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艺评论需“进场”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网络文艺工作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这句话揭示了网络文艺评论面临的巨大契机和挑战。隶属于中国广阔社会现实生活的网络文艺领域,其创作实践和创新风潮包含着丰富的内生能量,其中任何一个爆发点,都有可能挖掘出一条重大理论问题的线,并重建我们的文艺评论评价体系。
因此,越是介入鲜活的文艺实践,越是参与泛文化娱乐全产业链,网络文艺评论越能接地气,越能切中时代的脉动,越能发挥影响力。所以,网络文艺评论需要进“场”,而且,要进到“场中央”。
但问题恰恰在这里:当我们意识到网络文艺领域庞大而丰富的创作实践、创新风潮、重大理论与评论评价体系的构建问题,都需要网络文艺评论进“场”并进到“场中央”,构建起小切口撬动大格局的好杠杆作用时,却面临着“想进场却难以进场”的三大难题:
一是,面对庞大、海量,且时时刻刻都在千变万化的网络文艺场域,我们如何进“场”?尤其是面对那些亚文化和微社群趋势中的网络文艺作品、现象和潮流,大多数人更是找不到进入的路径,容易迷失,产生焦虑。
二是,面对这些动态、前沿且前瞻的新文艺,既有的理论体系似乎全都失效,而重构自己的知识谱系又是一个特别庞大的艰巨任务,以至于突然之间直面三道难关:第一道难关,想补课都不知道怎么补;第二道难关,更不知道如何能够切中当下的热点和脉动,不能及时、互动和有效地发声;第三道难关,如何能够研判和预判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影响下一步的创作热点和创新风潮?
三是,如何在进入网络文艺场域后,寻找到折返点,找到可以继承和创新的东西,从而进一步进入正在重塑的主流新文艺场中,找到自我的意识、族群的认同、文化的建构,甚至找到新旧媒体融合发展趋势下的评论评价体系构建之道。
看来,网络文艺评论要想进“场”并进到“场中央”,就要把握社会实际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的轨迹,抓住这个时代新文艺的切入点、接触点、引爆点,对创作实践产生影响和作用,并引领创新潮流和现象,同时,必须直面并求解这三大“进场”难题。
(编辑:moyuzhai)中国网络文学何以圈粉西方“Z世代”?
作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一股新兴力量,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洋粉丝”。日前发布的《中国网络文学国际传播报告》显示,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产品出...[详细]
中国网文出海20年得与失
从20年前的名不见经传,到20年后成为拥有上亿海外市场规模的“世界级”文化现象,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屡屡受到瞩目,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亮点。这条路起自何处?将...[详细]
网络文学是数字文化时代的一个逗号
中国现代文学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学和民族伟大事业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文学是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先导之声。心怀“国之大者”,是文学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应有的历史...[详细]
助力新时代网络文学发展
中国网络文学,她虽然是从网络上与我们相识,但我们也认出了她腿上的那块伤疤。那是她历尽艰辛、攻城掠地时留下的,也是她作为文学之子、中国文学之子的证明。在中国文...[详细]
守护精神创造力
难忘的2021年刚刚过去,我们聚在这里,盘点过去一年的文化收获,见证不同类型文化书写的百花齐放,为精神创造力的蓬勃生长鼓劲加油,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详细]
中国网络文学批评理论的演进与反思
经过近20年的实践,中国网络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独立的形态,成功地探索出一套理论话语体系,纵观话语背后的生成机制,这与批评家的理论视野和知识体系有着一定的关系。在新...[详细]
中国网络文学,有资格在文学史上留下一笔吗?
今天的网络文学尽管自身存在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从媒介文化变革和文学范式革命的角度看,它现实地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一支新生力量,代表着中国当代文学的未来和希...[详细]
突破网络文学评论的三道屏障
我国网络文学浩瀚的作品存量和巨大的年度增量,与相对薄弱的网络文学评论所形成的“倾斜的网文场”,已经把加强网络文学评论问题推向了学术前沿。近日中宣部等五部门...[详细]
何常在:让网络文学更好表达当代中国
网络文学的兴起,源于互联网的诞生。经过20多年发展,网络文学已步入了成熟期,成为阅读市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如今,如何以网络文学表达当代中国的故事,以现实题材书写...[详细]
茅盾文学奖得主、网络文学名家首度同台
月12日,由《文艺报》、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联合主办,腾讯集团、阅文集团协办的“文学照亮美好生活——2021探照灯年度书单发布暨阅文名家系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