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文资讯

求解网络文学批评之困

发布时间:2019-04-03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网络文学现今已成为一种积极的文学潮流,但是,对于网络文学的批评研究工作还有待展开,网络文学的一系列特质,造成了一种尴尬现象,一方面,网络写手们自写其文,自得其利;另一方面,批评家们无处着手,无力可为。这成为一种批评与创作的悖论。

  近几年来,网络小说发展迅猛,这不仅表现在网络小说的创作量呈井喷式增长,而且,网络小说的阅读量也逐年递增,大有异军突起之势。加之传媒对于网络小说写手创作收益“摘尖式”宣传——只看到写手中最成功者的高收益,都让网络小说蒙上了一层神秘但又轻易可以揭开的面纱,神秘感就代表吸引力,低廉的流量费又保证了阅读者接受的广泛性,于是,我们看到,网络小说已经成为了“庞然大物”。但与此体量相比,网络文学批评却显得格外单薄,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不对等状态?

  首先,网络写手的生存状态如何?在网络文学世界里,网络写手是一群神秘的蹲守在电脑屏幕前的“码字工”。他们无名无姓,有的只是一些稀奇古怪的名字,如唐家三少、我爱吃西红柿、天蚕土豆等。试想,习惯了“知人论文”批评模式的批评家们,面对着这些网络写手的名字时,该作何想,“拔剑击柱心茫然”的煎熬也确实“让人醉了”。记得钱钟书先生曾经说过:“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知人论世、知人论文是传统文学阅读一贯遵循的。钱钟书先生这一睿智的笑谈来形容网络文学研究,却是贴切得很。传统作家们重视“名”,但网络文学的营利模式让网络写手们一开始就关注“利”,即他们重视的是所写网络文学的阅读量,也即点击量,这与其收益息息相关。由来只有新人笑,有谁看得旧人哭,网络写手位于金字塔塔尖上的几位大神们每年上千万的收益,让众多写手前赴后继地加入到网络写手的队伍,但网络文学入门很容易,要想活下去,甚至如鱼得水,那就很难了!

  其次,网络文学的创作源泉来自哪里?纸质批评时代,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四大要素之间形成一种循环互动。外部世界是文学活动产生和存在的物质基础,阅历成为限制一个作家写作水平的重要因素,没有丰富的生活阅历,作品就难写出引人入胜的复杂性与吸引力来。但就网络文学而言,这外部世界更多的是一种封闭的自我想象。网络小说每天至少一更,否则,读者便会“移情别恋”,这种生存压力让写手们大多时间闷在电脑前,冥思苦想着情节如何进行下去,大多数的写手对于世界的“经验”,更多的是来自网络搜索,如对于名牌衣服,基本就是范思哲,或是意大利设计师私人定制;对于豪车,基本上就是布加迪威航、保时捷等,人们日常谈论的宝马、奥迪等很少出现;对于名酒,基本上就是82年的拉菲,稀少、名贵,但如茅台、五粮液等名酒基本不提及。这种炫富式的写法,一方面,增加了“未及碰触”的神秘感;另一方面,也暴露出网络写手“百度”的生活经验,本应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世界,成了一种网络百科知识的再传播。

  再者,大多数现实体裁的小说,其所展现的人际关系也体现出明显的简单化、青年化倾向。如,才子佳人式的“后宫”模式、独生子女式的社会关系、唯我独“真”的价值判断、非敌即友的二分观。这与网络写手的组成有关。网络写手中,“80后”是主力军,“85后”、“90后”也开始崭露头角。网络写手们的人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过着富足的生活,多半伴随着武侠小说、侦探小说、动漫以及网络游戏而成长。网络文学的内容,与其写手表现出了极其相称的青年特征。

