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文资讯

《万桥赋》:把现实之桥转化为精神之桥

发布时间:2024-05-01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贵州现代桥梁多。高速公路上,不是隧道,就是大桥,比哪个地方都多,全国之最。旧时代黔之驴有名,新时代黔之桥名扬世界。古人写寓言,今人写民生。作家张者、宋潇凌深入生活,重点调研贵州现代建桥历史,采访大桥建设者,获得灵感,激活热情,倾力创作出长篇小说《万桥赋》,从桥梁设计师葛啸天一家人与贵州桥的复杂而动人的关系入手,描写贵州交通事业艰苦奋斗的历史进程,进而展现高质量发展的伟大时代风貌和气象,讲述人民创造新生活的贵州故事和讲述创造奇迹的中国故事。

贵州的桥,是人民群众通往幸福生活之桥。小说主人公葛念镜的美术作品《万桥山河图》中画了66座钢铁大桥,其中有16座最难画,是她父亲葛啸天设计的。故事虽然虚构,却真实地揭示了贵州桥梁与区域经济社会、人民生活的深刻关系,反映出人民摆脱贫困、建设美丽家园的现实。有了高速路和现代桥梁,贵州经济实力迅速提高,战略地位迅速提升,融入国家战略新格局,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和重要组成部分。

小说的视角首先聚焦在一个葛姓建筑世家的前世今生上,写出了历史的风云,写出了人生的坎坷,写出了精神的传承,写出了时代的激情。早在400年前,葛氏先人葛镜看透官场险恶,辞官回乡,见麻哈江两岸绝壁千尺,江水汹涌,人们过往十分不便,便以一己之力启动修桥,发誓“持一片心盟白水,桥不成兮镜不死”,历经30年,两毁三建,终于建成“葛镜桥”,铸就了家族的荣光。葛家父辈葛宗祺传承前人文化血脉,在新中国早期,就与爱人报名参军,赴青藏线修筑战略公路,异常艰苦。道路修成,三千英雄儿女献出生命。葛宗祺命大,多次受伤,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转业后承担起哺养烈士后代的重任,践行着对战友的承诺,赓续着家族道德文化传统血脉。小说中的父亲葛啸天,是改革开放时期优秀的桥梁设计师,敬畏祖先、奉献国家,一心要弘扬家族的专业精神,用第一流的桥梁设计,改变家乡贫穷的面貌,为国家强盛服务。小说重点描写的北盘江大桥、平塘江大桥、花江峡谷大桥三座里程碑式的大桥曾是或现在是世界第一高桥,建筑设计水平和建设科技含量都领先世界,也奠定了中国桥梁大国的世界地位。葛啸天正是这几座伟大建筑的主要设计师和总设计师,起着灵魂作用,他就是一代中国桥梁之神。小说通过几代人历史文化传承的梳理,在葛啸天这个人物身上凝聚起历史的思想和现实的力量,突出他身上的英雄性格。

《万桥赋》讲父辈的建桥故事,也讲黔之桥变为一种思想、一种艺术、一种文化形象的故事。某种意义上说,情节的重心慢慢转向后者。小说主人公葛念镜作为桥梁家族的后代,也就是“桥三代”,不喜欢桥梁设计,选择攻读美术专业,当大学老师。这在父亲葛啸天看来有违祖训,大逆不道。父女之间因此矛盾不断,有时冲突还很剧烈。葛念镜故意标新立异,把自己搞成假小子,不仅让父母很受伤,也让男朋友离她而去。她在失恋和失业双重打击下,接受了画商蓝天凤的高价合同——完成一幅高质量的贵州桥题材美术作品。为寻找创作灵感,也为了排遣心理困扰,她来到祖辈建造的“葛镜桥”旁,看到了古桥文化造福于百姓的情景,也感受到美丽乡村的风土人情。更为重要的是,她认识了父亲的学生、年青的桥梁设计师李明亮。两人一路同行,开始了“黔之桥”的体验,也是人生体验之旅,其间发生了很多故事。两个年轻人迸发出爱情的火花,终成眷属。从葛念镜情感变化里不难读出,她开始懂得了祖辈父辈的历史,慢慢懂得父亲作为设计师的人生价值,心中升华出一种英雄般的崇高感和神圣感。作品顺着这个思路拓展下去,写出了葛念镜与父亲葛啸天逐渐和解、赓续亲情的必然性。

壮丽山河、雄伟大桥构成的和美风景,一次又一次地洗荡葛念镜的心灵,使她那颗来自尘世浮躁不安的心变得宁静而舒展,变得诗意而单纯,融进和谐的自然里,完成了思想情感的蜕变。两年后,她做出一个不同凡响的决定,放弃重金和成名,承担违约责任,也要撕毁与画商蓝天凤的合同,把她潜心创作的百米长卷《万桥山河图》无偿赠送给贵州桥梁博物馆,以表达对大桥建设者们深深的敬意。这一笔写得精彩,葛念镜这个人物形象的思想格局、精神品质大大提升,达到了可以和父辈、和时代对话的高度。她不能建造现实之桥,却用艺术表达了桥之情和桥之美,把现实的桥转化为一座精神高地、一个时代形象。小说进而把河与河的跨越向人与人的沟通关系延伸,试图触及社会的痛点和冲突,进而讨论人们之间建造一座无形的、心理的、精神的桥梁的可能性,来表达作品的社会意识。

“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桥梁看贵州。”小说《万桥赋》结尾描写了葛啸天的心理活动细节:他很想建议女儿再构思一幅长卷,把中国最雄伟的大桥呈现出来,画出新时代的万里江山图。葛啸天想象飞扬,托出了小说诗意的题旨:看贵州就是看中国、看世界。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