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风淄火》:文化“两创”的文学探索
宋人张载“横渠四句”有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赓续文脉,追求“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天下大道;发展文化,践行“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理论品格。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大命题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融入生活、深入人心、振兴民族、促成大业,是当下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重大问题。
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文学艺术,以含蓄蕴藉包罗万象,以审美体验引发共鸣。于是,受出版社的邀约,作家厉彦林欣然执笔,以当下研究火热的齐文化和流量爆棚的淄博烧烤为切入点,深入挖掘淄博地域文化的丰富内涵,将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巧妙融合,创作了长篇报告文学《齐风淄火》,为文化“两创”提供了生动的文学范例。
读通《齐风淄火》,首先要读出三千年齐文化的泱泱之风,读懂上万里淄博城的人间烟火。
何为“齐风泱泱”?作为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冠,齐国在盐碱害生的贫瘠僻壤上创造了百工居肆、百业俱兴的商业富庶,在田氏代齐的政治危局中书写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稷下传奇。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主要源头、重要组成部分,齐文化以八百年的历史开创了尊贤尚功、因地制宜的社会风气,以三千载的传承夯实了务实包容、开放创新的发展底气。正如吴公子季札所叹,“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又如太史公所感,“洋洋哉,固大国之风也!”
何为“人间烟火”?以齐文化为根脉,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阳光,淄博各个区县的诸多领域,就像粗壮的枝丫历经风雨磨砺,向善而生、向美而长,顽强开出了争奇斗艳的绚丽花朵:陶琉文化凸显平民特色、不断守正创新,聊斋文化坚持百姓立场、立足社会现实,焦裕禄精神根植孝乡文化、融合马克思主义真理,丝绸纺织商埠文化秉持重义轻利、演绎大商无算,马踏湖生态文化践行绿色低碳、探秘绿水青山……淄博这片热土,以年轮为轴,天地气息融通,万籁和谐共鸣;又以一缕烟火为缘,点燃了世人不远万里争相奔赴的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烧烤文化”。故此,你道这“人间烟火”便只是那脍炙人口的烧烤之火?分明还是那地方政府审时度势、因势利导的洞若观火,满城百姓当仁不让、友好热诚的星星之火,芸芸众生不问出处、同欢共乐的红红火火!更是那历久弥新、厚积薄发的文明之火、文化之火!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读《齐风淄火》,在文化浸润中还能读到作者饱含诗意的倾情投入。仿佛一位阅尽繁华与沧桑的哲人,引领我们漫步历史与现实的通道,轻触照亮淄博文化的束束微光,如化雨春风。
像蒲松龄,虽然功名未就、壮志难酬,却一生坚持平民视角,写鬼写妖、刺贪刺虐,作经编书、普及知识,甚至年近古稀仍以诗文为投枪和匕首,讨伐贪官污吏,为百姓鸣冤谋利,义无反顾、一身正气。像李化熙,以过人才华为官明清两代,身处高位,他便借势使力,为商请命,力压乡里恶棍劣行,谱写周村声名远播的“今日无税碑”美誉;辞官归乡,他也不吝家私,代商缴税,绵延六代缴纳市税,助推周村商贾云集的“旱码头”奇迹。像司惟利,淄博兴利陶瓷有限公司负责人,生于窑村,长于窑村,当发现渭一窑址后,他不惜少进多出,以千万元的代价,十年如一日,配合文保部门修复古迹,保护窑址。他深谙事以缓成,精雕细琢,不急不躁……
阅览近上百卷相关书籍,多次现场调研和采风,让厉彦林先生对淄博的文化故事历历在目、如数家珍;让我们在为故事主人公的事迹拍案时,也为作者严谨赤诚的写作态度折服,更为其平易浅近又文采斐然的行文特色、别出心裁又浓墨重彩的艺术构思赞叹。
写焦裕禄,当然要写他的精神,写对兰考的付出、奉献和影响。作者突出刻画了焦裕禄病危时的无力神态、愧疚心理,以及他和省委领导的真情对话。这位原本已经倾情忘我、战天斗地的共产主义战士,临终前却汗颜“没有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没有实现兰考人民‘防洪、治沙、吃饱饭’的愿望,对不起党,对不起组织,对不起兰考人民”;而他真正“对不起”的,分明只有身无分文、隐忍剧痛的自己。所以,探病的张建民同志彼时那紧握病人、微微颤动的双手,那夺眶而出、万千不舍的热泪,分明就是此时千万读者手捧书本、同频共振的颤抖双手和为之震撼、为之洗礼的盈眶热泪!
写焦裕禄成长,自然要契合主旨,写他对博山孝文化的传承和对家乡的缱绻、热恋。作者集中描写了焦裕禄临别之际、隐瞒病情回乡探亲时的场景。寒冬腊月,他单穿薄袄,穷到连里衬都没有,更因凑不齐路费,不得不借用了县委办公室职工的互助金才实现了探亲夙愿。大年初一,他逐家拜年,与儿时村里的伙伴、一起吃苦受累的乡亲和并肩作战的战友一一告别。他谈起家乡脱贫致富的工作设想,甚至忘记了自己的病痛之躯。离乡返程,他告别送行的母亲,茫茫白雪中,瞥见母亲的苍老,万般愧疚与不舍让他跑回娘的跟前,“扑通”一声跪别在天地间,霎时雪花飞舞渲染苍茫,山峦共泣勾勒成墨……而共泣的何止有彼时的山河,更有此时的读者,恨不能幻为片片飞雪,抚平慈母额头的皱纹,拂去孝子诀别的伤痛!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厉彦林书写文化、赞叹文化,更思考文化、追问文化,正如他所言,“阳光能够直接普照河山万物,精神之光必须经过中转或传播,经过心灵的咀嚼消化,才能照耀心灵、启迪人心、烛照未来”。仿佛一位洞穿社会和人性的智者,引领我们追寻平和与理性的光辉,如手擎炬火。
故《齐风淄火》虽然起笔于泱泱齐风和人间烟火,落笔却早已着眼在中华文明和百姓家国。
因为“齐文化在三千年的形成发展过程中,经过碰撞、交流和融合,穿越时空隧道,融入满天繁星,汇入中华文明主脉,推动中国历史、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早期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而时至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早已“把中华民族一切优秀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融合起来,破解中国革命改革建设面临的问题,尤其是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难题”。
这便是作者的高度,既赞叹辉煌的历史和现有的政绩,又揭示矛盾的溯源和当前的弊病。更是作者的情怀,贯通承传与创造,融合思辨与扬弃,直面现实痼疾之不堪,让人敬佩;探索对症救世之良方,给人希望。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作为齐鲁文化的发源地,山东大有可为,应有作为。作为齐文化的发源地,淄博当仁不让,奋力先行: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红隼的孵出,各种物产如水中之金充沛、夺目、丰盈,佐证了马踏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优良,不正是新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绿色低碳、天人合一路径的尝试?以书香四溢的氛围营造环境,以全面细致的工作拴心留人,形成自身虹吸和聚集效应,使广大人才得以投身热土、崭露头角、实践理想,不正是对现代化的本质——人的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一种文化只是一个基因,一座城市只是一个缩影。《齐风淄火》以纯净灵魂、融化血液的书写,擂响了齐文化振兴的战鼓。
“长风驾高浪,浩浩自太古。”以文化人、以文惠民,愿淄博市民读《齐风淄火》,增强文化自信,汇聚拳拳乡情!“薪火不停焰,风波浩亡垠。”以文润邦、以文兴业,愿淄博游客读《齐风淄火》,砥砺文化自觉,振奋报国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