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文资讯

古都文化,伏脉千里:古代诗歌中的北京历史脉络

发布时间:2024-11-04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神功元年(公元697年),随建安王武攸宜出征契丹的陈子昂,多次直言进谏不受采纳,“因登蓟北楼,感昔乐生、燕昭之事,赋诗数首,乃泫然流涕而歌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时人莫之知也”(卢藏用《陈子昂别传》)。这便是被后世誉为“有汉魏之风”的千古名篇——《登幽州台歌》。陈子昂于“幽州台”不着一字描述,但思接千载,俯仰古今,打破了时空的局限。与此诗作于同时的《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并序》亦记:“丁酉岁,吾北征。出自蓟门,历观燕之旧都,其城池霸业,迹已芜没矣,乃慨然仰叹。”这些诗篇是初唐诗人陈子昂在北京地区留下的人生印迹。

在陈子昂之前,幽州范阳人卢照邻在《送幽州陈参军赴任寄呈乡曲父老》中写下“郭隗池台处,昭王尊酒前。故人当已老,旧壑几成田”,以燕蓟风物为典,表达思乡之情。此处的“郭隗池台”便是指幽州台旧址。幽州台,即黄金台,是历代吟咏北京或与北京相关的诗歌中的一个经典意象,可理解为纳贤招才、筑坛拜将的象征,与后来常见的燕王台、昭王台、招贤台、燕台、金台等同义。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载:“燕昭王为郭隗筑台,今在幽州燕王故城中,土人呼为贤士台,亦谓之招贤台。”黄金台意象第一次入诗也是在南朝,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的鲍照在《代放歌行》中写道:“岂伊白璧赐,将起黄金台。”鲍照未必真的来过燕蓟大地,但他笔下的“幽并重骑射,少年好驰逐”(《拟古诗八首》其三)透露出在北魏对刘宋频繁发起争战的时代背景下诗人收复失地、安定边疆的渴望。幽州骑射、幽州突骑等后来亦成为边塞诗的重要意象。

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秋,高适北游燕赵;天宝九载(公元750年)秋,他又以河南封丘县尉的身份送兵到驻于妫川(今北京延庆、河北怀来一带)城内的清夷军,冬抵蓟北。两次幽州之行,为盛唐诗坛留下了《蓟门五首》《燕歌行》《蓟中作》等诸多反映幽蓟风物的名篇。他在晚年代表作《酬裴员外以诗代书》中曾追述这段经历:“单车入燕赵,独立心悠哉……题诗碣石馆,纵酒燕王台。北望沙漠垂,漫天雪皑皑。”这是高适早年间感受到的苍莽边塞。

屡遭贬谪,描述“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的幽州夜宴的张说;同幽州都督张说一起观灯,写下“蓟门看火树,疑是烛龙燃”的孟浩然;曾漫游出塞吟咏“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的王昌龄;以拟古诗神形兼具刻画出“黄云陇底白雪飞,未得报恩不能归”的“少小幽燕客”的李颀;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描绘元和年间秋夜塞上出征的李贺……仅唐代诗人群体与北京的关联便足以绘就一幅雄浑壮观的边塞图卷。

中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其中关于北京的名篇佳作亦是不可胜数,但这些诗作多散落在诸家文集,单独阅读时读者往往耽于文学赏析、局部视角而忽略了其中隐藏的历史脉络与文化渊源。当把不同时期诗人的人生轨迹置于同一地理空间之中,当把重要的历史事件、王朝兴衰更迭、民族融合的趋势、战略通道与军事要塞的形成与变化等等,与当时的诗文史料对照印证,并梳理出脉络,我们会发现这些朗朗上口、千古传诵的诗歌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

著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陈寅恪先生主张“以诗证史”“诗史互证”:“中国诗虽短,却包括时间、人事、地理三点……把所有分散的诗集合在一起,于时代人物之关系、地域之所在,按照一个观点去研究,串联起来可以有以下作用:说明一个时代之关系;纠正一件事之发生及经过;可以补充和纠正历史记载之不足。”从这一角度来说,文津出版社出版的“艺文北京”系列之《古代诗歌中的北京》便颇具启发意义。

《古代诗歌中的北京》选取中国文学史上从曹植到秋瑾等名家创作的关于北京的经典诗歌110首,其中魏晋南北朝诗歌10首,唐诗40首,宋金元和明清诗歌各30首,并配有明代王绂所绘《北京八景图》和清代张若澄所绘《燕山八景图》及20余幅珍贵诗笺,以韵文史料的形式推动北京历史文化内涵的纵深挖掘。全书以时间为经,按朝代划分,以北京地区这一地理空间、诗人群体轨迹为纬,将重要历史事件、重大历史转折融入其中,将不同视角下的北京风貌、感兴意象、历史典故抽丝剥茧释读解析,从先秦至晚清,全景呈现一幅流动的古都历史画卷,如同开启一次诗歌中的北京文化溯源之旅。书中的诗人生平、题解、简注跳出了一般诗词文学赏析的窠臼,重点放在诗人或同一时期诗人群体与北京的关联,以及诗文细节中隐藏的北京历史演变的轨迹。全书的风格隽永含蓄,简明蕴藉,不试图在某一首诗歌中讲出所有的知识点,而是详略得当,适当留白,埋下伏笔,未尽之意会在后面相关题材或关联人物的诗歌解读中自然带出,前后呼应,110首诗歌之外,诗人简介、题解、简注中还以各种形式穿插相关联的诗词歌赋,涉及篇目与范围极为广泛,以供读者由点及面,开拓视野,梳理脉络。当然本书也有缺憾,因篇幅所限所选篇目难免遗珠,关于北京历史文化内涵的考据还不够全面与专业。古诗词里寻北京,是个宏大的历史文化课题,有待于更多同好拾遗补缺、深入考证。

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侯仁之先生、史念海先生等曾提出一个重要学术思想:中国五千年历史发展脉络中,有一个由东西文化轴心向南北文化轴心转移的过程。从前期的长安、洛阳,到后期的北京、南京,都城的地理位置经历了由东西向变动到南北向迁移的重要转变且总体上呈现由西部向东部移动的趋势。北京地处我国中原、华北与东北各族人民生活的交结地带,由部落、方国、诸侯领地中心,到中华大一统国家的边塞重镇,再逐步发展为全国政治中心、国际化大都市,其地位与文化影响力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由低到高、从小到大的演进过程,其机制与功能自成系统地演进发展,辐射全国历千年,至今不竭。本书中,张翥《早发潞阳驿》、宋褧《通州桥下见诀别者》、王世贞《和合驿》等篇目的考据可充分体现大运河文化带;戚继光《出塞二首》、顾炎武《古北口》等则勾勒出长城文化带;李益《幽州赋诗见意时佐刘幕》、刘皂《旅次朔方》、苏辙《奉使契丹二十八首·渡桑乾》等引出了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欧阳修作于雄州的《过塞二首》、王安石作于涿州的《入塞》等可发掘出京津冀一体化的历史渊源。

古都文化,伏脉千里。可以说,《古代诗歌中的北京》中的相关典故、北京意象沉淀了各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与文化情感,无论是生于斯长于斯的诗人,如贾岛、耶律楚材、李东阳、纳兰性德、顾春等,还是行迹涉及北京地区或有所吟咏的诗人,如李白、苏辙、范成大、元好问、龚自珍等,他们笔下的山川风物、史地民俗、城市遥想,集中汇集出一个完整的、全方位的、跨越时空限制的古都风貌。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