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故事回归与文学想象
网络文学与本土传统
互联网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接入中国,不久,网络上便出现了网友们自娱自乐的在线写作,无处不在的文学借助网络匆匆登上了当代文学的舞台。那时候上网费用奇高、网速奇慢,但这些阻挡不住被称为“网虫”的一群现代青年,他们身上兼有两个特征:一是关注新生事物,二是热爱文学。最初的网络文学作品形式单一,题材狭窄,缺乏想象力与张力,基本是个人情感的书写,在质量上与传统媒体发表的文学作品存在一定差距。2000年之后,随着原创文学网站和书站风起云涌,更多作者加入网络写作大军,安妮宝贝、宁财神、李寻欢和邢育森等一批作者迅速蹿红,成为人气极高的网络作家。网络文学一时成为坊间热议的话题,作品内容也逐渐丰富起来,很快便出现了像《瘟疫》《佛裂》等表现未来社会的科幻类和灵异类小说,还有像《茶家庄》《花焚》《飞翔》等具有浓厚历史气息的小说,又有《大嘴、三刀、四眼神枪以及五娼》等内容糅杂的作品,以及《尘埃之上》《灰锡时代》等后现代主义色彩浓厚的小说、现实感强烈的《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和在传统文化基础上重塑现代意识的《悟空传》则将网络文学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随着资本的介入,2004年网络文学出现了商业化的趋势,类型化小说得到迅猛发展,目前网络上的类型文学有二十多个大的类型,细分有四五十种。大致分为玄幻奇幻类、架空历史类、穿越类、科幻类、武侠仙侠类、都市言情类、灵异惊悚类、游戏竞技类、婚恋家庭类、职场官场类、校园青春类、新军事类、新武侠类、宫斗类、异能类、同人漫画类等等,同时,类型之间的相互借鉴和混用已成为常态,也就是说类型文学在网络上形成了自己的小江湖,类似于文学流派的各种“流”与“文”(如洪荒流、无限流、民国流、黑道流,种田文、总裁文、重生文等等),都拥有自己的固定粉丝群,说明网络文学已经趋于独立成型。但也存在同质化的问题,大量跟风和模仿是网络文学衍变过程中的主要弊端。
网络文学从中国古代故事里脱胎、演变形成了一套新的讲故事的方式,所运用的手法包括延伸、翻写、借境、重塑、重构、羽化等,这正好和网络作家的民间身份、草根意识高度吻合。俄国学者弗拉基米尔·雅可夫列维奇·普洛普在他的《故事形态学》中指出,一切成熟的文学体裁都具有游戏的性质。我理解普洛普所讲的“游戏”实际上是指保留在某个民族内心的特定的“故事记忆”。在中国传统叙事文学中,如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志怪志人小说、传奇体小说、话本、神魔小说、人情小说、公案侠义小说和狭邪小说等经过长期的演变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叙事策略,其“故事记忆”无疑对网络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当然新文化运动之后的现当代文学,包括当代西方奇幻文学、科学幻想文学等,更是直接影响了网络文学,只不过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网络文学更接近于中国古代小说传统。
网络文学早期代表作品今何在的《悟空传》直接取材于西游故事,结合现代文化视野重新塑造故事里的人物形象,贯穿以现代文明思想: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江南的《此间的少年》则是金庸武侠小说的当代校园版,用戏谑的笔法表现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对校园的荒芜时光和美好的青春岁月极尽言表。萧鼎的《诛仙》以老子《道德经》语“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为主旨,书中反复探究的一个问题就是“何为正道”。忘语的《凡人修仙传》讲述一个普通的山村穷小子,虽然资质平庸,但依靠自身努力和合理算计修炼成仙的故事。烟雨江南的《尘缘》从一块青石偶然听得一巡界仙人诵读天书,得以脱却石体修成仙胎,故事独辟蹊径,讲述世俗意义上的青梅竹马和非世俗意义上的日久生情之间的较量,让人隐约看到作者将佛教文化与现世生活进行精神对比所产生的文化含义。
