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时代留影,为英雄立传
《大成昆》是一部致敬英雄之作。
翻开地图,横断山脉纵贯南北,绝壁高山、大河奇峡遍布其间,叫人大呼“行路难”。1958年,穿越岷江、青衣江、大渡河金沙江及大小凉山的成昆铁路破土动工,数十万人披荆斩棘十二载,终于大功告成。
作家陈果是四川汉源人,成昆铁路从他的家乡擦身而过。少年时代,陈果曾挤上绿皮火车走向广阔天地,成昆铁路由此成为一个楔子,嵌入他的创作之路。三年多里,陈果钻隧道、进工地,在新老成昆线上来来往往,进而倾力写下三十万言,汇聚为《大成昆》一书。
“蜀道难,难在高山险峻、大河汹涌,难在山横水远,纵横切割……”陈果以此开篇,描绘蜀道艰险,揭示出成昆铁路的修建难度。人心齐,山可移,成昆线上第一批“愚公”从四面八方涌来,遇水搭桥、逢山开路,把青春和热血挥洒在祖国大西南深处。2022年12月,成昆铁路复线全线开通运营,祖国大西南战略腹地,经济发展、民族融合、乡村振兴再添强劲动力。
大工程、大时代、大牺牲,既是创作的富矿,也是写作者难啃的“硬骨头”。动笔前,陈果花费大半年时间,把有关成昆铁路的数百万字资料通读一遍。案头工作告一段落,陈果坐上成昆线上“小慢车”,在塞满了鸡、鸭、猪、羊的车厢里展开采访。寻访新老成昆铁路建设者,陈果面对的是“九九八十一难”。沙马拉达隧道长达6379米,是成昆铁路第一长隧道,工程建设难度极大。要写成昆线,就绕不开这个隧道中的“巨无霸”。为了采访这条成昆线上最长隧道的建设亲历者,他不远千里奔赴河南温县,采访对象、年过八旬的郑守礼老人却因年岁太大,记忆力减退,并不能给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失望若不及时干预,就会一步步蚕食写作者的意志。每当此刻,青春时代的火车轰鸣声就会在陈果心头响起,铁路建设者们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气概,鼓舞着他勇往直前,“以成昆精神写成昆铁路”。
采访中,陈果俯下身去,让自己与受访者心贴心,以平视的角度观照人与事。写作中,陈果也没有刻意营造宏大叙事的氛围和节奏,而是节制行文,在结实笔墨下埋伏真情实感。他在“从奴隶到‘将军’”一节的开头写道:“一个人可以走多远,得看脚下是一条怎样的道路”;在“决胜小相岭”一节写道:“精神的钙,可以强思想的筋,壮力量的骨”,又在“利子依达之殇”中写道:“雄心如酒,封得严整才好,才有劲道”。这些蕴含哲思的文字,是作者深邃思想的结晶。
在《大成昆》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陈果“排兵布阵”,出手不凡。一开始,他就将这条铁路投放在历史长河与现实世界中,使成昆铁路的意义摆脱了一地一隅的束缚。全书以“先行者”“铁血者”“捍卫者”“蜕变者”“接力者”为篇章名,布局开阔大气,又互为关联统一,并使三十多万之众的建设者和守护者、受益者,阵容有序严整。作者在细节上的把控和处置,同样富有巧思。面对“大工程”“大事件”,他没有“硬碰硬”,而是采取人性化、生活化的方式处理,不仅增加了文本的可读性、故事性,也拉近了读者和事件本身的距离。“小慢车上的大凉山”一节,陈果记述了列车员阿西阿呷父女接力的故事。1971年,阿西阿呷的父亲从部队转业,本可到政府部门工作,却选择来到成昆线上当调度员。他的这一决定后又影响到了阿西阿呷对人生的选择。两代人,53年,朴实无华的工作,既是家国情怀的持续输出,也是自我成长的机会和平台,读来让人感动也给人慰籍。
成昆线上的建设者、守护者是值得记录、值得崇敬的英雄。跟随作者的笔触,我们得以发现英雄、靠近英雄,而那一份敢叫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的豪迈气概,也将转化为攻坚克难、披荆斩棘的磅礴伟力。
(《大成昆》陈果/著,天地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