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更好的自己
我所认为的网络文学精品,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产物。当下,哪个网络作家、编辑,和网站主管,不都是对这个问题想了又想的。的确,题目乍一看挺套路。可是,我反复思考,还就得用这个标题。一定,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奋斗和梦想。别人怎样我不清楚,我一生的目标和方向就是如何遇见更好的自己。从事网络文学事业的人,如果表里如一,那么对文学无疑都是热爱的。哪一个人没有自己的逐梦历程呢。如我,读硕、读博,从边远小城一路辗转北京,用了十几年的光阴。听起来够惨烈,其实我很是受用这个过程。我对文学一直心怀敬畏,从小学写作文开始,这种心态始终未变。
90年代未期,网络文学刚刚兴起,我在中国文化艺术网当编辑。那段经历让我第一次对文学网站有感。直到2008年,参加当时盛大文学的活动,看网络小说、发网络小说评论,再次与网络续缘。
到了今天,网络文学像一个刚刚有了青春气象的18岁的少年,风华日盛。网络给了文学和文学逐梦人不可预知的巨大空间,网络写作者陆续走出自我放逐的领地,在公众视野里开疆拓土,纷纷撕下网络创作的草根标签,作品传播力和作家影响力日益壮大,不惧江湖之远,不畏庙堂之高。历史即是过去。回顾18年的过去,网络创造了一切,网络似也遮蔽了一切。
网络将文学带进世俗烟火,又将问题抛在我们面前。网络文学精品创作,是一个形而上的话题,也是一个观念与技巧结合的话题。精品创作归根结底是网络文学的“中国梦”。我认为,下文中提出的十个小问题,是文学创作绕不开的,是要直面的。这几个问题如果解决不掉,对于数量庞大的网络写作者而言,我想写是可以写,努一努争个中游或许有可能,但是要出精品就难上加难。
一、文学的情感问题
文学首先是和情感相关。它因情而发,为情而生。文学让我们相信人类伟大的感情。情感,是个体与社会相连的纽带,是创作者与生活相连的神经。激情是创作者对生活葆有的热情和敏感,是对生活的审美与“审丑”而产生的情感冲动。激情能使作家用思想重塑世界,最平凡的事物当中也会产生真理的“粒子”。激情对于文学作品的作用不仅于思想的升华,它还赋于技巧以生命。没有激情的技巧是僵化的,只有激情才能使其活色生香,到达艺术之巅。情感使形式与技巧超越了手段和方法 , 直接与生活和思想融会贯通。人间万物总缘情。我常想,一个人如果要走上文学创作这条路,甚至要以写作为生,那么先考量一下自己,你是不是那种激情似火的人,当然不一定是原形毕露的火团儿,也可以是内燃机,但求首先能感动自己,不然怎么能够感动别人。一名作家,应该比众人更热爱这个不完美的世界和这个世界上形形色色不完美的人。他会因爱而恨、而忧、而喜、而生、而死。那么问题来了,你躲在遥远处对这个世界冷眼旁观,像遥远天际的寒星一般高冷,显然是不行的。生活永远是我们的初恋情人。它每时每刻都给你惊喜,当然,它可能也会让你伤心欲绝。所谓的生活虐你千百遍,你待生活如初恋。想拿生活当创作矿藏的人,还慢待它,怎么说得过去呢?说严重了,一个创作者有没有运气写出精品,与创作者本人对生活、对创作有没有激情有直接关系。所以说,这是福相自带的问题。如果情不够、字数凑就会产生小说的硬伤。这和精品创作相距远了。去年韩少功有篇文章谈小说创作,他说小说要“始于情感,终于故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作为一名专业阅读者,我平时在阅读传统小说时对激情深有感触。我常常在阅读后暗自感慨,有的作家只能写中篇,却偏往长篇上凑。写到一半,气泄了。激情不够,撑不住这么大的体量,往下硬写就不对头了。所以有的作家他真的很不错,写中篇很优秀,但他偏认为自己得写部长篇才能证明自己也能达到长篇的艺术高峰。这样的作品,我只看一半。后半部一路下滑,变味了。
二、文学的本质问题
这个问题,不像上一个激情问题那么直白。文学是艺术的基本样式之一,是语言的艺术,是审美的意识形态,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和手段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人们的精神世界。或者说,是一种用语言来塑造形象的审美的意识形态,通过审美抵达人类的精神世界,从而发挥其社会作用的。
由于文学很复杂,而任何复杂事物的本质都不是单一的。所以讨论文学的本质的角度和出发点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不一样。国内一般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探讨文学的本质。而文学作品乃至整个文学活动作为一个具体、复杂、系统的整体,对其本质的探讨不能仅仅着眼于个体的或者满足于某一意识形态所规范的精神活动,满足于将它与人类的其他活动区分开来,更应着眼于其本身,从中探索出更为符合其本性的结论。由此可见,意识形态说虽然正确,但也不是没有局限,它透视了文学本质的一个方面,却忽视了其他的方面,而且就文学本身来看,有些甚至是更重要的。
