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文资讯

设一个网络文学奖需要“洪荒之力”

发布时间:2019-04-03 来源于:网络 作者: 网络 点击数:

规模不容忽视

  “对传统文艺创作生产和传播,我们有一套相对成熟的体制机制和管理措施,而对新的文艺形态,我们还缺乏有效的管理方式方法。这方面,我们必须跟上节拍,下功夫研究解决。”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这段话,让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至今记忆犹新。他说:“相关部门还停留在‘集训’、‘表态’、宣示‘重视’的层次,在制度建设和工作方式上,还未见有所创新。以评奖为例,呼应一下时代,在国家级文学奖项中开设‘网络文学奖’,好像并不需要‘洪荒之力’。”

  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网络时代这样,依靠传播的穿透力影响到人的阅读与思考,直至这种阅读与思考的快捷反馈,同时扩展写作与阅读选择的边际最大化。但文学终归都是文学,如果依据纸质印刷品传播与网络载体的传播,强行将其划分为两大文学阵营并不足取。网络可以是真理的讲台,也可以是谬误的绞索,一切都在网络平台上无以遁形。若说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存在分野,那就是在网络时代,谬误存活的周期大大缩短,直至达到见光死的程度。所以,在网络时代,文学写作与思维被制约及单一化的情况被不可挽留地终结。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此前发出《关于开展2016年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推介活动的通知》,连续第二年开展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推介活动。政府部门主导网络文学作品推介在历史上尚属首次,这也被视作网络文学正式纳入“主流文艺”阵地的重要标志。这一举措,确实让网络文学从业者“喜大普奔”。虽然我国网络文学从萌生到壮大已有近20年,但一直以来都难以进入主流文艺的视野,得不到传统文坛的认可。著名作家麦家曾经炮轰网络文学“99%都是垃圾,1%的精华如大海捞针,自然消失掉了”。在他说这话的2010年,网络文学用户接近整个阅读群体的42%,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规模。近些年来,网络文学迅速发展,已深受众多文学爱好者及青少年喜爱。

从形式到内容都“审美疲劳”

  从2015年的“现象级”热播剧《琅琊榜》到近期收视口碑双丰收的《微微一笑很倾城》,网络小说、网络文艺引发多位政协常委和委员的关注。自2015年10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网络文艺”,到同年“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被写入“十三五”规划建议,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网络文艺已进入发展的春天。但在网络文艺风生水起、发展壮大的同时,有关作品质量良莠不齐、网络媒体管理和产业治理水平不高等问题,仍令人忧心。对此,多位有识之士提出,必须加强网络文化的顶层制度设计,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管理、规范和引导,建设德艺双馨的网络文化创作队伍,引导网络文艺健康发展。

  此前,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开展的“2015年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推介活动”公布推介作品名单,《烽烟尽处》、《芈月传》、《星星亮晶晶》等21部作品获推介。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推介的作品总体上反映了当前我国网络文学的创作现状和基本水平,体现了网络文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今后,总局将继续举办优秀网络文学作品的推介活动,让优秀作品发挥示范引领效应,促进原创网络文学健康向上发展。

  虽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真正能让人印象深刻的网络文学作品并不是很多,这值得深思。现在之所以有人对网络文学感到失望,是因为网络作家过分夸大网络的传播功能,而缺少对作品深层次的品质追求。也就是说,无深度、平面化、追求阅读快感和阅读刺激是网络文学最主要的审美缺陷。总体上看,网络作家主要由新生代作家组成,与传统作家相比,他们的作品缺乏关注人类命运的意识,在艺术上和思想深度上还远未成熟,缺少深邃的社会意义、人生感悟和深层的文化积淀,缺少责任感与理性思考。因此,网络文学目前还难以满足更多读者深层次的审美需求。

