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树》:似轻实重的得与失
江苏作家叶弥的短篇新作《许多树》,是一篇围绕着女性与人生追求的作品。绿叶成荫的树木能舒缓人疲惫的身心,亦能变成一个巨大的囚笼,让人尽力抬头仰望也无法看清天空本来的颜色。故事以过去和现在两段相隔多年的时间为界,通过描绘汪海英四十年间和男主角雷兴东的初遇与重逢,草蛇灰线般钩织出爱情、自由、个体精神追求等人生命题。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树》将主旨划分为表里二层,摆脱了为凸显主题而带来的过于明显的说教性,让作品更具有娓娓道来的质感。一方面,文中出现了诸多隐喻,如末尾提到“小伙子当年向她抛出的两样东西”——香烟头与玉兰花,二者作为隐喻,从视觉感受上就带有上对下的意味——它是被“抛”而非“递”的,隐含着等级与秩序;其次,紫玉兰、辛夷则是作为反向的暗示存在,二者的话语都与真挚纯净的情感相关,从结局看,汪显然一生都与她一直渴望的这种感情无缘。另一方面,作品对时间距离的把握也颇有趣味,叶弥设置的时间基点是四十年,四十年前汪、雷二人的短暂相遇影响了汪的一生,作家将叙述重点放到四十年后的重逢,展现汪心态的微妙变化,可以说,她精神追求的失败早已显露端倪,她的经历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汪海英是凝聚着作家对女性现实困境思考的一个典型人物,也是一位独具魅力又在徘徊中前进的行动者。叶弥的书写延续了《不老》中孔燕妮对情的重视,以细节搭建起汪一生对“时代感”和“保守的藩篱”的纠结:四十年前,她对“小巷子”的反复强调已经印证了她对路边有“许多树”的大都市的执着;四十年后,她变得更有现代感和时代感,看似行为和时代接轨,看似践行了“为了理想而活”的信条,却又因底气不足而患得患失。
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上野千鹤子在其著作《厌女》中提到,有些女性实则是在贬低同类女性的基础上获得身份优越的确证,这反而加深了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异化。同理,汪海英所代表的这类人实则是通过贬低或内心瞧不起小城市的行为来确证自己的都市身份,然而这却加剧了物欲横流的都市社会对人的异化。因此,女性在爱情中对男性的要求和期望承载着自己的一生追求,她们爱的其实并非某个具体的人,而是承载了自己希冀的某个象征。自由意味着思想、生活的转变,但女主角却从一个泥沼逃离后又心甘情愿地步入另一片荒野,表面的自由背后实际包含着社会的规训与物化。
《许多树》包含了作家一直以来对现实社会人们生存现状的反思,有着时代的印记。汪海英精心为自己编织了一个灵魂的囚笼,这不失为一种警醒:人应当有追求,但不随波逐流、不做乌合之众,才能在满身污泥时前行无阻。
(叶弥短篇小说《许多树》,刊于《小说月报·原创版》202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