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文资讯

对时代经验的敏锐捕捉

发布时间:2024-08-31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2024年6月以来,《人民文学》《当代》《十月》《北京文学》《青年文学》《中国作家》陆续推出了新刊。其中既有陈建功、刘庆邦、徐小斌、周晓枫等著名作家带来的新作,也有青年作家对时代情绪的敏锐捕捉。我们能从中观察到写作者们对于文学母题的回归,也不难发现一些新的文学趋势的出现。这些新作品的亮相可以看作对时代经验的一次结绳记事。

记忆长河里的寻根之旅

写作者如同记忆长河的“摆渡人”,在私人回忆、家族秘史、共同体记忆中厘清人的来路与归途。寻根,可以是寻自我之根,也可以是寻家族之根,或民族之根。在记忆深处寻根,是近年来文学书写的一大主题。

陈继明的长篇小说《敦煌》(《十月·长篇小说》2024年第3期)从初唐时期李世民的御用画师起笔,状摹了一个非图腾化的敦煌,也唤醒了历史深处的集体记忆。基于史实的虚构与想象营造了磅礴宏大的气象,而盛世来临前普通人的爱恨情仇则细腻婉约,在斑斓壁画中留下了一段史诗。

张继的长篇小说《驴的喜剧》(《中国作家》2024年第7期)以一头驴的落水环环相扣牵引出了乡村社会的一张生活网,世态人情、生计烦忧、权力关系、爱情悲欢在生动鲜活的讲述下相映成趣,富有十足的烟火气。

家族与乡村是文学寻根之旅上难以绕过的路标,其中的“常”与“变”耐人寻味。孙频的中篇小说《截岔往事》(《十月》2024年第4期)借孩童之眼徐徐铺展开了一个关于复仇、宽恕与和解的故事。在蜿蜒的河流与迷雾四起的截岔盆地中,父亲的生死簿铭记着世仇,悬而未决的往事谜题无不牵动着村民的当下生活。周瑄璞的短篇小说《扎灯山》(《人民文学》2024年第7期)从过年期间的扎灯传统起笔,将乡村内部各个家庭的心事一一敞开,并在两次募款中刻录现代乡村观念的新变与风俗人情的恒常不变。

写作者们从公共记忆的上游寻根,也在私人记忆中顺流而下找寻精神世界的锚点。在刘庆邦的短篇小说《一只白鸭》和《白玉少女》(《十月》2024年第4期)中,带有恒久性的美成为溢出生活的一抹亮色,默默见证着北京城的变迁以及岁月的更替。作为专栏“逆旅人间”的第二期,梁鸿鹰的散文《收纳痛与爱》(《当代》2024年第4期)聚焦于医院相关的疼痛与爱意交织的记忆,写下世情冷暖与人生百态的切肤体悟。

童年是每个成年人的生命底色,追寻童年记忆也就是在追寻自我的来路。在《人民文学》2024年第6期中,周晓枫、殷健灵、周敏三位作者为童年生活提供了多种书写的路径。周晓枫的童话新作《小酒窝》关注到梦境这一潜意识题材,以丰沛的想象力讲述了一个造梦精灵的冒险之旅与成长顿悟,引发人对梦与理想的哲理思索。殷健灵《少年仰起他的脸》将关怀之手伸向一个患有家族遗传病症的少年,在历经成长的阵痛、艺术的洗礼、亲友的善意后收获了赞美与幸福。周敏《胡同也有小时候》将故事设置在了北京胡同里,讲述了视频制作者、民间手艺人等普通人家的生活姿态,将天真童趣融入了地道的京味京腔之中。

在非虚构写作中辨认真实的处境

如何坚持对“真实”的承诺,是文学写作中的重要问题。自《人民文学》杂志2010年第2期开设新栏目“非虚构”以来,“非虚构”这一文类在国内文学期刊中开辟了一片天地。在过去的十余年中,梁鸿的“梁庄系列”、范雨素的《我是范雨素》、胡安焉的《我在北京送快递》等都是非虚构写作的丰富成果。

忠于个人经验式的呈现是非虚构写作的一大优势。陈建功的长篇非虚构《我们脏的时候》(《北京文学》2024年第6期)以自嘲反讽的口吻回忆了18岁到28岁(1968年到1978年)在京西木城涧煤矿当矿工的十年生活,在跨越四十余年的记忆追溯中剖白个人命运在时代浪潮下的翻涌、“新我”与“旧我”的周旋与直面灵魂的文学启迪。

