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文资讯

《鹿群穿过森林》:从体验与思辨出发

发布时间:2024-12-22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当代女诗人窦凤晓荣获第六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的诗集《鹿群穿过森林》,共收录125首诗,是作者近年来写作的缩影和结晶。透过“花朵”“孤独”“时间”“节制”四部分内容,可以发现作者的情感根基与创作理念,透视出真诚可贵的自我参与意识及使命担当。她擅长从洞察生命体验、思辨存在本真出发,将经验与想象、审美与情感、文化与承传有机整合,形成以精神思辨为根干、以诗文为枝叶的艺术表达方式,令艺术探索的内涵及处延具有鲜明的自我感知和理解,为诗歌界在这方面的探讨起到了积极作用。

首先,该诗集不仅关注诗歌自身生命的内部结构及文化脉络,而且还包蕴着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意象艺术的承传关系,在互感与交融中彰显新的审美意涵。

通读诗集可以发现,窦凤晓在长期研读和持续领悟文化诗学的过程中,擅长凝合自然的意象审美心理,将现代诗人的情思、自然意象及所铭刻的传统文化印记有机融契。比如,《辋川记》一诗中写道,“那人去后/野藤遍布幽谷//溪涧自山间涌出,道路环辏/如数学谜题;……她的渴饮与/终南之秀,抻在美的两极//蓝田屈居其右,如爱之无可解决”,作者通过情景相生的方式,将现代人对于“爱”的渴求或困惑,融入到了具有古典意境的自然画面中,其间渗透着时代感与现代意识,在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同时,更好地扩展了古诗词所创造的和谐、广阔的艺术图景。

显然,中国传统文化意识的自然意象情结,已深植于窦凤晓的现代诗歌意象之中。她能够根据空间的开合及艺术路径的探求,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歌的艺术内涵施以现代性转化,以富有新意的方式呈现“不可言说”的审美新境界,可谓意境深远、引人遐思。

同时,作者力求摆脱某些随波逐流及浮萍式的写作,于艺术创作的无尽可能中,以文字交流感召灵魂,以期实现文学层面的自我成长及精神互助。透过“有时,一首好诗/可以帮助提纯思想的清洁度/它不引发虚妄,也不滥用赞美。”(《关于好诗的认识论》)可见,作者并非一味地投合某些公众意趣,而是遵循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以所述对象的核心价值为导向,沿着一条带有厘清生命哲学的书写路径,去探索或升华诗歌创作不可或缺的文化自觉及精神取向,诗人的个性气质与精神成长亦可见一斑。

不可否认,窦凤晓的诗作中夹杂着如何使公共世界与诗歌理念相互融汇的一片苦心,其间不乏对所述个体的好奇与困惑、温情与敬意、提醒与警示,以此公正地理解人与人、人与世界的隔离或共融关系,正如《晨曦中荷塘》所写,“此刻/物与物相互俯就/奇妙对垒”。事实上,正是诸多复杂的情感关联以及“未完成”状态,反倒促使作者更加执着地去探究。无论是《被一朵花卡住》《世界国家地理》,还是《某种行迹》《花之乱》等诸多诗文,作者均试图将个人审美与世界经验相通,借助于对存在的追求、观念的碰撞、精神的求索等艺术路径,将独特的选材、冷静的审视和真切的人文关怀,源源不断地融入到自由且客观的诗性世界,力求让思想力量及艺术内涵得以释放和升华,以此延伸相关的诗意表达及艺术探究,实现文学作品“以文化人”的深远意义。

此外,作者借由“存在之物”实现艺术表达时,能以公正且平等的眼光对待如火如荼的诸多存在,更好地充盈自我生命及诗歌创作的重要内容及完整性。值得注意的是,窦凤晓在创作中并未只看到生活的阴暗面,而是用平等且宽广的视野对待人和世界,所强调的是,要保存这个世界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其中关乎世道人心和精神出路。尽管她对这类诗歌保持着敏锐的感受,却始终采用温和或不疾不徐的语感,以此呈现各种存在的本体味道及核心塑造,这与她的创作始终未脱离生活现场密不可分,使得诗作洋溢着神采飞扬的生命力。

在窦凤晓实而重的话语实践里,有着明显的人生底色、艺术探索和精神向度。在她的笔下,诗歌创作所积淀的文化结构和艺术内涵并未改变,折射出诗与人生、诗与万物、诗与时代肝胆相照的现实内涵及价值意义,更好地拓展了诗性世界的艺术特质及精神气息,传递出当代诗人应有的朴素且真切的创作初衷及艺术情怀。

(《《鹿群穿过森林》窦凤晓/著,南方出版社)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