要认识文学作品的本质,只能从文学本身去寻找。探讨文学本质的最重要的角度与出发点,应当是文学作品。因为作品是文学的思想、形式、功能等唯一的物化的载体,因此从作品切入,是把握文学本质的最好的途径。
文学的本质即是审美的意识形态,审美就成为文学本质的内在要求。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美。美是能够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它包括客观存在和主观存在。审是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美丑作出评判的一个过程。由此可见,审美是主观的心理活动,是人们根据自身对某事物的要求所得出的一种对事物的看法,因此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才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它同时也受制于客观因素,尤其是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会对人们的评判标准起到很大的影响。以网络文学的发展为例,当年,在网络文学的发韧期,人们普遍认同网络文学的草根性,而普遍对网络文学的艺术审美性看低。随着网络文学本身的发展壮大,随着类型化写作的成熟,现在的人们对网络文学草根性的关注已弱化,转而加以关注网络文学写作的审美度,并且试图在文学性的共有平台上将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一决优长。人之所以需要审美,是因为世界上存在着许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取舍,找到适合我们需要的那部分,即美的事物。作家的社会功能即是用文字来发现美,以此来丰富人类的精神家园,也经由此路愉悦了自我,提升了自我。没有精神的升华,将人类的精神生活拉低,只见物质不见精神,这样的作品就变成了物欲的展示场。不错,人生会有许多痛苦,正因为苦海无涯,才有彼岸的花火。人生的痛苦也是一种审美观照。痛苦是生命的馈赠和财富。大师的作品无不是写尽了人生的痛苦。关键是写痛苦不是目的,写出痛苦背后的人生真谛才是高手。如同那位无冕之皇恺撒大帝所说:“I came, I saw, I conquered。”(“我来过,我看到,我征服。”)如果他只是说“我来过,我看到”,估计他的人生就不会有这么悲壮的悲剧审美力量。也不会被我们所记住。
古往今来,人们所推崇的审美就是给痛苦赋予力量。审美的最高境界就在这里。
三、文学的视角问题
叙事视角通常被认为是文学的魔方。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之后,传统文学第一个浪潮发韧之时,西风东渐,欧美现代派文学中的外视角叙述法风靡一时。卡夫卡小说中的“变形”即是一种叙述变异,单一视角、视点不断调整变化。再如《地洞》的主人公,是一个人化动物,他精心营造的那个地洞的“最大优点就是宁静”,在那里居住能使自己看不见凡尘的喧嚣。然而处在这种视角中的主角并不知道这种地洞里的宁静“什么时候突然中断,一切告终,也未可预料”。这种对于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性深深地吸引读者读下去。《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从睡梦中醒来,成了一只甲虫。他在事先不知道,甚至在当时都不知道,他的任何一个行动都是“人、虫”转变的艰难实现。这种变形就是叙事视角的变化,既表现了小人物命运的可悲可怜 , 又从另一种动物的视角看待复杂的人类。卡夫卡无疑是现代文学中成就突出的一位作家,他之所以能被文学所记住,关键在于他的作品的视角的成功。他的主人公经常被囿于一个小小的空间,要么洞穴 (《地洞》) 、要么隔绝地 (《流放地》) 、要么床下的角落 (《变形记》) , 他的成功也是反复运用,都是用变形的手段改变视角。一个洞眼,一个视点,旨在揭示“人生之谜的真谛” (奥茨) 。是的,无论从哪种意义而言,视角都是一种认识方式。当然你必须认识到,叙事视角的不同并不在于作者的“所知”,即我用乌鸦的视角看森林,不证明我只能这样,或者我就是一只乌鸦,而是基于人物性格发展的“所需”。