网络文学作为本土文学在互联网上的尝试,受到了普罗大众的积极鼓励,因此而不断产生创新力,它还开辟了一条与其他艺术样式具有高度兼容性的创作之路,为互联网时代的文化产业链奠定了基础。自2008年开始,网络文学由过去单纯依靠用户付费阅读的商业模式逐渐向“以IP为核心,全产业链、全媒体运营”转变,2015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根据市场的不同需求,网络文学可分为线上付费阅读和线下纸质图书出版(包括期刊漫画连载),版权开发种类繁多,包括影视、游戏、网络电影、网络剧、动漫画、有声读物、舞台剧(包括话剧、戏曲等)、cosplay、衍生品等。仅以影视改编为例,自《蜗居》《杜拉拉升职记》《和空姐一起的日子》《搜索》《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被改编后,网络文学迅速成为文化市场聚焦的宠儿,其后的《遍地狼烟》《失恋33天》《裸婚时代》《甄嬛传》《步步惊心》《金太郎的幸福生活》《白蛇传说》《倾世皇妃》《千山暮雪》《帝锦》《别再叫我俘虏兵》《涩女日记》《刑名师爷》《浪漫满厨》《盛夏晚晴天》《第一最好不相见》《前妻来了》《小儿难养》《绣里藏针》《琅琊榜》《芈月传》《欢乐颂》《翻译官》等一批作品乘势而上,使网络文学影响力急剧扩大。网络文学在艺术形式上的色彩纷呈,既是其自身不断发展、走向成熟的表现,也是文化产业链等市场需求大力推动的结果。
网络文学的类型化特质
网络文学之所以选择走类型文学之路,源于“讲故事”的文化传统在中国人心目中根深蒂固。类型文学同样有自身的艺术规律,它的繁盛和发展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网络文学的兴起恰逢其时,其主要表征显现如下:一是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人的精神诉求多向度,审美趣味多元化,受众有想象力渴求与参与创造的愿望;二是创作主体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千差万别,各显其能。网络作家来自于草根社会,他们具备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却较少接受写作专业训练,对文学的理解更为宽泛。这还暗含一个特征,就是文学的去精英化现象,即大众写作的反复尝试,以及读写之间的无缝对接催生新的文学类型,比如最初的鬼故事最终推出《鬼吹灯》和《盗墓笔记》、大量的古代言情文和宫斗文筛选出《甄嬛传》《琅琊榜》和《芈月传》、屌丝逆袭的心理补偿捧红穿越文《回到明朝当王爷》和《步步惊心》等等;三是写作的高度开放性。网络文学的写作过程几乎完全透明化,每天更新,现场互动,当场拍砖。网络文学一般具有较大的构架,需要较长的创作跨度,在线写作如果缺少粉丝的追捧,作者难以在没有人呼应的状态下写出几百万字,写作的开放性不仅给作者带来了信心,也为作者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养分;四是类型文学往往在文化更新、整合期相对繁荣,优秀作者具备完整的知识谱系或文化传承意识,读者有充分的阅读期待;五是商业文化相对发达。除了阅读价值外,作为网络文化产业链的开端,类型文学具有深度开发的商业价值,由此产生了一大批职业写作者。
类型文学在网络上迅速发展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当代文学谱系,为中国文学开辟新空间提供了可能性,由于其创作门槛相对较低,给广大写作爱好者提供了话语舞台,经过大浪淘沙,一批有实力的作者脱颖而出,为创作队伍提供了新生力量。当前各种类型的主要代表作家有:玄幻类作者猫腻、辰东、唐家三少、血红、跳舞、耳根、萧鼎、减肥专家、老猪、烟雨江南、天蚕土豆、我吃西红柿;仙侠武侠类作者梦入神机、萧潜、忘语、燕垒生、流浪的蛤蟆、树下野狐、徐公子胜治、沧月、晴川;历史类作者月关、酒徒、cuslaa(哥斯拉)、孑与2、阿越、曹三公子、天使奥斯卡、阿菩、灰熊猫、随波逐流、蒋胜男;奇幻科幻类作者七十二编、玄雨、方想、爱潜水的乌贼;穿越类作者桐华、金子、寐语者、藤萍、祈祷君;古代言情作者流潋紫、天衣有风、海晏、天下归元、寂月皎皎、天下尘埃、姒锦、阿彩;游戏竞技类作者骷髅精灵、蝴蝶蓝、兰帝魅晨、林海听涛;悬疑探险类作者南派三叔、天下霸唱、蔡骏、鬼古女;都市类作者:张小花、骁骑校、三十、孔二狗、小桥老树、蘑菇、鱼人二代、施定柔;现代言情类作者辛夷坞、匪我思存、柳暗花溟、九夜茴、缪娟、丁墨;军事类作者刘猛、流浪的军刀、骠骑、卫悲回、昆金、菜刀姓李、丛林狼、金满等等。
类型文学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明显的裂变,集大成者往往会背离原有的类型原则成为新类型的开创者,或跨越类型融入新的艺术创作领域,用脱胎换骨来形容这种裂变并不为过,从有形中来到无形中去,从商业中来到精神中去,是类型文学经典化的必然之路。在类型化相对发达的文化体系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日本的村上春树、东野圭吾就是从类型文学出发,进而跻身经典作家行列的代表人物。
拓展都市文学的叙事空间
