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学整体性中对两岸文学的再发现
20世纪海峡两岸文学关系是一个意义重大而又深刻复杂的学术课题。无论是伦理观念还是审美思维抑或艺术表现、文学形式等方面,台湾地区文学都秉持着中国文学传统而表现出较为稳固的民族文化心理和较为一致的价值意义诉求。20世纪以来,那些有关“离散”与“复归”的故事使台湾文学更像是一种“旅行中”的状态,在去返之间既继承了文学传统,也实现了文学增殖。
新著《20世纪海峡两岸文学比较研究》(方忠等著)紧紧围绕两岸文学这种带有历史质感的互动关系,以影响研究为切入点,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框架中展开台湾文学与祖国大陆文学的勾连与比较,探析历史转折期大陆母体文学的现代化对台湾文学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台湾文学自身的创作实绩对母体文学的反哺价值。该书指出,“一方面,20世纪台湾文学深受大陆母体文学的影响,借鉴和吸收了大陆母体文学的经验;另一方面,20世纪台湾文学与大陆母体文学存在着较大的兼容性和互补性”。通过对这种“兼容性和互补性”深入细致的研究,进而剖析海峡两岸文学有关内在精神与外在风貌的交流与互涉,该著作详细阐发了它们对中国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解读”,认为其创作行为既并行不悖又相互“纠缠”,最终指向聚焦于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自我审视与意义外显。
近代以来,大量文学史料的浮现早已说明两岸文学始终处于同一文化场域,不论是在古典阶段还是在现代阶段,台湾文学主要是在大陆文学的“引领”与“启蒙”之下走上发展之路。即使在1949年之后两岸由于历史原因迈入不同的发展轨道,文学创作也由此衍生出不尽相同的美学样貌,但同文同种的文化背景下这本是因文学生产机制的差异而形成的“百花齐放”的正常表现,不应成为遮蔽台湾文学中国属性的借口与饰辞。遗憾的是,近年来一些台湾学者为了攫取更大的政治资本,试图以“本土化”的立场否定两岸文学的渊源关系,提出台湾文学发展“断裂说”。这是赤裸裸的分裂主义的表现,需要我们时刻警惕并加以有理有据的驳斥。
从这个角度来说,《20世纪海峡两岸文学比较研究》所采用的研究视角就具有非常宝贵的“辨伪”价值,它通过丰富的文学史料与具体的文本分析论证了台湾文学与祖国大陆文学之间的血脉亲缘。其中,有同一历史坐标中的平行比较研究。如第一章以“光复前台湾与东北沦陷区乡土文学比较”为题,从二者的精神渊源、创作母题、文化内蕴以及两地作家的创作心态与话语策略等方面展开对比研究,在强调“五四”文学精神贯穿始终的基础上,既纵向梳理了两种文学现象的生成与发展脉络,也横向比较了两地乡土文学的主旨意涵与言说方式,并最终归纳出“两地乡土文学作家在创作中常避开敏感的政治主题,借咀嚼城乡小人物的命运意味,以及借反省中华民族文化来寄托自己在异族欺凌下的激愤怨恨。以家庭为窗口,透视殖民地的生活全景,暗含了反帝的色彩,写出了黑暗社会的实景”等颇有见地的论断。除了平行比较之外,也有不同时代背景下的“错位”比较。如第二章以“台湾现代主义诗歌与大陆朦胧诗比较”为题,分别从历史生成、诗歌观念、主体觉醒、艺术特征等四个方面述及两种诗潮之间的“异时同质性”,以宏阔的视角和整合的姿态重新审视中国诗歌史,认为如果以“实践新诗再革命”的理论着眼点来看待这两种前后相距近三十年的诗歌运动,实际它们都是在时代的边缘完成了对主流话语的逆袭,也在对现代诗歌审美原则的不断探索中形成了对“五四”诗歌传统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历史回响。
这种比较研究不仅使原本断裂的中国诗歌史重新接续一体,而且也在大陆诗坛与台湾诗坛的相互激荡中划出了传承有序的完美闭环,以文学的形式表征出海峡两岸血浓于水、唇齿相依的事实。这样的研究突破了以往海峡两岸文学研究往往只关注特定地域或单一时段的局限,将其置于一个更加广阔的比较研究框架之中,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两岸文学在不同社会语境中的独特性和共通性,同时也生动呈现出共同体书写中的前后呼应与多元样态。
