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文资讯

于秋月《远行物语》序:神游的乐趣

发布时间:2024-04-07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读于秋月的散文集《远行物语》,第一个跳出来的关键词是“神游”。“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不是妄语,读书也可以游天下。在这部散文集中,作者就像是一个充满激情、满怀好奇又善于思索的导游,语言天然朴素,叙述单纯又不乏深厚的文化底蕴。

本书作者虽是女性,但巾帼不让须眉。她说:“我两次入藏,曾在海拔5200米左右的珠峰大本营经历过考验;我在泰国普吉岛只身玩过快艇拖曳伞,知道瞬间飞上天空的感觉;我胆子大(用东北话说比较‘虎’),和老虎、狮子、小豹子、藏獒、蟒蛇、大象什么的都亲密地照过相……最重要的是,我今年57岁了,我不能把遗憾交给未来。”这样看来,作者不仅是一个优秀的散文作者,还是一个资深的旅行家了。

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对旅行的热情向往不逊于爱情。冬去春来,岁月更迭,念念不忘,始终将长足旅行挂在心上。君不见,那些工作了一辈子的寻常百姓,到了花甲退休之后,第一件要做的事,大抵就是出门旅行了。这不仅仅是对生活的热爱,更是他们长久的梦想。当然,人们旅游的目的地是不同的,旅游的方式也千差万别。那么,作者是采用了怎样的方式旅行的呢?

到了非洲,最绕不开的一个英语单词是safari(游猎,重音在第二个元音上)。一部越野车,一部电台,一支步枪,一位当地导游,一名有经验的司机,再加上一车叽叽喳喳,拿着长枪短炮照相机,不时缩脖伸头东张西望的游客,就是很标准的一个safari小组。我们十几个人分为两个小组,车是一般的越野车,上面的盖子可以顶上去,留个探出头的空间。我乘坐的那辆车导游兼司机叫Ben(汉语音译“本”),他是土生土长的马赛人,有着多年的狩猎经验……

读这本散文集,跳出来的第二个关键词是“思索”。这里我倒是想多说几句。闲来无事时我也会读一些旅游散文,其中某些文章,通篇没有作者的思索,就是像小学生、中学生那样,单纯地描景状物。进而言之,这恐怕也是当代散文存在的弊端之一吧。要知道,思索,也是散文灵魂的构成。没有思索的散文,如同假花一样,美则美矣,但毕竟没有鲜活的魅力。

作者在《尼泊尔篇·神佛的后花园》一文中写道:“有人说,如果一生是个修行,短的是旅行,长的是人生。”“在旅途中修行,在旅途中成长,在旅途中完美,这是真正的旅游。”看来她对旅行散文有很精准的认识。继续再看她的散文:

黑暗中他们要离开,我大喊了一声:Chris。就见他转过身,冲我龇牙一笑,挥挥手,夜色中那口牙格外醒目。果然是他啊!我真想把Chris留下再聊一会儿,我心中有好些疑惑,见识过繁华奢靡、现代摩登的Chris们,还能忍受那个牛粪、枯枝堆积而成的古老简陋的房子,没有水、电的环境?明明眼前就有打火机,何必还钻木取火?……

我不敢想象我现在的生活里没有水、电,甚至手机、网络等,没有这些,我会痛苦,我会觉得活不下去。可是,在我小的时候,还真的没有手机、电器、网络……那个时候我也很开心啊。我现在宁愿不开心也不想过以前的日子,这是个让人非常纠结的问题。那,Chris们呢?

这难道不是作者的思索吗?须知,思索与提问是孪生姐妹。问,不仅仅是好奇,也是思索的结果。

进入我脑海中的第三个关键词是“美食”。常能听到人们对美食的向往与爱好,朋友圈里也常能看到人们对美食的欣喜与鉴赏。这种热情的状态,也是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证明。对美食的追求,不仅仅是一种饮食文化,也是一种历史、一种风俗。人们对“美食美味”的定义千差万别。有人喜欢妈妈的味道、奶奶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也有人讲究大餐的精美与情调。凡此种种,都可以构成特定人群的向往。

当然,我也看到一些人在写美食时,仅仅是写美食的制作方法,对美食的评价也仅仅是:“哇,好吃!”作者则不同:

等待中,就见旁边几位日本大汉吃得正酣,他们往小碟的调汁里面滴进去柠檬汁儿,又把切成小片的红辣椒掺在里面,然后用手把撕下的鸡肉放在调料里蘸了一下,把米饭揉成小饭团,就这样一口鸡肉一口米饭。他们吃得津津有味,我看得垂涎三尺。终于在煎熬中等来美食,迫不及待地伸出手,模仿他们的操作,先尝一口肉,禁不住喊道:好香!这烤出来的鸡肉香而不腻,酥而不散,一丝丝透着热气,散发着诱人的味道,佐以米饭入口,米饭的绵软中和了肉的浓郁,吃下去但觉唇齿留香,回味无穷,这一顿饭,风卷残云般消灭掉。

这样的文字,将美食、环境和用餐的人自然融合到一块儿,让读者有一种阅读上的满足。

最后一个关键词是“享受”。好奇从来是跟文化结伴而行的,尤其是异域文化。人们总渴望扩大自己的视野,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体验。这是人们生命旅程当中重要的精神需求。要满足这样的需求,通常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读书,另一种就是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精神需求的满足,不仅可以丰富一个人的精神生活,同时也会增加他的自信心和创造能力。还有一点不可忽视的是,精神满足是若干幸福当中的重要一种。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精神食粮同样是天。或者作者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这样一种渴求,才背上行囊,踏遍神州大地。

人们常说读书益智,作者带领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方神游了一番,让我们的精神得到了片刻满足,这便是读书的作用和目的。读书与神游还是一剂治愈精神抑郁的良药,当我们不开心的时候,抑或是遭遇生活和工作重压的时候,读书会引领我们打开一扇光明的大门,走进一个通透的世界。一位医生朋友曾经跟我说过,当你精神压力比较大的时候,多出去走一走,可以缓解精神压力。旅行更是如此,在新的环境、新的风俗和新的氛围当中,你会把那些缠绕你多年的人间俗事看得很淡。在这样的阅读和行走当中,你会获得新生、获得青春,拥有一个明媚的春天。

在大自然中,处处都是诗,是美文,是乐趣,是知识,是哲学,让我们思索,并且浮想联翩。有人说,散文是用脚走出来的,这话是不错的。古人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也是求知的另一种方式。

记得某年我初到海南,年轻的出租车司机跟我聊了起来。他说,他第一次到海南来的时候,看到椰子树还挺激动的。我想起几年前,我观看了前苏联的电视连续剧《春天的十七个个瞬间》,之后我就一直渴望有朝一日能够到瑞士的伯尔尼去看一看。正是这样一种渴求和愿望,终于使我踏上瑞士之旅,在那条鲜花大街上,在那座桥上,在那家花店前,我驻足了很久。我知道,我这样做似乎有点傻,但是我感到特别愉快和满足,不枉千里万里之行。

放下这本散文集,我的心又要开始躁动起来,我希望有一天能到非洲去,到尼泊尔去,到贝加尔湖去,到西藏去,去看看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去看看我那些从未见过而一直想见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和妙不可言的美味佳肴。

(作者系黑龙江省作协名誉副主席)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