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小课》中重读西方经典
“温故而知新”,北大教授韩毓海的新作《大学小课:重读西方经典》创新性地从发展中国家的视角解读了西方经典著作,聚焦于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大师们是如何为解决时代问题而提出创新理论,进而推动西方社会迈向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更需要我们创新性地解决时代问题,包括由西方现代化模式进化停滞而引发的诸多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解放了自身,成为现代化的新文明生命体。
韩毓海教授所开设的“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经典著作导读”课程采用“小班教学”的形式,是北大为推进“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学术前沿”的高质量课程建设而尝试的创新之举,是谓“大学小课”。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大学小课》一书正是韩毓海教授所开设的这门课的授课实录,也是其学习的心得体会。《大学小课》的价值不局限于知识本身的传递,而重在一种“非平凡”的创新潜能的流动,即潜在地告诉读者:大师们其实和我们一样,“人皆可以为尧舜”,对知识权威的祛魅,人才能成为“掌握”“创造”知识的主体,而不是知识的“容器”,甚至被知识所压迫,为知识所异化,同时也异化知识。古人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在AI技术突飞猛进的今日,如何与“知识”相处的问题变得愈发凸显。韩毓海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创新的相处方式,即把知识“人格”化,让知识成为我们的朋友,是“亲切的知识”。
《大学小课》一书前六篇的篇名依次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洛克、克劳塞维茨》《黑格尔》《马克思》《熊彼特》《萨缪尔森》《弗里德曼》。韩毓海像是带着他的朋友们,这些西方思想家的知识,一同走进了《大学小课》的第七篇《第三世界的经济学》,并最终落脚于中国的现代化议题,这也是韩毓海进行理论创新的重点领域。在本书中,韩毓海多次引用《悲惨世界》(音乐剧)的咏叹:“朋友啊朋友!朋友们都已逝去,这里只留下空着的桌椅。”然而,新世界的朋友必从远方再来,“他们正站在新世界歌唱,歌声变成了人类最后的共同体”。
我们可能对“与知识做朋友”感到新鲜,我们可能未习惯于将“知识”以及由知识群所构建的文化系统看作一种生命体,并且未意识到我们事实上总是与这一生命体处于交往关系之中,而这种关系的质量又影响到作为“人”的存在状态。这种或许有些陌生的视角蕴藏着马克思所擅长的研究方法,即哲学社会科学中的生命科学分析法。韩毓海在《大学小课》中提醒我们,“生命科学的分析方法,体现在他早期的《论犹太人问题》,以及晚期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之中,过去,很少有人去注意马克思在这方面的贡献”,可以“把资本主义看做一个文化的生命有机体”。而《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已经描述了资本主义文化生命体进入“内卷”“内耗”的阶段。
“内卷”一词,首先在农业经济领域的研究中被提出,却是用近些年社会各领域包括大学教育的内部竞争逐渐激烈而“破圈”,并为社会各界所关注。这一过程,并非偶然,而是自发地表达现象与本质的关系,物质生产领域的“内卷”根源于知识生产领域的“内卷”。韩毓海在《大学小课》中引用福柯的观点,批判道:“我们何其不幸,面对着一个新八股的学术治理体系。知识工作不是使我们走向启蒙,而是使我们走向黑暗。这也是今天的学术工作产生大量的焦虑与内卷的根本原因。”知识生产领域的“内卷”甚至就体现在“知识生产”一词上,我们把“知识”当成生产的对象,教育科研体系被比作“知识的工厂”,散发着浓厚的资本主义气息。因此,我们并没有真正地“尊重”知识,我们把知识物化了,正如资本主义主导的现代化要把人物化。而人是有生命的,知识是有生命的。即使在西方思想的源头,在柏拉图的理念论中,知识也是同人的生命直接关联,“知识来自回忆”,“人的脑海里原本就蕴含着心智”。教育的本质是启发生命中的知识,让知识展现生命的力量。而资本主义式的教育现代化忘却了教育的“初心”,违背了西方经典思想之源。这正是韩毓海带领我们重读西方经典的生命价值意义。大学之大,不在大楼,不唯大师;大学之大,实为生命之大,丰盈知识之“生命”。
(作者系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