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骑鲸记》到《巡夜人手记》:一个时空旅人的奇幻之旅
《骑鲸记》写于2019年,《大夜记》和《巡夜人手记》分别写于2021年和2023年,三组风格有异但呈递进关系的诗作于五年内先后刊发于《钟山》,对我而言意义重大。下面,我想抛开作者身份以一个诗中主人公的角度从三个方面进行尝试性探讨。
爱尔兰人的骑鲸之旅:一个爱尔兰人在骑鲸环游中与鲸鱼互换了身体(《骑鲸记》),双方以新的身份在各自的环境中生活多年,最后又在当初的海域意外重逢。故事的荒诞以及诗中对“边界”的设置来源于我长久以来错综复杂的想法,这种想法的发端其实相对简单,简单到只是为了印证,或者说唤醒“人”作为生物的“紧张感”。而“边界”的设置在我看来其本质应该的模糊的,模糊到一切天马行空的想法其实都有成立的可能,它们未必就不是“真实”,“边界”也未尝不可消散,这种“紧张感”同样也是适用于“人”以外的生物,《骑鲸记》由此得来。
同样,这组诗中关于对“乌有之乡”(《乌有乡即事》)和“狭义自由”“广义自由”(《自由史》)的讨论也基于“相对性”的理论,沿着主人公的视角发散出去,他所寻找的乌有乡不过是一粒落地后又融化的雪粒,而作为寻找“自由”的主角之一,在一次失败的离家出走后才蓦然发现,他所渴望的“自由”竟然也存在狭义与广义之分。诗歌的留白与张力化表达存在无限可能,我所截取或者说擅长的表达方式不过是其中之一。《骑鲸记》中关于“小个子爱尔兰人”的设定未尝不是一种尝试,它让作者与诗中主人公的连接以陌异化的方式展开,又以时间和空间的交错扭回原点,这种尝试对我来说是陌生的、新奇的,又是成立的。
父与子的登山之旅:“我想我的叙述愈客观,避免过分情绪化,就愈显得可信和有用。”这是意大利作家普里莫·莱维对自己创作的态度。《大夜记》刊于2022年第六期,这是第二次与《钟山》结缘,如普里莫·莱维所言,此时我对写作的理解有了新的想法,在十多年的写作经验里,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是构成我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阅读经验往往会嫁接到生活经验上去。这句话转换过来的意思就是,读者在诗中看到的生活场景并非真的在现实中发生过,但也并不排除事件存在的可能性。这就是诗歌,一种感情上互通,但现实中存在“时间”和“空间”隔阂的“非线性表达”。
如何在一首诗中描述父与子的关系?我尝试在《大夜记》中通过对话的方式展开,又在《听马》中以旁观者的视角逐渐拉进,此后又陆续写了很多关于父亲的诗,这些诗中的主人公几乎与我完全重叠,除了构建出来的生活场景。这一年,我父亲63岁,刚因一场意外而罹患重疾。漫长的恢复期间,他时常因记忆的错乱而导致行为的偏差,这与我印象中的父亲大相径庭,我需要通过写作的方式将以往的父亲重构出来。《大夜记》《听马》《星相》《镜中记》《独角兽》《谛听》《晷迹》等一系列与父亲有关的作品由此而来,它们都是片段式的,由不同年龄段的父亲的形象接续而成,对我而言,除了对记忆的矫正,也是一次对多年来父子关系的重新梳理与记录。
巡夜人的探寻之旅:《巡夜人手记》刊于今年第四期,刊发后,一位陌生的读者在其个人公号对这首诗进行了两次解读,借此机会对这位朋友表示感谢也对他的解读进行一个回应。
《巡夜人手记》写于2023年4月,彼时我正在全力翻阅“地中海史诗三部曲”,为接下来的“大航海”系列组诗做准备。其中《1453:君士坦丁堡之战》一书对我当时的写作产生了影响,尤其是关于君士坦丁堡历史前后变化的对比,强烈的冲突感让我拥有了写作的欲望。但诗歌的表达方式需要转换和嫁接,转换的媒介是思想内核和阅读经验,嫁接的媒介是生活场景和表达意象。思想内核通过阅读、消化、提取,然后佐以个体思考,生活场景的构建和意象的表达就如那位朋友所说“这是一首虚构的诗作,指向的是‘想象’,并不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当然肯定是从现实生活中汲取了经验的。”这也是我很多作品的写作手法,利弊参半。
站在一个作者的角度,《巡夜人手记》较之《骑鲸记》和《大夜记》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这些变化的体现就在于诗中的“不确定性”被拉长放大,而空间和时间的架构在勉力回缩。如果从诗中主人公的视角看去,“他”的很多想法被作者冠以特定的符号,擦除符号的过程就是为“他”注入更多“人性化”的过程,而“人性化”,就是由“确定”转向“不确定”。
因作息原因,我的写作大多都发生在夜晚或者深夜,因此,诗中的场景也大多都设置在夜晚,巡夜人的形象在我脑海中徘徊了很久,落于纸面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巡夜人——面对提问无法给出有效应答,面对困境一样束手无策。相反,从《骑鲸记》中的爱尔兰人到《巡夜人手记》中的“我”,以五年的时间跨度完成了一次时空之旅,其中,各种角色与身份的互换让这趟旅程充满了奇幻色彩。然而这只是开端,诗歌写作所呈现出的多元化与多样性必然走向更深广的层面,我的写作只是一种尝试或探索,但我愿意将这种探索进行下去,即如上文所说,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才是诗歌写作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