  在这样的现状下,网络文学如何进行批评?一直以来,人们呼唤着批评界对网络文学予以批评研究。但是,研究界一直对网络文学的印象不好,如认为网络中各种参差不齐的写手所炮制出的网络文学快餐不值得研究,指责网络文学文字如倾倒垃圾般杂乱不堪,文字没有传统文学那样的有艺术气息,文字一览无余,没有庞大的象征系统,没有远古的神话原型,没有深邃的哲学主题,也没有复杂多变的人物性格,许多文字粗糙的作品段落甚至缺少可供分析的修辞现象。这一贬到底的评价似乎要将网络文学打入深渊。文章开头我们说网络小说已成为庞然大物,这一方面,是就其影响而言;但另一方面,又对其内容的巨量而言。这巨量的内容,一方面为不同阅读选择的读者提供了可选择性;但另一方面,又让网络文学研究陷入一种知其重要,但却无从下手的尴尬。面对海量的文本,即便强迫阅读,也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这让一向习惯纸质阅读的批评家们却无力为之,既有河伯之叹,也有力有不逮之迷茫。个别谈到网络文学内容的评论文章,也只是蜻蜓点水,不能深入。再者,决定网络写手们收益多少的是读者的点击量,因此,对于网络写手来讲,学院派批评可有可无,甚至无须与批评家们对话。这造成了一种尴尬现象,一方面,网络写手们自写其文,自得其利;另一方面,批评家们无处着手,无力可为。这成为一种批评与创作的悖论。

  网络文学现今已成为一种积极的文学潮流,但是,对于网络文学的批评研究工作还有待展开,呼唤更多的批评家参与进网络文学这一新兴的批评领域。虽然网络文学内容巨量,但是,以类型化的阅读与批评,还是大有作为的。特别是那些有精力为之的中青年评论家们,如能将侧重点从纸质文本转向网络文学批评,那将是网络文学经典化的一大助力。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中国网络文学何以圈粉西方“Z世代”?

    作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一股新兴力量,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洋粉丝”。日前发布的《中国网络文学国际传播报告》显示,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产品出...[详细]

  • 中国网文出海20年得与失

    从20年前的名不见经传,到20年后成为拥有上亿海外市场规模的“世界级”文化现象,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屡屡受到瞩目,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亮点。这条路起自何处?将...[详细]

  • 网络文学是数字文化时代的一个逗号

    中国现代文学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学和民族伟大事业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文学是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先导之声。心怀“国之大者”,是文学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应有的历史...[详细]

  • 助力新时代网络文学发展

    中国网络文学,她虽然是从网络上与我们相识,但我们也认出了她腿上的那块伤疤。那是她历尽艰辛、攻城掠地时留下的,也是她作为文学之子、中国文学之子的证明。在中国文...[详细]

  • 守护精神创造力

    难忘的2021年刚刚过去,我们聚在这里,盘点过去一年的文化收获,见证不同类型文化书写的百花齐放,为精神创造力的蓬勃生长鼓劲加油,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详细]

  • 中国网络文学批评理论的演进与反思

    经过近20年的实践,中国网络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独立的形态,成功地探索出一套理论话语体系,纵观话语背后的生成机制,这与批评家的理论视野和知识体系有着一定的关系。在新...[详细]

  • 中国网络文学,有资格在文学史上留下一笔吗?

    今天的网络文学尽管自身存在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从媒介文化变革和文学范式革命的角度看,它现实地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一支新生力量,代表着中国当代文学的未来和希...[详细]

  • 突破网络文学评论的三道屏障

    我国网络文学浩瀚的作品存量和巨大的年度增量,与相对薄弱的网络文学评论所形成的“倾斜的网文场”,已经把加强网络文学评论问题推向了学术前沿。近日中宣部等五部门...[详细]

  • 何常在:让网络文学更好表达当代中国

    网络文学的兴起,源于互联网的诞生。经过20多年发展,网络文学已步入了成熟期,成为阅读市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如今,如何以网络文学表达当代中国的故事,以现实题材书写...[详细]

  • 茅盾文学奖得主、网络文学名家首度同台

    月12日,由《文艺报》、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联合主办,腾讯集团、阅文集团协办的“文学照亮美好生活——2021探照灯年度书单发布暨阅文名家系列...[详细]

  •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