在我看来,网络文学发展近二十年,虽然线路庞杂却有一条十分清晰,那就是都市文学,因为它与当代文学关系最近。最初的网络作家主力阵容由留学生和都市青年组成,其作品当然多以都市生活为背景,多以当代青年的生存境遇为对象。安妮宝贝的中短篇小说以描绘都市女青年“小资”生活而著称,在她的《告别薇安》《七月与安生》等系列作品中,那些有着海藻般长发的女子,喜欢穿纯白色棉布裙子,喜欢光脚穿球鞋,她们习惯了动荡不安的生活,沉湎于物欲,渴望被爱情击碎。与上一代女性不一样的是,她们的身上具有现代诗性,即孤独与开放并存。宁财神、李寻欢、邢育森和尚爱兰等人的中短篇小说也都在不同侧面聚焦都市青年的生存状态。稍后,慕容雪村的《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以全然冷酷的态度看待生活、爱情和友情,甚至认为,所有感情都是被利益驱动的,人生的一切都必须在利益的刀刃上滚过。这虽然未免有点过激,却值得人深思。而江南以校园生活为背景的《此间的少年》则是另一个向度的都市生存经验。现在看来,以上应该算是网络都市文的第一次高潮,此后的十多年,作为网络文学的主干之一,网络都市文虽然经历风雨、步履蹒跚却未曾停止,一直在变革和发展中延续至今。
2003年之后,男频都市文开始分化,出现“小白文”和“官场文”两大门类,女频都市文明确以出版和影视改编为主要方向,“总裁文”和“腐女文”成为在线阅读的新宠。仔细分析就会发现,网络都市文虽然不再以清晰的面目出现,却杂糅在其他类型当中,大量奇幻文、架空历史文和穿越文,实际上都有都市文的背景,如《缥缈之旅》《极品公子》《医道官途》等。相对而言,女频都市文更注重“言情”这个内核,如顾漫的《何以笙箫默》(2003年),李可的《杜拉拉升职记》(2006年),辛夷坞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2007年),桐华的《被时光掩埋的秘密》(2008年),以及明晓溪的《泡沫之夏》,唐欣恬的《裸婚》,鲍晶晶的《失恋33天》等大量作品,保留了更多的“都市”元素。同时女频都市文也不乏创新力,如晴川的《韦帅望的江湖》(2006年),施定柔的《结爱·异客逢欢》(2009年)在开拓都市文的叙事空间方面均有所建树。
男频都市文的第二次高潮很快就出现了。三十的《与空姐同居的日子》(2006年)、张小花的《史上第一混乱》(2008年)和小桥老树的《侯卫东官场笔记》(2008年)是这个阶段网络都市文具有开创性的作品,拓展了都市文作为独立类型的表现视野,对后来的男频都市文影响极大。《与空姐同居的日子》采用的是最简单而有效的手法,全文强调一个“纯”字,以情动人恐怕是文学千年不变的法则,关键看你是否能够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史上第一混乱》所用手法包括修真、穿越等,搞笑气氛浓烈,是一部混搭小说,但核心是现代都市生活。《侯卫东官场笔记》一改以往官场小说的做法,逐层讲透村、镇、县、市、省官场现状,细腻而准确、有趣的描绘了中国当代的社会生态。这三部风格迥异的作品饱受追捧,说明只要敢于求新求变,网络都市文一定能够找到它新的成长之路。
2010年5月,移动阅读基地正式商用,这是网络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由此引发包括网络都市文第三次高潮在内的一系列变革。在短短几年时间里,网络都市文承前启后,汇聚了由都市言情、都市修真、都市异能、都市职场、都市青春、都市热血、都市风云等不同形态组成的大合唱。移动阅读为读者提供的平台更加便捷,让《很纯很暧昧》《涩女日记》《护花高手在都市》等一批都市文迅速浮出水面,成为移动阅读的热点。
很显然,网络文学中的都市文与传统文学中的都市文学差异明显,从外表看网络文学更注重故事的娱乐性,从实质看网络文学所建立的虚拟性或许更切合网络时代的人文景观,在现代都市架构的描述上对当代文学是一种有效补充。早在1936年,本雅明就在《讲故事的人》一文中对现代技术社会里交流我们自身经验的能力表示怀疑,在他看来随着现代技术的迅猛发展,经验的贬值、叙事能力的被剥夺,正在加剧并且不可逆转。在网络传播介质中,文学无论如何不可能保持原有的样子,本雅明的观点用来解释今天网络时代的文学变革仍然适用。换句话说,中国网络文学借助新媒体的传播实践,对高科技时代全球人文理念的变化、发展具有一定的探索价值。
IP商业值与文本文学值的融合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经历近百年西学淘洗之后,峰回路转,21世纪的新生文学——网络文学重回古老的讲故事现场,这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实际上,西方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也面临同样的境遇。英国文学批评家迈克尔·伍德在《沉默之子:论当代小说》一书中说:小说正在面临危机,而故事开始得到解放。