非虚构写作对于当下现实处境的捕捉往往是敏锐的。袁凌的非虚构作品《我的皮村兄妹》(《十月·长篇小说》2024年第3期)与具有劳动者和文学创作者双重身份的“皮村文学小组”工友们进行了一场深入、平等的对话。作者描绘谋生现实与梦想之间的关系,体察皮村兄弟姐妹们对生活的细腻感知力与文学创造力,并对他们给予了温情的注视。程青的《成长记》(《中国作家》2024年第6期)脱胎于个人博客上的非虚构连载,以纪实的笔触记录了母子二人相处的生活点滴与成长启悟,如时光相片般将美好瞬间一一定格,绘制了一幅当代家庭亲子关系图鉴。

人与地的互相滋养也是非虚构写作者们常常关注的一个主题。厉彦林的长篇非虚构《齐风淄火》(《人民文学》2024年第6期)从当下出圈的淄博烧烤追溯回千年前风起云涌的齐国春秋,在饕餮美食与精神盛宴中将山东淄博的历史娓娓道来。王琛的报告文学《北京民办博物馆人印象》(《北京文学》2024年第7期)聚焦于民间文物收藏,勾描了观复博物馆的马未都、紫檀博物馆的陈丽华、老爷车博物馆的雒文有这几位博物馆人三十余年的生命轨迹。余艳的报告文学《书香里·清溪人》(《青年文学》2024年第6期)围绕作家周立波的家乡湖南益阳清溪村,记述了当地人为打造“中国文学之乡”、吹响新山乡巨变的号角所进行的文化探索。

媒介经验与青年生活

《当代》2024年第4期开设的新栏目“笔谈”首期刊载了日本青年女作家朝吹真理子与中国蒙古族青年作家索南才让的通信,信中二人回忆了2023年在绍兴中日青年作家会议上的相识,并进行了文学写作与生活方式的一场对话。两位青年作家的对话既传递出了友好的跨国情谊,也带有青年写作的朝气,不禁引人思考青年生活如何在当下找到恰切的表达。

在文学写作中有效地处理青年经验与时代经验,是一项有难度的挑战。写作者们或是将具有时代感的元素缝合进文本,或是尝试捕捉这个时代的精神内核,为“进行时”的生活起到结绳记事的作用。老晃的长篇小说《饿兔子跳》(《当代》2024年第4期)围绕女大学生海岛离奇失踪案展开了一个悬疑感十足的故事。作者巧妙地将社交媒体上的虚拟身份、软件随机生成的网名、个人秘密与监控视频所引发的公共讨论融入小说叙事,在生死一线的氛围中对于人性的幽微、自我的救赎、女性的现代处境进行了洞视与反思。

在媒介融合的时代,电影与文学的互动也成为了当下写作者关注的话题。徐小斌的中篇小说《芭提雅——一部电影的诞生》(《当代》2024年第4期)鲜活地还原了一部中外合拍电影台前幕后的制作过程。目睹了一幕幕高潮迭起且具有异域风情的曲折场面,两位身处复杂影视圈的女主人公不禁发出对艺术创作初心的灵魂追问。

对于青年作家而言,“夜晚”相对于白昼天然地带有“逃离”属性,他们常常会选择“夜晚”作为切入口,关注隐秘角落里青年人的心灵微澜。杜梨的中篇小说《三昧真火》(《当代》2024年第4期)别具生猛的时代气息,女主人公是一个自闽南而来的北漂女孩,白天在奶茶店打工,晚上做嘻哈歌手,夜晚成为了她地下身份的收容所。小说以鲜明的女性视角重新打量原生家庭的阴影,在时髦的说唱歌词、与《西游记》的互文之中展现了叛逆张扬的青年精神状态。邓安庆的中篇小说《夜曲》(《青年文学》2024年第7期)把追光灯照向夜晚城市角落里两颗孤独的灵魂,写下他们的互相取暖与互相疗愈。

《北京文学》的“新北京作家群”栏目推出了辽京的短篇小说《肾上腺素》(《北京文学》2024年第6期),小说有关一段年轻爱情的终结,青年恋人在游乐场的过山车上温习相识的记忆、经历告别的仪式,也在时代的过山车上攀升与下落,作者敏锐捕捉到了肾上腺素退潮后的时代情绪。《十月·长篇小说》2024年第3期中,李洱主持的“创意新力量”栏目推出了钱幸的《天乐》和东楼的《周围有人走动》这两位新锐作家的创作成果,在生活切片中写出对个体自由的探索。新鲜面孔的亮相为青年写作持续注入着活力。

观察各大文学期刊推出的最新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不同代际的写作者们交出了多元化的答卷,呈现了一幅众声喧哗、杂花生树的风景。无论是重返记忆长河开启寻根之旅、以非虚构写作记录真实处境,或是对媒介经验与青年生活进行有效的处理,都是写作者对于时代经验的结绳记事,结下的绳会在未来回望时成为发光的路标,照亮人们前行的道路。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