再举一个网文的例子。比如唐家三少,这个全中国靠写网络小说创造最高商业回报的人,想必是不少网络作家努力的目标和方向,有的作家只是不愿承认而已。不承认是不想把内心给我们看到。不能否认,很多网络作家写作的第一目的就是挣钱。这个可以有。先吃饱了饭,再说灵魂那些事儿。唐家三少最初的《光之子》,用纯情之至的青春热血向这个世界致敬。那混沌初开的视角让真挚情感弥漫了整个写作过程,让多少当初的少年成为他十几年的死忠粉。再到《斗罗大陆》,他的写作日渐成熟,他在不断的自我挑战中,一步步熟知这个世界的凶险与奇骏,还有这个世界的浪漫与温情。那变幻各异的视角,那次第绵繁的人物,都在证明他视角中的此世界甚至是彼世界的多变和不可把握。那转世重生的是失望与绝望的绝地反击,是向死而生,是死而后已。这里传达出的是不断的失败,和随之而来的不断的崛起。千锤百炼,百炼成钢。他在创作中凸显的是胜利者的姿态。是千锤百炼始成钢的人间情怀。如果说之前三少的玄幻类创作相当于贝多芬的C小调第五交响曲,是命运在敲门,是英雄意志战胜宿命论、光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从而演绎了撼动人心的感动与震撼,那么到了自传体现实题材小说《为了你,我愿意热爱整个世界》时,那种历经人生痛苦磨难之后的朴实细腻舒缓深情,任谁读了都会动容。
四、文学的视野问题
心有多大,世界有多大。这个说的是文学创作的情怀问题。读千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是眼界,就是视野。去年这个时候,中国文学博鳌论坛在海南琼海举行,主题为“世界文学视野中的中国文学与中国精神”,专门就文学视野的问题展开了两天的讨论。可见文学视野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有多大。什么是文学的精神?文学的根本精神是让人们的心灵相通。这个不分网络文学还是传统文学。在这个时代,中国人出现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以各种形式参与着各国人民的生活;同样地,世界也越来越深入地参与着我们的生活。在古时候,读千卷书,行万里路,需要用脚丈量脚下的土地。现在,科技进步惠及了整个人类。你不一定肉身移动,足不出户也一样日行万里。这个时代,从事文学创作,尤其需要敞开胸怀,与世界对话,吸收和借鉴世界上一切优秀的、富于创造性的文化成果,在交流中扩展思想。视野就是海量的信息,信息能带来思想的变化。同时,在这种对话和分享中,我们沉淀了自己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理解,体悟了中国文化的光芒和中国经验的丰盛,充实了我们对人类共同生活的希冀和梦想。只有如此,创作者才不至于闭门造车,才有可能让我们的文学代表中国文学参与到世界文学的建构中去;也只有如此,文学才有可能带领我们,穿越千山万水,唤起人们共同的人性,沟通不同种族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情感,也不断丰富我们关于世界、关于自身的认识和想象。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的穿越。也只有这样,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的穿越才能实现。
视野是一个有趣的问题。这就不由得不提到另一个高大上的表述: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反过来说,也可以这样表述:越是面向世界,就越要自觉地扎根中国。这是视野的内外转化问题。一个作家为自己的土地和人民写作,就是为人类写作。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时,他认为,要先认定你是在做一件对你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工作。甚至是做一件前无古人的工作。你要写出前所未有的创造,而且这创造不同凡响、独一无二,要感同身受。在这种状态下,才可能解放精神,释放能量。路遥说,应该敢于把触角延伸到别人没有到过的地方,敢于进入“无人区”并树起自己的标志。每一个思想巨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法认识这个世界,揭示这个世界的奥妙,为什么你不可以呢?你姑且认为你已经发现了通往华山的另一条道路。 他说,这样的时刻,所有你尊敬的作家都可以让他们安坐在远方历史为他们准备的先圣祠中,让他们各自光芒四射地照耀大地。但照耀你的世界的光芒应该是由你自己发出的。当他赶走那些大作家、大作品,还有那些写作技巧和方法,重新坐回桌前,回到那一群虚构的男女之间。在这样的时候,他描绘他们的悲欢离合,就如同一切都是他自己切身的体验和感受。他会流着辛酸的或者是幸福的泪水讲述他们的故事——不,这已不是故事,而是生活本身。
