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是一棵树
大周村是中国社会最小的行政单位,是中原大地上一个不算偏僻的小角落,大周人像蒲公英一样撒向全国,又如风筝般被家乡的土地和亲人牵引着,或回馈家乡,或在受伤失意时回来疗伤。这是一个有六百多年历史的村落,历经无数灾难却根深叶茂。这里基本实现了城乡一体化,人们的生活、情感与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甚至股市震荡、网络舆情等息息相关、同频共振,紧随时代和社会的步伐,其社会形态就是当下中国农村的缩影。大周表情,就是中国农村最普通最常见的模样。
《大周表情》以“我”的采访为线索,以大周村十六个姓氏的绵延发展为核心,将大周村的自然村落布局、自然人文生态及各色人等串联编织在一起,形成一个井田式的关系网络,这是典型的中原地区平原村落的格局。
一
近百年来,中国农耕文明和乡村社会经历了剧烈的震荡和变革,乡土中国在启蒙叙事与田园牧歌间不断切换,形成了乡土“被书写、被启蒙”的叙事传统。周瑄璞是出生于河南临颍大周村的陕西作家,她敏锐又饱含深情地凝视着家乡,她的写作经历了从宏大历史叙事、家族叙事到“非虚构”的过程,在长篇小说《多湾》《日近长安远》《芬芳》之外,她创作了纪实文学《像土地一样寂静——回大周记》《大周表情》,以她在出生地的见闻和感悟为原型,真实细腻地描绘出当下中国农村的生产生活场景和人情人性。
《大周表情》是《回大周记》的续篇,也是小说《芬芳》的母本。大周是周瑄璞观察、认识世界的一个切口,她以历史性、世界性的眼光审视大周,她如女儿般热爱着这片土地。对她和大周的游子们来说,大周是家乡。“故”是曾经;“家”是永远。创作《回大周记》时,周瑄璞说故乡是回不去的,正因为回不去了,才会热爱与想念。她的非虚构写作是典型的“沉浸式”写作,她和村里很多人都有着或远或近的“本家”关系,他们有共同的祖先、血缘亲情和精神纽带,她热切地想为家乡多做点事。她的书写使大周进入读者视野,走进网络空间,以至于镇上想在周瑄璞家老宅建设“大周文化小院”,以促进当地文旅发展。“小院”的筹建,是书中的副线,贯穿于采访、叙事始终。“我”一次次回到大周,跟镇政府、村委会、村民、邻居沟通交谈,一次次修改方案,博弈的结果是自家人筹集资金建设“南院”,终于圆了父辈的家乡梦。围绕南院建设,大周村乡村管理形态、建筑生产形态、镇村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等铺展开来,各方都想实现利益最大化,世道人心得以充分展露。
“我”是功能性人物,大周村的故事围绕着“我”的采访和写作而展开,作者既是叙述人,也是书中的人物,叙述人周瑄璞冷静客观地讲述着作家周瑄璞在大周村建房的事。大周村人并不比其他地方的人更好,也不比其他地方的人更坏,他们是一个个普通人,有温暖的亲情也有人性的暴虐和狡黠。平日里,村民们会为一点蝇头小利勾心斗角,捧高踩低,危难时也会救村人于水火之中。这是乡村民间伦理秩序,这就是“无法细究”的人性,有冷漠狡诈,更有古道热肠,诚实守信。
二
改革开放之后,大批青壮年劳力离开乡村到城市打拼,空心村大量出现,留守儿童、老年人养老等等问题层出不穷。农民工在城市文化中始终无法摆脱“弱者”的刻板印象,他们只能承担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还要承受各种精神困扰,但城市的繁华依然诱惑着他们,大周人集体结队去往西安、上海、广州、新疆等地打工,有人混得好定居当地,有人混得差无颜回乡,有人年老落叶归根。土地是宽厚的,颍河水湍流不息,滋养着两岸的农田,留守者依然在劳动生产,繁衍生息。乡村的民间秩序从未改变,社会功能仍然在延续,改变的是人。留守乡村的男人和女人在现实语境中获得了成长的机遇和空间,男性被严酷的生存压力激发出超常的聪明才智,女性成长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作者用详尽笔墨记述了秋风、秋香两位乡村女性的成长经历和工作状态,她们从勤劳质朴、踏实能干的农村妇女成长为带领两千多人致富奔小康的村干部、带头人,当然,这离不开党的培养、群众的爱戴、家人的支持、个人的努力、领导班子的团结协作等因素,她们是大周村亮丽的风景。大周村秩序井然,生机勃勃,永远是出走者安清“内心最柔软的那一部分”,是他精神力量的源泉。每当遇到困难,或心烦气馁、心浮气躁时,他都要回来看看家乡的老河道、绿油油的麦田,走走村后的小路,家乡给他温暖、救赎和力量。他的公司“本源”,取“正本清源”之意。或许,这就是大周的魅力、土地的力量。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的经济形态、生产方式在发生变化,世道人心也在潜移默化中转变。大周村有秋风、秋香、小洁等时代弄潮儿;有辛苦劳作的普通村民,如花老老、邓氏、小洁、大妮、树功、建亚等,大周也有藏污纳垢的皱褶。无论境遇如何,每个人都在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大周村的乡村生产结构和社会形态,为中国乡村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为民族灵魂的重铸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开篇部分,“我”不厌其烦地讲述了大周村的历史和现实形态,大周村以树的形象屹立在中原大地,随着时光流逝而根深叶茂。周瑄璞在塑造人物群像、铺叙大周全貌时,细致刻画出大周村人的精神谱系,每个姓氏都有家族传统和家风传承。近百年的中国历史在人物的叙述中逐渐明晰,每一次历史变革都给大周村打下深深的烙印。《大周表情》从历史和现实双重维度描绘着大周村的全景风貌,周瑄璞说,“不必歌颂,也无须鞭挞。如实呈现,就是最大的热爱。”读懂大周,就读懂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