网络文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讲故事,这显然是回到古老传统的一次凤凰涅槃,“线上要IP值,线下要文学值”被认为是当下网文界的共识,只有一个能够打动读者、深入人心的好故事才能实现两个“值”的平衡。
网络文学自2004年进入商业开发渠道以来,最初四五年增长速度并不快,到了2008年才有了第一次飞跃式增长,2010年再次翻番式增长,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资本的关注,网络文学知识产权的开发成为了一个新的热门话题。最近两三年,可以说是网络文学商业开发的第一个黄金期,版权的售价,即所谓IP的价格平均翻了5倍以上。以月关的小说《锦衣夜行》改编为例,可以发现IP实现了交叉联动,华策在拍摄初期就引进游戏方,植入广告方、互动节目方,同步开发大电影,整个IP共配套一部页游、两部手游、三部电影,还设计了现代剧情的网剧作为番外篇,作为前置性同步开发产品,由此可见,IP开发模式是在市场的不断磨合中更新变化的。
猫腻新作《择天记》则是网络小说商业开发的新典范,这部作品由腾讯影业与阅文集团、柠萌影业、湖南卫视以及腾讯视频五家联手打造,计划在未来四年内,推出3季电视剧。《择天记》采取了文学与影视同步创作的方法。采取这一创作方式的主要理由,是依靠网络大数据对文学、动漫、游戏用户洞察的支持,从而为影视创作提供更加具体和现实的决策辅助。
不难发现,网络文学IP的制造过程与传统文学的创作模式大相径庭,但是这种难以被文学接受的模式,却有可能成为未来中国文艺发展的趋势,及所谓泛娱乐化产业联盟。显然,网络文学的IP值与文学值既有相辅相成之处,也有对立排斥的一面。奥尔德斯·赫胥黎担心未来的文化有可能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他曾经在《美丽新世界》一书中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这对我们今天津津乐道的网络文学IP值仍然具有警示作用。
在此,通过对几部不同类型最新网络文学作品的分析,可以发现网络作家们正在努力建造一套IP值与文学值的兼容体系,并以此展示网络文学的辽阔前景与巨大潜力。
穿越小说《木兰无长兄》基于已有的花木兰的历史想象,让一位现代女法医穿越到这位古代女豪杰身上,重新塑造了这位超越性别的英雄形象。小说回避传统意义上花木兰的强大,以现代女性视角展现花木兰的孤独感:她已解甲归田,回归女儿身,却因无法生育、力大无穷、常年与男人同寝同食而获得污名,被群体放逐。花木兰不再是“朔气传金柝”“天子坐明堂”的花将军,她回归了女性秩序,却发现自己已无处可归。作品对历史和古代文学素材运用得当,对人物处境的想象和演绎合情合理,融进了当代现实生活体验,令人回味无穷。
《回到过去变成猫》是一部都市重生小说,主角灵魂重生,意外进入了一只黑猫的身体,在大学校区里与各色猫、狗、鹦鹉为伍,从而发现了动物的精神世界,建构起一个由主角“猫化”而带来的奇迹故事,构思奇特精巧,糅合创新了庄周梦蝶和变形记的古今小说叙述模式。作品借助猫的视角体察人,让猫行人事,颇有些“小鬼当家”、“喵星人传奇”的感觉。作者精细敏锐的感受力和飞扬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小说呈现幻想性的世界,又不乏对现实生活细节的描摹,在散淡从容的叙述中遍布分寸沉稳而又谐趣横生的讽喻意味,机锋迭现,为都市奇幻题材小说别开生面。
《从前有座灵剑山》是一部仙侠类作品,讲述了因彗星陨落末法大劫而降临的奇才、来自现代世界的穿越者王陆,怀着千年未有的空灵根,踏入灵剑派山门,走上了一条用智商成为强者之路的故事。作品采用东方仙侠的设定,故事构架较为宏阔繁复却又处理得非常细致,富有创意,一场升仙大会以游戏闯关模式徐徐展开,打破了传统仙侠固有的“拜入仙门”模式套路,令人眼前一亮。这部小说表现出当前网络文学二次元化、网游化的特征,以“吐槽”的方式在小说中广泛勾连社会生活和大众流行文化。
《此颜差矣》讲述的是一个关于青春、爱情、守护以及创业的励志故事。主人公幼年悲惨的经历导致其性格上的缺陷,以及后来在情感关系中的内心挣扎,但总体来说,基调是积极向上的。主人公在经历爱情受挫、团队解散等一系列打击后,最终克服困难走向成功,小说中爱情故事的一波三折、事业发展的峰回路转,深入到了当代青年读者最为关注的两大领域,让读者在回味青春萌动的同时,感受互联网浪潮下的创业激情。
上述几部作品均已被认定为具有较高IP值的网络文学作品,它们虽然还不能称之为典范之作,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网络文学的发展方向,展现出网络作家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在小说艺术方面的努力探求。我们期待有更多网络文学作品立足现实大地,尽情释放奇妙想象力,努力创造出网络时代的文学奇迹。