向外的视野并不是说要套用西方的创作和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更不能用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对网络作家而言,网络文学生发于市场,他们写作的难处更为突出。对于传统作家也是一样。我要说,你什么都和商业挂钩了,我们还怎么谈文学?文学不是用来挂羊头卖狗肉的。人也是这样,吃饱了饭,就该想着穿上衣服的尊严。文学创作应该“及物”“中的”,发现人类生活中的美,褒优贬劣、激浊扬清。网络作家更要走出书斋,深入生活,面对中国当代变革中的新鲜感受和经验,洋为中用,学习中西方文艺理论,从自己的文学创作实际出发,运用历史的、大众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把握创作质量和水平,敢于实事求是,敢于表明态度和立场,不迷失自我。
五、文学与生活的关系问题
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它值得不断重申,因为不断有新问题出来。我常问的一个问题就是:文学创作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还是源于生活低于生活?
网络文学成长于商业环境,具有商业属性。在市场经济和消费文化语境之下,现有的文学理论还没有跟上网络文学的发展脚步。现有的文学理论虽然仍在强调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但是当下的作家,特别是网络作家,因网络文学类型化写作的特别性,如果说,他们当中的大部分应该不夸张,都在用“想象力”“感受力”之类的词汇来进行写作,说是规避生活也罢,说是缺乏生活基础也行,总之,这是一个互为制约的问题。你有没有生活,对一部作品来讲,最直接的表征是明显就能看出的:一是缺乏对生活的细致写实,鲜能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生动的生活细节和精彩的人物语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削弱了作品的艺术魅力。当然,这也限制了创作者的成就。二是没有生活,创作生命力肯定不会持久。有的网络作家天天宅,已经写了十年、八年,这种情况,必然导致他的题材会越来越狭窄、单调,内容表现大量自我重复,甚至速生速灭。有的网络作家写的是历史类,是玄幻类,与社会现实相对疏离,缺乏对生活的干预和概括能力,你的作品缺乏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和严肃批判态度,与复杂的生活和时代精神相比,这样的文学创作在避风港里无病呻吟,怎么说都显得弱弱的苍白。
再如,有人说,我写的是现实类,我揭露了生活的黑暗。好,这个的确写实。然而我要说,你的写作源于生活却没有高于生活,你没有透过大树的浓荫反映太阳的光辉,只停留在生活表层,思想的无力让你的写作缺乏生活的真切感和现场感,甚至还有生硬编造的痕迹,这属于源于生活低于生活。当然算不上是好作品。
当下,有不少网络作家,是写实的,表面看,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并没有疏离,反倒是前所未有的“亲密”。然而,这里的“生活”,已不是过去所说的典型生活,凝结着生命本质追求和人性深度厚度的生活,而是一地鸡毛的世俗生活及本性欲望。也可能有作者会认为,我就是故意不把我的作品搞得那么高大上。我就是要靠写作挣钱,快意人生。就算你愿意这样下去,但我坚信,你一个人挡不住人类文明前进的脚步。进步的人类永远需要文学来向人类高贵的灵魂致敬。我在这里对文学的这些思考是写给那些愿意做文学的精神贵族的人的。别说你的文学与生活不扯关系,是对中国的政治生态的 “逆反”。有谁这么说,那是他根本不懂得文学。他把他笔下的文学降格为政治的奴仆,“体验生活”也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
网络文学创作当下一个严重的现象与问题,就是,有些作者的创作并没有远离生活,而是彻底放下了架子,匍匐在生活的脚下。文学在商业驱动下,不再划清真善美与假丑恶,哪个务实写哪个。我们从不否定新媒介时代网络文学的商业属性,但一定不能把文学创作当作“文学生产”,生产是要遵循市场规律,以最小的投入赚取最大的回报——这样你可能会取得市场的短暂成功,但不要指望精品和你有缘。
六、文学的标准问题
商业标准可否取代艺术标准?