在研究方法上,《20世纪海峡两岸文学比较研究》也多有创新。除了总体上采用“比较”视角之外,在局部研究中还借鉴了诸如社会学、语言学、历史学等学科理论。综合性研究方法的巧用使该著在析解两岸文学内部机制的同时,也能敏锐地捕捉到外部社会、历史和文化因素对文学发展的影响,从而以跨学科的研究视野挖掘出更多富有学术价值的问题意识及探索路径。著作的主体部分共有八章:第一章借助平行研究、影响研究、历史类型学研究等方法,讨论光复前台湾与东北沦陷区乡土文学的异同;第二章通过整合视角论述台湾现代主义诗歌与大陆朦胧诗的同质性特征;第三章从观念、主题、技巧等方面探析鲁迅对陈映真小说创作的影响;第四章从价值立场和乡土情怀的角度述及沈从文与黄春明乡土小说的精神关联;第五章以悲剧意识为切入点研析曹禺和白先勇文学创作的终极关怀;第六章从意象、语言、风格等方面探讨余光中与徐志摩诗性散文的异同;第七章从叙事、修辞、人物等角度梳理张爱玲与施叔青小说的传承关系;第八章在史传传统、现代意识、雅俗汇融等层面将高阳与二月河的历史小说加以比较。这些镜像般的映照研究,将台湾文学与大陆文学有机融为一体,深化了对台湾文学的研究。
如大陆作家沈从文和台湾作家黄春明分处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在以往的文学史论述中两者要么被分别表述,要么在并置后模糊地以同属“乡土作家”而一笔带过,但该著作在讨论两人的精神关联时明确指出,他们的作品在继承和批判的同时都蕴藏着作者重建国民精神的理想,区别在于沈从文醉心于“希腊的小庙”,希望借此吐故纳新以重新点燃整个民族的激情,而黄春明则在台湾转型时刻,一面描写宜兰人的美好品性,一面强烈批判奴颜婢膝、崇洋媚外的都市人的虚伪嘴脸。这就从细节处论证了虽然沈从文和黄春明笔下都有城乡的二元对立,作者也都从中寄寓着对国家民族的殷切厚望,但在抽象的人性和现实的乡土等方面却侧重不同、各擅胜场。这种通过具体的理性分析得出的结论显然更具说服力,其研究思路也同样见于其他章节的文本阐释中。
《20世纪海峡两岸文学比较研究》凭借独特的视角、扎实的论证、严密的逻辑以及严谨的学术态度成为这一学术领域的一个重要成果,也为中国文学的整体性研究做出了新的贡献。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正本清源。台湾学界的一些“独派”学者妄图利用多元化的文学源流、“本土化”的文学语言、后殖民的文学史观鼓吹台湾文学的“独立性”,以此为别有用心的政治目的张目。而《20世纪海峡两岸文学比较研究》对两岸文学条分缕析的比较研究则以清晰有力的事实证明,虽然台湾文学确实接受了“日”风“美”雨的影响,但由于中华文化这一共同根源的存在,无论是语言、文字、审美观念还是价值观念,台湾文学和祖国大陆文学都保存着共同的祖先烙印与历史记忆,这种文化的共通性使得两岸文学在表达人类共同的情感、思考人生意义等方面具有一脉相承的特点和风格。
第二,双向阐释。该著作在强调两岸文学同宗同源的同时并未忽视台湾文学与大陆文学的相互交流沟通。由于台湾文学的发展经历过较为特殊的历史时段,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呈现出某些异质性特征。正是这种差异性与他者视角使两岸文学彼此产生了“资源意识”与“对话态度”,从而在相互借鉴中共同发展。因此,这种双向阐释意识不仅有助于为台湾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找到准确的定位,也为中国文学自身的丰厚内蕴与巨大张力增添了有效的注脚。
第三,史观建构。正如著者所说,“通过对20世纪海峡两岸文学关系更加深入系统的研究,推动学术界真正建构起多元共生、整合两岸、兼容雅俗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一方面,并不将研究视线局限在单一文体,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各类体裁均有涉及,而且往往能够在个体比较中以点带面,梳理出相应的“知识谱系”。另一方面,对两岸文学在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家作品进行比较分析,这些分析不仅关注作品的主旨、叙事等文学性要素,还注重探讨作品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读者的接受反应,这种开放的研究姿态与深入基底的研究深度也为我们重新认识中国文学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提供了新的思路。当然,“20世纪海峡两岸文学比较研究”本身是一个宏大的课题,即使这本书的体量已达四十万字之巨,但仍给人意犹未尽之感,有关两岸文学的“语言比较”“批评比较”“传播比较”等也都是值得讨论的话题,我们期待著者的持续深耕以飨学界之望。
(作者系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