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文资讯

植根家园文化的浪漫诗意书写

发布时间:2024-09-14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壮族作家冯艺数十年扎根广西,行走祖国大地甚至世界多地,让他的散文里洋溢着植根家园文化的浪漫诗意。他散文中的“非遗”书写与边域文化特质,讲述着他与生养他的这片热土之间无法割舍的关系。

散文集《红土黑衣》《朱红色的沉思》《桂海苍茫》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幅动人的广西图景,他将充沛饱满的个人情感缝合到广西民族发展史的细密纹路里。琳琅满目的非遗文化项目是广西各民族发展之路上不可绕过的亮点。在这些绚烂如天边云霞的非遗文化中,有花山壁画、壮族织锦技艺、天琴、忻城土司文化、刘永福传说、横州茉莉花茶的制作技艺、桂平乳泉井酒酿制技艺……这些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充满了自然天成的南方地域特色,是民间文化的生动记录,渗透着普通人的生活哲学。

在大地河流间诗意行走,深情描绘多元“非遗”图景

人类情感的表现方式千姿百态,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是共通的。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作家,无论是乡土叙事、历史回望、民族影像、现实书写等,都应该根植于本土文化的深厚土壤。广西各民族的文化景象丰富多彩,更有各民族珍爱自然、众生平等、重视亲情、尊崇传统美德的特性,这与经典文学中对自然与生命、对人与人之间情义的关注是一致的。

龙州天琴是将“天”“地”“人”“巫”“神”水乳交融在一起的乐器,是广西非遗文化中的瑰宝。其制作技艺于2020年12月27日被列入第八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此外,壮族天琴艺术也在2021年5月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红土黑衣》中,有一篇写龙州天琴的散文《洒落在宣纸上的泪水》。冯艺感受到壮族人民的诗性智慧,他们用葫芦壶制作成了天琴,每逢庆典节日,壮族姑娘便一字排开,端坐在椅子上,手把天琴,脚挂铜铃。“这把琴,是生活在红土地上的壮族人家与土地亲切交流所留下来的文化痕迹。那份人文情怀,那种风尚与潮流暗淡的背后,让人们发现人类精神文化之火生生不息。”人们就在天琴声中,看到了一幅幅壮家自然风景,感受到了这个民族的气质和生命节奏,感受到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独特文化性格和民族精神。同样写天琴,有人可能停留在写它的音乐性,而在冯艺的笔下,一句“谁不珍惜洒落在宣纸上的泪呢”,将音乐与文学的互文淋漓尽致地展现笔端。一种立体交织的艺术之美使得文字生发出璀璨的光芒。

当一个作家的视野更宏阔一些、眼光更深邃一些时,他笔下的散文要呈现的就不仅是多民族的风情,更要发掘民族文化和文明的博大精深。当一个作家愿意用心和爱贴近家园,贴近这片土地的胸膛,聆听其心跳,把山川风物、大地河流、人物生命,融进自己的骨血,就会生成鲜活的感悟。这种感悟源于自身的经历,源于心灵的体验,从而在复杂的人世间,品味到人性美,在读者心中烙印下深沉而温暖的文字。

壮族织锦技艺是广西靖西市等地传统手工技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幸福织在锦绣里》中,除了用绣花针绣花一样的笔触描写壮锦的前尘往事,冯艺将广西靖西女人的一生用精巧的工笔展示于人,她们对生活的渴望与克制,都化在锦绣的斑纹里。干栏是壮族非遗文化,这是当地人司空见惯之物,若无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难以勾勒出壮族人与其他地区人们生活的差异。《干栏,“人居其上”》不仅是一幅壮族田园风景画,更把壮族人的婚恋细致地呈现给读者,也让读者对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民族有了更多的了解。

黑衣壮是壮族传统文化保存得最完好的支系。一把蓝草,千年衣妆。蓝靛染制的黑衣着装,世代相传,一直保留至今。这里面有传奇的故事,也有朴素的情怀。在广西那坡等地,那里的人们世代哼唱着“呢的呀”。这些年,他们唱着“呢的呀”走向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走向更宽广的世界舞台。花山岩壁画已成为代表广西乃至中国的重要文化符号和视觉形象。它所营造的神秘让人觉得匪夷所思,它给世界出的谜语直到今天依旧难以解答。壮族人愿让神秘的东西停留于神秘,冯艺用其特有的深情去描绘这里谜一样的风情。在他看来,大胆的想象、心灵的自由也许会让这个世界因为留白而更加美丽。

触摸生活土壤,探寻“非遗”背后的文化迷踪

在一篇散文里,或有缜密绵长的叙述,或有高屋建瓴的哲思,或有跳脱惯常思维的创新意识。冯艺通过行走山川大地创作散文作品,他的文字讲述着山河里的历史,行吟让他的散文创作有着思想的深度和厚度。在光阴的重峦叠嶂里,在新旧思想的反复角力中,那些栩栩如生的广西历史人物往返穿梭,似走马灯一般。而暗藏在这片神奇土地之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美与哲思的结晶,在潮湿的、氧气充盈的天空之下,开出绮丽的花朵。这些“非遗”故事的主角,有如花似玉的少女,有守着技艺一辈子不离不弃的老人,也有苍茫大地上高耸的悬崖峭壁……

冯艺的散文展现了一位作家的胸怀、气质和情怀。穿透万里云端,跋涉千里山川,他如同一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将军,将考量已久的文字烂熟于心,更将民族的情意融化于血肉骨髓中。

冯艺的散文有着开阔的语境,情感浓烈而克制,想象丰富而隐秘,节奏舒缓而有力量,“诗意”会应和着他的情绪,写着写着,就在文字里喷薄而出,这样的诗意弥漫着神秘的气息与色彩,是一种深厚而饱含文化韵味的情怀。

正如冯艺所言,要把广西的人文历史叙说好,必须要以一个作家的眼光,要用低调的、包容的、平和的态度循着广西的人文路向,挖掘广西地理深处的历史精神蕴涵,突破地域的、时间的界域去思人类之所思,以常人的目光去注视万象万物,去接近历史的真相。他还说,应本着对人的命运、人类生存的处境和对生命价值的深切关怀,尽量在民间的、异质的地方发现历史的意义,从地域性的文化富矿中去寻找人类精神的共鸣点。把这片土地上的人和事物形象化、具象化地流传下来,这才是文学的力量、历史的价值。因此,这些年,他深入到民间,结合历史相关典籍,探寻这些“非遗”事象背后人事物,用文学的语言为其画像,使之更加鲜活。

八桂大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文化熏陶中成长起来的作家,会对植根于家乡土地的文化资源有着深深的眷念。几百年甚至千年流传下来的语言、饮食,以及生活生产等传统习俗,深深地影响着本土作家的创作。冯艺的散文从多维角度展示广西“非遗”的深厚内涵,同时涉猎广西文化与文学之间的交互影响、彼此滋养、互相浸润,呈现出独特的精神风貌。因为工作的关系,冯艺经常到广西各地采风,不少地方去过不止一次,每一次行走,都给他带来未知的惊喜和收获,带来新视角、新感受、新体验、新思维,甚至新思想。保持心灵的新鲜,带给他新的写法。我想,从“非遗”中获得营养的作家必将走得更远。

(作者系南宁市作协副主席、《南宁晚报》记者)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