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最近,我读过一篇文章,说判断网络文学精品的标准,首先是读者标准,读者接受才是硬道理。这个论断粗看似乎有道理,但经不起推敲。读者当然要接受,作品功用才能发挥。但是读者的接受折射出的是作品的本质规定性。因此,被读者接受的网络文学作品是不是一部精品,只能从作品内部来寻找。如果以读者接受作为第一标准,无异于在说网络文学的商业标准高于艺术标准。网络文学生发于市场,市场是网络文学传播的孵化器,但市场(即商业)并非是网络文学的本质属性。市场本身不造就文学精品,好故事永远要靠作家的艺术功力。网络文学以故事性见长,如何讲好一个故事是要在文学范畴里探讨的问题。因此,我强烈反对把判断一部网络文学作品好坏的标准建立在网络文学的商业属性上。这是一个立场和方向的问题。这个问题在这里不展开,我另行文论述。
七、文学创作质与量的问题
写得多了,质量一定会好吗?写得少,质量一定会差吗?
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意思。记得上次在广东论坛,唐家三少说他和血红有个理想,就是这一生能够写1亿个字。现在差不多快有5000万字了。照这个写法,估计还得写上十几年。对量的追求意味着作家对自我创作的自信。这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反映了他对文学的看法和追求,对文学理想的责任与担当。这个真的与金钱无关。
大家应该知道,有个“一本书”或者叫“一本书主义”的提法。“一本书”最早是由中国现代女作家丁玲提出来的,大意是指一个作家必须写一部立得住、传得下去的书,要有一本足以支撑自己的书,即“作品不能光图数量而忽视质量”的意思。
那是在1979年,因政治原因匿迹文坛二十多年的丁玲回来了。她以发在山西《汾水》文学月刊上的一封信亮相。这是写给一位青年业余作者的信。在这封短信的结尾,丁玲告诫文学青年:“写文章不是要多,而是要好。过去有一个外国作家对我说过,鞋子要一百双差不多的,不要只有一双好的。而作品相反,不要一百篇差不多的,只有一篇好的也行,我认为这是对的。”是的,这种见解是无可指责的。文学创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过程,它有不同于一般物质生产的特殊要求,优秀的作品即精品应该是充分显示独特艺术个性的不可重复的“这一个”。此后,丁玲在某种场合,引用过这一观点,借以说明“写文章不是要多,而是要好”,以此勉励青年作家努力写出好文章来。
文学创作的历史证明,一个作家写出的作品质量,与数量是没有关系的。陈忠实一辈子只写了一部长篇《白鹿原》,至今为止仍是中国最好的小说之一。5年前,我与央视《大家》栏目摄制组一起到陕西,随陈忠实先生到白鹿原,聆听老先生回忆当年写作的情景。他把多年的积累烂熟于心后,决定写了,来到塬上老屋。每天几个馒头,一锅面条汤。笔记本摊在膝头,人坐在那破旧沙发上,不停地写啊,写。我听他讲到这里,鼻子一酸,眼泪流出来了。作为作家,我是这么想,哪怕用上一辈子,能够写出一部好作品足矣。用你读书行路获得的对世界、对人心更加清晰的认识,和你建立在经验之上的更辽阔的想象,向读者,也是向世界表达你的经验、阐明你的梦想,当然,这也是中国人的经验和梦想。所以,一个作家不要走得太快。想一想静一静再动手写。静静会给你力量。
八、一部好小说的要素问题
上面那几个问题,一直游走在精品创作的边缘。这个问题直逼核心:什么是好小说?天下人都知道,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诗意地说,小说是一颗灵魂向另一颗灵魂的致意。
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典型环境。那么,一部小说之所以能成为精品,一定是塑造了饱满丰厚、人性至深的人物形象,他像似你我,又不同于我们任何当中的任何一个人,他有人性的弱点,但是他更有一般人不具备的优点。他冲破一切人为的和自然的阻碍,心怀自由和梦想。无论是传统小说,还是网络小说,类型化也罢,通俗化也罢,只要你朝着精品方向努力,那么这个方向总要殊途同归,指向文学的制高点。