  早在2009年5月,在江苏无锡举行的中国网络文学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就指出,网络是柄双刃剑,网络在给文学带来自由、宽容、创新、颠覆的同时,也带来了懒于思考、不思进取、鱼龙混杂、文字垃圾。在商业利益的诱惑下,网络写作“兑水现象”严重。网络文学的“审美疲劳”,既是形式上的,也是内容上的。

写作篱笆界限必将打破

  网络文学创作以其开放、快捷、多元、互动的特点,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此前印发的《关于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目标是,用三至五年时间,使创作导向更加健康,创作质量明显提升,运营和服务的模式更加成熟,培育一批网络文学出版和集成投送骨干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互联网时代,文学加速了大众化、市场化进程,而且迅速呈现出平民化写作乃至全民写作的繁荣景象。而无论过去时代,还是现在网络时代,作家的第一职责都是三个字:讲真话。

  网络文学兴起,陈旧作家体制走向没落,这应是在一个市场化改革社会中迟早要发生的故事;同样,文学走向商业化,也是市场化社会的常态。在一个市场化社会,文学必然呈多元化发展的方向。可以预见,互联网的普及将使所有写作者都离不开网络;而网络文学的自由创作精神,必将成为主流文学形态。最终网络写作和传统写作的篱笆界限必将打破,直至合流。这或许就是文学在网络时代的归宿。因此,以传统的纸质为载体的文学与以网络为载体的文学两者之间并不是相互排斥的,两者之间互惠互利的二元格局将长期存在。文学期刊可以开辟发表网络原创文学专栏,可以组织网络文学奖,这对抛却网络文学的“审美疲劳”,提高文学创作的整体水平大有裨益。(吴学安)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中国网络文学何以圈粉西方“Z世代”?

    作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一股新兴力量,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洋粉丝”。日前发布的《中国网络文学国际传播报告》显示,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产品出...[详细]

  • 中国网文出海20年得与失

    从20年前的名不见经传,到20年后成为拥有上亿海外市场规模的“世界级”文化现象,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屡屡受到瞩目,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亮点。这条路起自何处?将...[详细]

  • 网络文学是数字文化时代的一个逗号

    中国现代文学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学和民族伟大事业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文学是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先导之声。心怀“国之大者”,是文学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应有的历史...[详细]

  • 助力新时代网络文学发展

    中国网络文学,她虽然是从网络上与我们相识,但我们也认出了她腿上的那块伤疤。那是她历尽艰辛、攻城掠地时留下的,也是她作为文学之子、中国文学之子的证明。在中国文...[详细]

  • 守护精神创造力

    难忘的2021年刚刚过去,我们聚在这里,盘点过去一年的文化收获,见证不同类型文化书写的百花齐放,为精神创造力的蓬勃生长鼓劲加油,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详细]

  • 中国网络文学批评理论的演进与反思

    经过近20年的实践,中国网络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独立的形态,成功地探索出一套理论话语体系,纵观话语背后的生成机制,这与批评家的理论视野和知识体系有着一定的关系。在新...[详细]

  • 中国网络文学,有资格在文学史上留下一笔吗?

    今天的网络文学尽管自身存在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从媒介文化变革和文学范式革命的角度看,它现实地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一支新生力量,代表着中国当代文学的未来和希...[详细]

  • 突破网络文学评论的三道屏障

    我国网络文学浩瀚的作品存量和巨大的年度增量,与相对薄弱的网络文学评论所形成的“倾斜的网文场”,已经把加强网络文学评论问题推向了学术前沿。近日中宣部等五部门...[详细]

  • 何常在:让网络文学更好表达当代中国

    网络文学的兴起,源于互联网的诞生。经过20多年发展,网络文学已步入了成熟期,成为阅读市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如今,如何以网络文学表达当代中国的故事,以现实题材书写...[详细]

  • 茅盾文学奖得主、网络文学名家首度同台

    月12日,由《文艺报》、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联合主办,腾讯集团、阅文集团协办的“文学照亮美好生活——2021探照灯年度书单发布暨阅文名家系列...[详细]

  •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