志社、批评家、文学史构成三位一体的力量。

  但是这些对新一代作家,特别是网络文学作家,似乎失效了。

  网络文学作家不是通过杂志社筛选出来的,也不是通过某个评论家评论出来的,也不太考虑文学史讲不讲他们。他们完全与传统的塑造作家的力量不搭界。这样的网络作家群体非常庞大,他们依赖网络,与读者直接互动。

  这种新兴群体正在改变整个文学格局,也改变了我们对文学的传统看法。

  过去我们对文学有清晰的看法,比如我们认为写小说、讲故事起源于无所事事,起源于闲暇,现在很可能是起源于商业。我的一个学生在网上写作,每天给自己定的标准是八千字,她安装了一种软件,约束自己每天要完成任务,完不成八千字,电脑就会自动锁死。

  过去我们还认为,写作诞生于孤独的个人,现在你会发现,这种看法对新一代写作者也毫无意义。他们的写作不追求孤独境界,更多是追求共享、互动,甚至读者的回应会决定他的故事往何处走。比如他们在网上写作时,有评论说不能把女主角写死,他就得遵从读者的要求,不能把女主角写死。这就好像是回到传统意义上的说书,听众的反应会影响说书者往哪方面用力,在哪个情节上逗留更久。

  这些都在改变我们的文学生态。

  我和网络作家也有一些交流,发现在网络上写东西看起来是文学发展的新阶段和新现象,但奇怪的是,这些作家的价值观往往是非常陈旧、保守的。他们创造了新的写作形式,包括玄幻、穿越、盗墓等,用新的技术手段写作,但是他们中很多人的价值观非常旧的。比如他们写单纯的爱情,就是先锋作家们不屑于去写的,写纯爱,他们会觉得虚假;又比如他们讲故事的方式,普遍传统而老实,并无叙事探索的热情。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但是他们对写作空间的开创值得我们重视。过去讲到写作,强调地方性,强调具体的生活空间,但是在当下,出现了没有故乡、地方性、现实感的写作,这已成为非常普遍的写作现象。大量的网络文学,是没有地方性的。不强调故乡,不重视地方风俗、地方体验的描写,甚至没有具体现实所指。这种空间开创,正在产生新的文学写作类型。

  如何面对这些类型,也是一个问题。

  文学空间开创一直是文学革命的主题。比如说意识流小说对时间的处理,包括多种叙事角度并行,本身也是对空间的一种拓展。传统意义上的地方性写作,会有一个情感倾向,故乡就是家园,这是一种比较恒定的文学情感。但是在新的文学空间里,比如说在广州和深圳这种移民城市,有很多异乡人汇聚在一起,会对空间产生更复杂的反应。网络空间的开创,使得写作不与具体的现实、地方、故乡发生关系,也导致新的写作现象的出现。

  这些年文学领域已经产生了很多新现象和新问题,它们改写甚至颠覆了我们的文学观念。如何面对与阐释它们,是一个重大的问题。

  也许,一个写作的“新时代”已经来临,但是作为真正的写作者,不该被一种潮流卷着走,他在任何时候,都应保持着一个凝视时代、省思时代的视角。这令我想起阿甘本的一个著名论述:“真正属于其时代的人,也是那些既不与时代完全一致,也不让自己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正是通过这种断裂与时代错位,他们比其他人更能够感知和把握他们自己的时代。”因此,理解一个时代,不仅要理解自我与时代的一致性,也要理解自我与时代的差异和错位,既要出新,也要警惕新背后的审美惯性,既要看见光,也要看见光背后的黯淡。

  (根据“新时代与文艺原创力”会议上的发言录音整理)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中国网络文学何以圈粉西方“Z世代”?

    作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一股新兴力量,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洋粉丝”。日前发布的《中国网络文学国际传播报告》显示,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产品出...[详细]

  • 中国网文出海20年得与失

    从20年前的名不见经传,到20年后成为拥有上亿海外市场规模的“世界级”文化现象,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屡屡受到瞩目,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亮点。这条路起自何处?将...[详细]

  • 网络文学是数字文化时代的一个逗号

    中国现代文学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学和民族伟大事业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文学是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先导之声。心怀“国之大者”,是文学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应有的历史...[详细]

  • 助力新时代网络文学发展

    中国网络文学,她虽然是从网络上与我们相识,但我们也认出了她腿上的那块伤疤。那是她历尽艰辛、攻城掠地时留下的,也是她作为文学之子、中国文学之子的证明。在中国文...[详细]

  • 守护精神创造力

    难忘的2021年刚刚过去,我们聚在这里,盘点过去一年的文化收获,见证不同类型文化书写的百花齐放,为精神创造力的蓬勃生长鼓劲加油,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详细]

  • 中国网络文学批评理论的演进与反思

    经过近20年的实践,中国网络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独立的形态,成功地探索出一套理论话语体系,纵观话语背后的生成机制,这与批评家的理论视野和知识体系有着一定的关系。在新...[详细]

  • 读姜成娟纪实文学《向组织报到——一个新时代青年的信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一位新党员——姜成娟同志所著《向组织报到——一个新时代青年的信仰之路》让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信仰者。...[详细]

  • 中国网络文学,有资格在文学史上留下一笔吗?

    今天的网络文学尽管自身存在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从媒介文化变革和文学范式革命的角度看,它现实地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一支新生力量,代表着中国当代文学的未来和希...[详细]

  • 魏春春:梅卓文学创作论

     梅卓的文学书写肇始于青春年华,与所有这一时段的青年一样,生活的绚烂、生命的蒸腾、情感的纤徐,共同构成了她青春书写的底色。梅卓的青春书写与其精神成长轨迹相伴...[详细]

  • 突破网络文学评论的三道屏障

    我国网络文学浩瀚的作品存量和巨大的年度增量,与相对薄弱的网络文学评论所形成的“倾斜的网文场”,已经把加强网络文学评论问题推向了学术前沿。近日中宣部等五部门...[详细]

  •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