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文资讯

曾散《青春中国》:将青春印在雪域高原的山河大地

发布时间:2024-09-14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青春中国》是一部有力量的报告文学作品,这种力量源于作者真诚的笔触所呈现出来的真实和柔软,更源于青春岁月中激昂的理想信念和使命担当。围绕“青春”“梦想”“责任”等关键词,全景式记录了21世纪以来大学生志愿者到西部基层地区支教、支医、支农,以一己之力为西部添砖加瓦的故事。

杰克·凯鲁亚克曾提出“垮掉的一代”,海明威在《太阳照常升起》中塑造了“迷惘的一代”。杨沫的《青春之歌》、王朔的《动物凶猛》,以及梁晓声被称为“知青小说里程碑”的《今夜有暴风雪》等作品,都曾将写作视角放在青年身上。聚焦青年人的生境和心境,对青年人生长生存的时空进行观察和书写,对青年人的精神世界进行观测和讨论,是一个作家的担当所在。报告文学《青春中国》挖掘西部大学生志愿者背后的故事,分析驱动他们奔赴西部、建设西部、扎根西部的深层动因,并通过这样的向内开掘,探讨人的精神皈依、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从这个层面而言,《青春中国》不仅是一部西部大学生志愿者的观察纪实,更是以80后作家曾散为代表的当代青年写作者对以大学生西部志愿者为代表的当代青年知识分子身份的文学思考。这种价值观的确证,实际上也指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这也是书名取“青春中国”4个字的原因。

《青春中国》的文本主题不局限于就事论事、就人写人,而是以人和事为切入,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讲述了饱含家国情怀的中国故事,传递出扬正气、有担当的中国声音。书中100多名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在支援西部、开发西部、建设西部的进程中投身其间,有付出、牺牲,也有收获和成全。作者借由他们肉眼所见、心灵所悟来观测西部的贫瘠和蜕变,也通过西部的艰苦环境、无边寂寞照见志愿者们的精神成长。

文本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写出了大学生志愿者精神上的生长性,洞察到这些“凡人英雄”曲折幽微的心理变化,通过走进志愿者的内心世界、体会他们的心路历程、聚焦他们的理想信念,让读者看到了一个个略显稚气的灵魂如何在现实的锻造中,逐渐变得成熟、高大、意志坚强。如志愿者徐建旺服务期结束后选择留在新疆,经过了激烈的心理斗争,“把写好的辞职信撕了个粉碎”。他要扎根西部燃烧自己,要在投身西部建设的火热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一批又一批像徐建旺这样的基层奋斗者,在时代的发展大潮、国家的发展需要中,作出了遵从内心的选择,写这些人实则是在写国家的发展变迁。

文学是社会文化的载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思想和情感表达。《青春中国》立足中国传统农村格局被打破、城市化进程提速的历史语境,在关注乡村教育、医疗等的过程中,表现出反映社会、干预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城乡的割裂与双向奔赴是文本情感张力的重要来源。书中写到的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来自不同省市、不同家庭,所在大学、所学专业以及性格特征各不相同,但大体可以归为从农村到农村和从城市到农村两大类。从这两类志愿者出发,《青春中国》为读者了解、认识中国农村地区尤其是西部落后地区提供了两个视角,一个是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对农村从陌生到熟悉到试图改变的“帮扶”视角,另一个是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将自我成长经历代入进去,心怀感恩、传递爱心的“接力”视角。通过两个不同视角的切换,使读者认识到社会差序格局带来的认知和情感差异、城乡融合过程中不同价值观念、生存方式的碰撞。

作者深知,每一个孩子背后都隐含着一个家庭、一个村落,一种经年累月形成的文化习俗和思维方式。因此,在书写过程中,也细腻地捕捉到那些映射内心世界的微妙片段,使作品在理性思维之外平添了几分感性和温情。“帮扶”视角如志愿者刘燕玲与青海湟中一中孩子们的故事——书中层层递进地摹写刘燕玲初到湟中一中面对叛逆学生时的委屈、无奈、失望、愤怒,到后来看到孩子们进步时的欣慰、感动,通过“夹在作业本里的检讨书”“塞在床板下的试卷”等令人动容的细节,写出志愿者的倾情付出和受助者的奋发图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知相惜。“接力”视角如康胜美和她的老师徐本禹的故事,康胜美是“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徐本禹教出来的第一个大学生,大学毕业后又回到了徐本禹支教的小学支教,作者追随师生二人的脚步进行采访,阐释了“选择志愿服务,实质上是选择了一种感恩的生活方式”的朴素道理。

与此同时,作者还在落笔行文之间将自我代入进去。如,写到学生送别志愿者吴彦琦时的失落,作者联想到20多年前,自己所在的湘南大山深处的小学来了一名支教地理老师,老师离开的时候孩子们哭着唱《送别》,“追着老师搭乘的班车,直到只能看见一路飘扬的尘土”。写这本书的过程,何尝不是作者回溯成长岁月的过程。经过文本的沉淀,作者也在思想上精神上情感上获得了洗礼和启迪。这种启迪同样可以传导给读者,无论读者有没有类似经历,都能在这些文字中收获感动。

理性精神支撑下的情感流动符合报告文学叙事的需要,艺术感染力的增强则使报告文学的思想力量得到进一步的彰显。《青春中国》以极富激情和诗化色彩的情感语言,不疾不徐地描述时代、追踪志愿者的心理动态,通过生动具体的在场感和典型突出的事例,以及有血有肉的细节,考量集体与个体的存在境遇,使作品兼具了哲学的思辨与诗意的叙述,实现纪实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结合。作者试图通过具象化的事物类比抽象的精神价值,以“戈壁红柳”“雪域格桑花”“火柴”“火炬”等顽强的事物为喻,写出了大学生西部志愿者们高远如斯的壮志。书中还大量运用铺排手法进行渲染烘托,凸显宏大主题,诸如“时代向前、青春向上”“为祖国的西部,为西部的明天,为明天的希望”“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等排比性的语言表达规整且令人振奋,涌动的情感之流感染读者,强化了叙事效果。

《青春中国》是新时代的青春之歌,是青春加志愿者之和。将论文写在田野,将青春印在雪域高原的山河大地,在一批又一批志愿者的接力传承中,西部在不断好转,志愿者的精神也不断被看见、传承、发扬光大。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