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一个县级市的时代风云
《风云》,旷荣 著,文汇出版社出版
湖南作家旷荣是一位传奇人物,学生时代颇好文学,成年后弃文从军,之后从政、开矿、经商。他为人忠厚慷慨,又有湖南人的霸蛮精神,每干一行皆有所成,却最终因种种缘故选择放弃,再踉踉跄跄步入另一陌生行业。数十年过去,他如同春秋时代颠沛流离多年的晋公子重耳,“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值得庆幸的是,无论世事如何沧桑,他始终保持对社会世象的观察与思考,也饱含对文学的激情与执着。这些复杂的人生经历,给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沛养料,足以化作笔下激荡的风云世界。于是,一部厚重的长篇小说《风云》便在厚积薄发中瓜熟蒂落。
优秀长篇小说是“时代的百科全书”,《风云》无疑具有如此特征,堪称一部现实主义题材佳作。全书以我国改革开放转型时期为背景,通过一个南方县级市三十年的发展变化与众多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以浓郁家国情怀扫描社会生态,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
《风云》最具匠心的是塑造了诸多个性鲜明、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其中,作者通过刻画典型环境与设置尖锐矛盾冲突,对县级市宾州市委书记曾峰用力最多,也最为成功,为基层从政者提供了一面如何“执政为民”的镜子。曾峰上任宾州市委书记后,宵衣旰食开展调研,积极利用“北上广”等大都市的宾州商会洽谈招商引资;他费尽心力,苦苦探索宾州的发展之路,缜密擘画宾州的宏伟蓝图。因曾是宾州发展支柱的“五小工业”与煤铁等原有矿产资源,已日渐衰微与枯竭,他提出依靠城市升级改造、开发宾江湖旅游景区、着力发展陶瓷等新兴产业三条腿走路,闯出宾州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新路子。随后,他又巧妙利用反腐机会,扫除了种种阻力与障碍,使自己的“曾式发展方略”得以顺利实施。
因为太想开发南城新区,以迅速改变宾州落后面貌,曾峰甚至不惜以身犯忌。他深知此举可能导致身败名裂,但为了实现为老百姓干实事的抱负,“愿意去赌一赌,搏一搏,甚至萌生出几分‘不成功,则成仁’的悲壮来。”读者在阅读中,对这位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基层主政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当然,曾峰也并非完美无缺。他敢于担当,有时也过于武断甚至不无霸道;勇于干事,却也带来了“负债建设”等不良后果。这反而令读者格外亲切,觉得真实可信。
贯穿《风云》全书始终的关锐,是这部小说成功塑造的另一个人物。他出身草根,干过最底层的油漆工,做过艺卖市场,开采过铁矿石。时代大潮风起云涌,关锐挺立潮头,一跃而为当时罕有的百万富翁,也成为宾州炙手可热的人物。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关锐转入与金菱集团一把手廖芮激烈的股权争夺之战,最终两败俱伤,双双陷入囹圄。令读者欣慰的是,饱受磨难的关锐最终峰回路转,出狱后开始了新的人生,体现了邪不压正的主旨。纵观全书,关锐被作者予以浓墨重彩的刻画,其信念坚定、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形象,令读者或揪心或快慰或感怀,格外难忘。
此外,书中其他陆续登场或主或次的人物也均个性鲜明、丰润饱满,譬如精明干练而又有些飘飘然的龙之、狡黠奸猾的廖芮、八面玲珑的方宾,善良敦厚的赵德峰等,都令读者印象深刻。
《风云》颇见功力之处还有细节描写。作者善于驾驭小说结构。全书气魄宏大,大开大阖,设计了两条主线:一是以曾峰为代表的宾州政界人物命运沉浮,一是以关锐为代表的宾州商界人物命途多舛。二者互相呼应,相辅相成。而大量鲜活的细节描写,又有力支撑了整部小说的架构,使其更完整丰盈,充满了浓郁生活气息。
鲜活的细节来源于生活,而作者恰是一位极富生活积累的人。但生活积累并不等同文学创作,茅盾曾说:“一个做小说的人不但须有广博的生活经验,亦必须有一个训练过的头脑能够分析那复杂的社会现象。”作者恰又极善分析思考,诸多颇具文学价值的细节便被恰到好处地摘取与运用,使笔下世界与生活真实水乳交融起来。
《风云》的语言也颇富特色,很见功底。全书语言凝练生动,许多看似平淡的句子蕴含着人生哲理,令读者咀嚼再三,受益匪浅。譬如“傻子才做捉老鼠放仓里吃谷的事”“笔杆子戳死人”等等。作品中还运用了不少方言俚语,有独到的地域特色,譬如“嘴巴子抹了蜜”“隔桌子抢肉吃”等等,无不鲜活生动,读来十分亲切。
作家刘震云说:“最好的作品,永远是下一部。”也就是说,任何作品都会有遗珠之憾,《风云》也不例外。通览全书,情节与冲突似乎过于紧张,缺少必要的闲笔。“闲笔”是小说中关于非情节因素的描写。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认为,闲笔能“向闲处设色”,即丰富小说的审美情趣。因此,闲笔不仅必要,且作用极大。《风云》还是作者旷荣小试牛刀的第一部长篇,我们有理由相信,他的下一部作品,必定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