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文资讯

契诃夫《渴睡》《醋栗》读后

发布时间:2024-04-07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最初接触契诃夫,还是在小学。那时年少,还处于懵懂开蒙时,对身边所有事物、知识都充满了好奇,但也是狗熊掰玉米——掰一棒丢一棒,对于博大辽阔的俄国文学,自然是一无所知、一无所感。现在回想当时被老师要求朗诵《套中人》和《变色龙》,犹记得赵老师让我们逐个段落分析人物心理活动,一字一句地在课本上抄下她所理解的契诃夫,总还是有着“小孩子说大人话”的傻气和无知。我理解小学语文选取文章的初衷,但孩子的社会经历经验有限,能否体会到身边人的疾苦与困顿都尚未可知,何况是远在俄国、远至上上个世纪的人与事。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启蒙教育,值得我们反省和深思。

我常常固执地坚持,这不能算是我与契诃夫“初识”,但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对作家契诃夫和他的作品有了自己的体悟,也说不上来了。像是一些旧事旧时光,点滴早已经不能具体追忆,却已化成一种似有若无的感觉,像是一位不甚体贴的老友,三不五时,总要约他出来,在文字架起的桥上相聚相叙,听上一番他的犀利言辞;又像是私下珍藏的一坛老酒,烈,辣喉咙,但隔上一段时日,还是想要拿出来抿上几口。

最近读契诃夫,是《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这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小说集,汇聚了契诃夫四十篇最负盛名的短篇小说。好作品不好读,用了将近半个月时间,我才吭哧吭哧地将它啃下来,读完,却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在我们所受教育和认知体系内,大约是没有人能够拒绝伟大作品的光环的。小的时候,我们被要求读名著,读书之时,课本收入皆是名篇名作,哪怕是工作了,间或在朋友圈发几篇读书心得,格调品味也自是显得不一般。但是伟大的作品为何伟大,因何不朽,很少有人给出明确的答案。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概也是没有一个标准答案的。但我想,之所以伟大,或与作家在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是分不开的。与通俗小说相比,契诃夫的短篇小说读起来并不“赏心悦目”,在他的笔下,尽是小人物、小事情。处于作家这样的高位,他的目光却是向下的,艺术性的文字处理,并不损害人物事情的客观性和社会性,充满揭示与批判的语言与冷静节制的表达,将当时真实的社会面貌描摹出来,从而使我们得以窥一文而知全景。

以我的读书经验,这样的阅读体验是非常矛盾的,这也是我要用近半个月之久才能读完的原因所在。文章引人深读,其所引发的思考却令人痛苦,至少不能说是愉快的,这是另一种阅读“快感”,也是促使我写下这篇文章的情感驱力。

读契诃夫的小说,像是要全身心地投入一场“战斗”之中,缘于他对文章结构与情节处理:一个篇幅只有几十页的短篇小说,内容情节却像海浪般上下起伏。但当我们的情绪跟随情节发展到达高潮时,他却时常顿然而止,留下一个句号让人深思。这种深刻性与多层次、复杂的阅读体验,大概也是许多人说“契诃夫之后,所有优秀的短篇小说家都叫契诃夫”的原因吧。他极具感染力的主题和其描写的冷酷现实为小说戴上了世界级的桂冠,也让契诃夫位列于近现代文坛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首。

《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

作者:[俄]契诃夫/著 汝龙/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本文提及的两篇文章——《渴睡》和《醋栗》,可能一些朋友会感到陌生。它们均未被节选入语文教材,也并没有“大火”于朋友圈,脍炙人口的作品早已为人知晓,自也是不必我再班门弄斧地赘言多述。而我,也无意于予人教导或是启发,一些心得体悟,姑且当作为大家提供另一种看待契诃夫及其作品的可能性吧。按照作家写作的时间顺序,先从《渴睡》开始。

13岁的小保姆瓦尔卡正在深夜里摇着一个婴儿的摇篮,这个小娃娃不停地哭,仿佛永远也停不下来似的。瓦尔卡困极了,她多想睡一会儿啊,可老板和老板娘要是知道了,一定会打她的。这个昏暗的房间加上孩子哭泣的声音就像催眠曲,让瓦尔卡越来越难保持清醒。房间里的晾衣绳上挂满了婴儿的襁褓和裤子,墙上被灯光打下来的绿斑在阴影里不停晃动着,瓦尔卡太困了,“她的眼皮和嘴唇都动不得,她觉着她的脸仿佛干了,化成了木头,仿佛脑袋变得跟大头针的针头那么细小似的”。

