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经典的全球化传播与本土化阐释
世界文学经典的精神魅力是非同凡响的,既能启迪思想又能温润心灵,既能深刻反映大时代的变革又能精微刻画人性的复杂,既是文化外交的“民族名片”又是文化创新的源头活水。在近期出版的专著《重识经典:世界文学经典的生成机理与诗性正义》中,学者傅守祥对世界文学经典的生成机理和诗性正义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该著在世界文学经典的生成机理研究方面,聚焦于源语国的经典生成,强调社会语境、文化传统、审美与伦理需求以及科技革命的作用;在全球化传播研究方面,聚焦于译入语国的经典再生成,尤其关注翻译传播和影视改编等跨媒介传播,认为世界文学经典正是因其文学性的共鸣和超越文学性的“诗性正义”而获得再生和流传。
该著认为,所谓世界文学经典,主要是指那些经过时间淬炼的伟大文学作品,它们总是能让读者在其中寻觅到对人之处境的真切关心,对人在这个世界上命运的周彻认知,对人内心经验的感同身受的体谅,在“认识真理”“立人”以及“共情”的层面让参阅之人认识世界、观照自我并形成情思共鸣,培育出同情他人与公正判断的能力。在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学经典的动态生成、全媒体传播和本土化阐释,无疑是表达民族身份和自我身份的重要方式,为在技术与媒介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条件下发掘“诗性正义”提供了路径。
从人类文明演变发展的进程看,阅读和研究世界文学经典是了解异域文化的重要手段。文学的跨文化交流是经典传承的重要方面,不但可以使世界文学经典本身焕发出新的生命、折射出新的光彩,还可以帮助推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建构,如20世纪初期中国的“新文学运动”的发生和20世纪后期“拉美文学风暴”的引发就是这个问题最好的注脚。在今天,世界文学经典的辐射范围与以往不同了,它们不仅要在本民族内部传承,还要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跨文化场域。
从历时的角度看,世界文学经典文本的历史传承与时代生成如同连绵的河水,代代延续、生生不息;从共时的角度看,流动的、活态的文本好像奔涌的河水,变动不居、充满歧异,形成“文本之河”。该著认为,从整体上看,今天的世界文学经典已经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文学文本,反而成为一个容量巨大的文化场域和“话语海洋”,各种来自文学和非文学的力量形成的对话与张力使其“意义”得以不断生成、增殖与传播。只有立足于动态的文化场域视野,世界文学经典研究才能避免将文本细读与社会语境人为割裂的危险,进而在文学与社会、精英与大众、美学与商业、高雅与通俗之间架起一座有效沟通的桥梁。
当然,文学经典中所凝练的深邃和智慧,决定了世界文学经典必须是用来“啃”的,相对于阅读畅销文艺类的“爽”与“顺”,读经典作品一定程度上并不能算得上是愉快的体验,甚至可能是一场走出舒适区的“烧脑”旅行。而我们知道,与知识相遇,潜在的智识得以开发;与艺术相遇,积蓄的情绪得以释放;与思想相遇,细碎的思考得以连缀。面对人类共同的文明遗产和精神探索,新世纪中国的世界文学经典研究需要直面现实、关注民众的精神困惑和人文需求,提升学术“公器”的“公共性”,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过程中构建本土文化的精神支撑、完成价值再整合。
该著还提出,世界文学经典是各民族基本价值观和审美诉求的反映,在网络虚拟性冲击着经典标准的今天,作为民族团结的重要情感纽带的文化经典传承变得尤为重要,而传承的根本方式就是不断地研究经典,在价值重估的平台上作出与时代相符的文化阐释。如何与这些经过时间筛选而沉淀下来的经典交流对话,如何从构成各民族文化土壤的文学经典中汲取精神养分,不仅是人文学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每个读者应该面对的课题。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彼此跨界、彼此融合的创新发展的时代,人们应该适应复杂思维、学会正和博弈、熟练运用大数据思维。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速与信息化革命的到来,文化领域包括人文研究领域交流对话的进程显得更加紧迫。可以说,世界市场的扩大与开放,使世界各国经济与文化的交流变得从未有过的迅捷和频繁;而网络技术的更新与提高,更是大大促进了文明互鉴,使各种信息、观点、情感、思想得以跨越时空的交流。兼具世界情怀与人文情怀的文学经典阐释与传播研究,应当成为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化解可能的文化冲突的亲善大使,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原动力和精神正能量。
文学即人学。从异域源发的文学经典到本土化认同的文学经典,几代中国人对于这些原生经典与衍生经典的文化记忆与共同想象是相当复杂和曲折的,经历了一个明显的成长过程——既有“文学性”理解上的,又有“现代性”思维上的;既有“世界文学”理念上的,又有媒介进化方面的。这个过程尽管挑战而漫长,但它确实承载了几代中国人的情感、思想和想象。但随着百年中国的“大转型”,我们无论在上述哪个方面的成长,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和不同程度的成熟,关于经典记忆的想象共同体愈发提升,也愈发滋养人生。
(作者系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