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文资讯

心若白马,顺流而下——尹传查小说漫谈

发布时间:2024-08-31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2024年5月13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当代短篇小说大师艾丽丝•门罗与世长辞,在一片哀惋唏嘘声中,门罗的代表作《逃离》以及对文本的讨论近乎刷屏般地再现于人们的视野之中。纪念一个作家最好的方式便是阅读他/她的作品,这种超越时空的心灵互动会生发出更为恒久的精神力量。诚如门罗所言,“逃离,或许是旧的结束。或许是新的开始。”逃离作为一种敞开的未知,为此处的生活的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也因此,“逃离”一词作为叙事的经典母题,一直闪烁在写作者的视野之中。

本期刊发的尹传查的《白马夜行》便是一篇与“逃离”有关的小说。初入职场奋力拼搏的打工人刘志城、活在父母安排下的办公室文秘骆清波、与时间赛跑的外卖骑手杨晓发,三个不同轨迹的年轻人偶然在白马穿过城市的夜晚产生了交集,彼此的人生故事渐次展开,他们正如那匹挣脱缰绳奔跑在城市夜晚的白马,不断挣脱世俗的藩篱而寻获新生。

白马作为小说的核心意象,在一场肆意的奔跑之中串联起了三个青年人的人生故事:“始作俑者”骆清波为挣脱父亲布设在周边的强大磁场,在一次返乡祭祖时遇到马夫老杨,并购买了一匹白马,拴在不远处“秘密花园”的合欢树下,渴望在合适的时机骑上它,奔赴心灵的花园。加班到凌晨的刘志城是首先与白马邂逅的人,从贫苦自卑的“小镇做题家”到立足城市辛勤打拼的办公室白领,“逃离成为他内心里一棵疯长的树,他所有的动力都源于逃离故乡这样一个朴素而强烈的愿望”,而深夜邂逅的白马,于他而言既是生活的奖赏,也是好运的预兆,更是自由的化身。外卖小哥杨晓发是在为骆清波送完加班餐,于附近公园的大门处,遇见了这匹挣断缰绳的白马。当带自己入行的师傅老郑因外卖差评自杀之后,杨晓发在送外卖的过程中更加提心吊胆,却仍不小心车倒人伤,打翻了送给骆清波的牛腩煲。试图买饮料“赔罪”的杨晓发不仅没有收到骆清波的差评,反而被以礼相待。被时间捆绑、身心俱疲的杨晓发最终决定辞职回家,跟着父亲(也就是骆清波购买白马的马夫老杨)养马,当一名真正的骑手。杨晓发临走之前处理了代步的爱玛电动车,而碰巧的是,买车的人正是想要深扎城市的刘志城。而在结尾处通过老杨的自述才知晓,白马之所以能挣脱缰绳,是因为他在缰绳上留了切口;且白马也不是真正的白马,是老杨为了满足骆清波的需要,用白色颜料将棕马染色,所以马的皮肤在灯光映射下呈现出了深浅不一的“白”。

作者摒弃了娓娓道来的线性叙事,以蒙太奇的手法将小说情节剪辑拼接,呈现出如同电影镜头般的“起承转合”,情节故事环环相扣,人物之间错综交织,让诸多的偶然和奇情在层层铺垫下形成了逻辑自洽的闭环结构,这既增加了叙事的难度,也挑战着读者的耐心。就像王安忆在《短篇小说的物理》中所提到的,“短篇小说往往是在偶然上做文章,但这偶然却集合着所有必然的理由。理由是充分的……可舒张自如、游刃有余地容纳必然形成的逻辑”。正是这些合理的偶然,才让小说内部紧张的毛孔自由呼吸,并以极具活力的内部结构支撑起了短篇小说并不宽裕的叙事空间,让逃离的意义呈现出更多的维度:骆清波逃离被父母安排的人生,逃离无意义的工作;刘志城逃离贫穷和自卑,逃离无处可依的漂泊之感;杨晓发逃离投诉和差评,逃离被大数据和时间割裂的单摆生活;充满灵性的白马挣脱了缰绳的束缚,逃离车水马龙的陌生城市。在小说的结尾处,重获自由一路奔跑的白马与载着骆清波驶向理想彼岸的火车再度相遇,逃离的意义在平行空间的互文中得到了升华。

尹传查的另一篇小说《柏树林里的父亲》(《长江文艺》2023年第1期),“逃离”的气息也始终萦绕其中。小说讲述了因祖父在网鱼时意外落水丧生,父亲一直被祖母禁止接近水域并被严格要求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但在时代的裹挟下,父亲被掌控的人生在一种无尽的荒诞中反复,包括婚姻、工作和理想。最后谁也没有想到这样一个胆小木讷、不会撒网捕鱼的男人,有一天执意丢下全家离开,坐在自己建造的一条木船上,划进一望无际的猪婆湖,消失在远处的天空里,从此再也不肯回来。

《柏树林里的父亲》或许可以看成是作者对罗萨《河的第三条岸》的致敬,相比这部经典之作,《柏树林里的父亲》魔幻的意味有所消解,现实的来路也更加清晰,在诸多细节的铺垫下,我们能明显地看到父亲登船选择与河流终生相伴背后的逻辑:在现实生活中格格不入、屡屡碰壁、并不安分的父亲,既像一条“卡在网眼里的鱼”,所有的挣扎都是徒劳;又像一座渺小绝望的孤岛,在现实的“此岸”碰得头破血流,亟需一条逃往内心彼岸的船只。

无论是深夜奔跑的白马,还是顺流而下的木船,都为“生活在别处”提供了别样的路径。也正是这些充满着流动感与隐喻性的精神意象,在暗合主题的同时,不时地闪烁出理想主义和诗意的光芒,为小说内部沉闷而残酷的现实世界带来了一丝轻盈之感和上升的力量。这是尹传查不断突破自我、挑战写作难度的有效尝试——从经典之中吸取养分,将现实经验与虚构想象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发酵,并在技术层面不断优化调整,不骄不躁,稳扎稳打,向着更为广阔的创作道路行稳而致远。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