结语
二十世纪末,在全球经济不振,文化普遍走弱的总体格局下,媒体的革命性变化必然会引发文化领域的变革,这也是文化自身发展的要求所致。在中国它以网络文学的形式登上了舞台,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经过近二十年的大浪淘沙,网络文学留下了一大批值得研究的文本和文学现象,其作为当代文学的一部分已是不争的事实。应当说,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间的确存在差异,但不应人为设置壁垒,分析两者的得失和互补的可能性,才是当代文学研究的要务。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7亿网民,其中网络文学阅读人群达到3亿,文学网页的浏览量为日均15亿次,日均更新量达1.5亿汉字,网络文学的存量已经超过一千万部。与各文学网站签约的网络作家保持在250万人左右,在这个群体当中,80后、90后群雄辈出,网络媒体已然成为新一代作家竞技和施展才华的主战场。
(编辑:moyuzhai)中国网络文学何以圈粉西方“Z世代”?
作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一股新兴力量,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洋粉丝”。日前发布的《中国网络文学国际传播报告》显示,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产品出...[详细]
中国网文出海20年得与失
从20年前的名不见经传,到20年后成为拥有上亿海外市场规模的“世界级”文化现象,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屡屡受到瞩目,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亮点。这条路起自何处?将...[详细]
网络文学是数字文化时代的一个逗号
中国现代文学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学和民族伟大事业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文学是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先导之声。心怀“国之大者”,是文学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应有的历史...[详细]
助力新时代网络文学发展
中国网络文学,她虽然是从网络上与我们相识,但我们也认出了她腿上的那块伤疤。那是她历尽艰辛、攻城掠地时留下的,也是她作为文学之子、中国文学之子的证明。在中国文...[详细]
守护精神创造力
难忘的2021年刚刚过去,我们聚在这里,盘点过去一年的文化收获,见证不同类型文化书写的百花齐放,为精神创造力的蓬勃生长鼓劲加油,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详细]
中国网络文学批评理论的演进与反思
经过近20年的实践,中国网络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独立的形态,成功地探索出一套理论话语体系,纵观话语背后的生成机制,这与批评家的理论视野和知识体系有着一定的关系。在新...[详细]
2021网络好小说
2021年,诸多网络小说新作奏起序曲,也有不少热议奇文走向终章。对那些令人念念不忘的好作品来说,尾声并不是落幕,还意味着新的契机——只有画上圆满句点,才能赢得中国小...[详细]
网络乡土小说新格局
在世界、作家、作品、读者之外,文学媒介作为文学创作的第五种要素,对文学尤其是传统文学的创作形式产生一定的冲击。网络媒介的发展赋予文学表达新的形式,传统文学在...[详细]
中国网络文学,有资格在文学史上留下一笔吗?
今天的网络文学尽管自身存在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从媒介文化变革和文学范式革命的角度看,它现实地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一支新生力量,代表着中国当代文学的未来和希...[详细]
突破网络文学评论的三道屏障
我国网络文学浩瀚的作品存量和巨大的年度增量,与相对薄弱的网络文学评论所形成的“倾斜的网文场”,已经把加强网络文学评论问题推向了学术前沿。近日中宣部等五部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