讲一个好故事,恐怕更是一部网络小说创作的精髓。视角、视野加上想象力,用你对人性不可复制的独特体察,挖掘出藏在生活当中又高于生活的故事。这故事同样发生在你我身边,有着所有人的影子,又异于你我自己的人生。故事情节极尽曲折,又让人荡气回肠。它引导人们向真、向善、向美,它指向人生的梦想,甚至是点燃彼岸的光亮。
最后,人物、故事一定要发生在一个合情合理的环境里。所谓的挖坑、夹私货,梗、桥段和钩子,都要合情合理,丝丝入扣。人物与背景、情节与环境浑然一体,不可拆分。作家带着读者亲人一同到达他用文字创造的新大陆。假使如此,即便这个作家的作品还算不上精品,也是收获多多,实现了心灵的极大满足。
九、创作与读者的关系问题
我最近看过两篇作家谈创作的文章,韩少功说,小说始于情感,终于故事,强调了情感与创作的动因关系,以及故事在小说中的关键作用。而阎连科根据自己的创作体会谈到创作与读者的关系。读者喜欢你的小说有三个原因:一是写我,二是吸引我,三是思我所思。他是在理论层面上悟出了读者与作者的关系,阅读接受与创作的关系。但是试问,你在书斋里向着自己的内心写小说的时候,你的读者只能是臆想出来的。只有网络写作,才让读者与作者前所未有地零距离交流。这个才叫有效沟通。但作家的全知全能是你动笔前就预设在读者心中的。中国有这个传统。哪一个读者不是听着各种离奇古怪、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古代神话长大的?你有怀疑过那些至高无上的神话的虚空吗?你有相信那只是前人的前人吃饱了饭闲时编来骗人玩的吗?我是没有。我是满怀景仰与向往崇拜得五体投地地聆听这些神话的。那么就是说,一个作者要好好地锤炼你自己以上那些条,然后才能实现你之所想。因为,你如果不能引导读者,读者就会引导你,然后果断地唾弃你。这个问题,从一个侧面回答了精品的标准。
十、网络小说同质化的问题
什么是同质化?同质化与抄袭、剽窃都是比较近的亲戚,所以我不待见它。究其根本,网络创作的生产环境和机制是产生同质化的肥沃土壤。这是网络文明的进步,同时也带来弊端。只要你对网络小说创作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有所研究,我相信,都会得出我这个结论,那就是网络小说创作的同质化是必然的。
试脑补一下。一个人写,一百个人跟着写。不同质化还会怎么样?作者的写作需求读者的阅读需求一样旺盛。而创造力却总是那么稀缺。进入新世纪以来,传统文学艺术创作批评领域一直在呼唤原创。影视剧评论领域,多年来一直在叫嚷原创乏力,改编才盛行。在这样的市场机制下,影视剧的类型化也在逐渐形成。这些是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共同形成的结果。大环境的主导固然重要,但不能把原因全部归结为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创作者的内心才是一个看不见的世界。我们在说同质化,是在谈文学;他们在说同质化,是在谈市场。出发点不同,结果当然大相径庭。同质化是现象也是动因,尽管同质化现象涉及网文创作本身的问题,但它跟精品创作没有一点关系。精品创作是创作的精神内核,它是一部作品的精神气质,已经超越了物质,是在高于经济效益的社会效益范畴里。
与同质化一样,要指出的是,网络文学另一个短板是扁平化创作,而这恰恰也是最司空见惯。在一部作品里,第一章和第100章没有什么差别,主人公在100章里没有任何人格的提升。这就是高速生产的弊端。适当的时候,作者是需要停下来思考的。网站与作者在这个问题上要心往一处使。编辑要给作者提升自己的时间,作者自己也要创造条件。网络时代的书斋已失去了温文儒雅的书香气,书房无异于战场,充斥着看不见的血腥气。你努力了,叫做你来过;你写得越来越好,叫做你看到;你终于抵达,叫做你征服。这不是我的结论,而是凯撒的预言。
我试图在网络文学精品的界定上理清一些创作观念。故以上十点问题,都是围绕网络文学的精品创作而谈,但并没有深入到某一部具体作品当中。我有一个体会。我当学生时上课,如果老师讲得好,我不怎么听,居然也能记住,不仅记住,还反复思考,启发了心智。从心里敬佩老师神功了得。如果老师说了一堆平庸的话,我基本不怎么听。真的是失敬啊,但失敬也要说,因为是事实。老师也心生暗火,复习时抓住种种机会大肆批评。考试的时候我可就惨了,抓不住要点。我曾经小人之心地揣测某老师,他基本上不怀好意吧,我们都考砸差不多就是他最大的心愿。今天的我,时时担心万不可变成当年的他。
评价网络文学是不是一部精品,作家才是运动员,网站主管和编辑,都属于裁判。而我则是观众。我以啦啦队或者亲友团的姿态在叫喊。运动员和裁判听与不听,恐怕不光靠这声音的影响力。
(编辑:moyuzhai)中国网络文学何以圈粉西方“Z世代”?
作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一股新兴力量,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洋粉丝”。日前发布的《中国网络文学国际传播报告》显示,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产品出...[详细]
中国网文出海20年得与失
从20年前的名不见经传,到20年后成为拥有上亿海外市场规模的“世界级”文化现象,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屡屡受到瞩目,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亮点。这条路起自何处?将...[详细]
网络文学是数字文化时代的一个逗号
中国现代文学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学和民族伟大事业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文学是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先导之声。心怀“国之大者”,是文学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应有的历史...[详细]
助力新时代网络文学发展
中国网络文学,她虽然是从网络上与我们相识,但我们也认出了她腿上的那块伤疤。那是她历尽艰辛、攻城掠地时留下的,也是她作为文学之子、中国文学之子的证明。在中国文...[详细]
守护精神创造力
难忘的2021年刚刚过去,我们聚在这里,盘点过去一年的文化收获,见证不同类型文化书写的百花齐放,为精神创造力的蓬勃生长鼓劲加油,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详细]
中国网络文学批评理论的演进与反思
经过近20年的实践,中国网络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独立的形态,成功地探索出一套理论话语体系,纵观话语背后的生成机制,这与批评家的理论视野和知识体系有着一定的关系。在新...[详细]
中国网络文学,有资格在文学史上留下一笔吗?
今天的网络文学尽管自身存在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从媒介文化变革和文学范式革命的角度看,它现实地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一支新生力量,代表着中国当代文学的未来和希...[详细]
突破网络文学评论的三道屏障
我国网络文学浩瀚的作品存量和巨大的年度增量,与相对薄弱的网络文学评论所形成的“倾斜的网文场”,已经把加强网络文学评论问题推向了学术前沿。近日中宣部等五部门...[详细]
何常在:让网络文学更好表达当代中国
网络文学的兴起,源于互联网的诞生。经过20多年发展,网络文学已步入了成熟期,成为阅读市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如今,如何以网络文学表达当代中国的故事,以现实题材书写...[详细]
茅盾文学奖得主、网络文学名家首度同台
月12日,由《文艺报》、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联合主办,腾讯集团、阅文集团协办的“文学照亮美好生活——2021探照灯年度书单发布暨阅文名家系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