恍惚中,瓦尔卡像是看到了自己的父母。她的父亲因为患了疝气在床上挣扎,茅草房里充满着可怕的呼吸声。因为没有及时得到救治,父亲很快去世了。母亲为了生计四处乞讨,将还年幼的瓦尔卡送到这家庄园里做保姆。看着这些,瓦尔卡仿佛回到了父亲离世那绝望的一天。突然,一阵尖锐的叫喊声将瓦尔卡带回了现实:老板娘醒了。她猛地揪瓦尔卡的耳朵,打她的头,惩罚她。“瓦尔卡,把炉子生上火!瓦尔卡,烧茶炊!瓦尔卡,把外面的台阶洗一洗!”新的一天又开始,瓦尔卡甚至有些庆幸,有了这些活儿,就可以让她保持清醒了。可瓦尔卡还是太困了,脑子嗡嗡响,一站着不动就要睡着。她只得一刻不停地干活,分散注意力。

一天劳累后,客人在晚上到访了。“瓦尔卡,快跑去买三瓶啤酒!瓦尔卡,把青鱼收拾出来!”酒足饭饱后,主人们要上床睡觉了。“瓦尔卡,摇娃娃!”这是最后一道命令。回到昏暗的房间,然后一切又开始重复了:墙上斑驳的绿影,不间断哭泣的婴儿,主人们的呼噜声,弄得她的脑子迷迷糊糊。“她又看见了她的母亲、父亲,样样事情她都明白,个个人她都认得,可是在半睡半醒中她就是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力量捆住她的手脚,压住她,不容她活下去。”最后,她疯了般四下寻找,终于找到了那个不容她活下去的敌人:那个婴儿。“她笑了,挤了挤眼睛,向那块绿斑摇一摇手指头,悄悄走到摇篮那儿,弯下腰去,凑近那个娃娃。她掐死他以后,就赶快往地板上一躺,高兴得笑起来,因为她能睡了,不出一分钟她已经酣睡得跟死人一样了。”

《渴睡》成文于1888年。那时的俄国,沙皇的统治早已千疮百孔,社会问题重重,人们的生活苦不堪言。契诃夫出身农奴家庭,对于底层人们的洞察与体悟黏连着自己的经历,底层人们的生活也更容易走进他的视角,走入他的作品。对民众的同情,对剥削阶级的痛恨,对社会不公的鞭笞,隐藏在他大多数作品的背后。在这篇小说中,穷孩子瓦尔卡出身贫寒,父亲和母亲的离开让她的生活更加艰难。为了生计,还是孩子的她不得已要在富人家做帮佣看护孩子。契诃夫在故事的开头和结尾对于昏暗婴儿房精妙的描写,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了瓦尔卡日常工作的情形:“绿斑,阴影,孩子永无止境的哭泣,一个13岁瘦小的保姆在忙碌着。”对于瓦尔卡来说,这是她生活的全貌,孩子永不停止的哭声像是拧紧了的发条,滴滴答答地催促着瓦尔卡不停地工作,没有尽头。

“渴睡”这两个字非常形象,一下子让人们仿佛回到了那种不顾一切极度渴望的状态之中。而小说的故事“杀婴”又像是作者为读者设置的一个前置“陷阱”,如果不往下读,它将是为任何人先验地作出道德评判的主要原因。但当我们随着契诃夫的描写,一句句一行行地往下读,瓦尔卡的可怜与悲惨一点点压过谋杀的罪恶。最后,瓦尔卡被睡眠逼疯了,在痛苦与近乎崩溃的状态下掐死了啼哭的婴儿。我们也被契诃夫逼“疯”了,对“罪犯”瓦尔卡的理解、同情、可怜占了上风,直至让我们忽视她的杀婴行径。

小说是以瓦尔卡的视角展开的,读者跟随她的时间轨迹,经历了一个极度困倦的夜晚,到她白天无休止的忙碌,到夜晚再次降临,短短的篇幅将时间拉长,瓦尔卡的“渴睡”也被无限拉长了。无法睡觉的痛苦一点点积攒,仿佛能从纸张中蔓延出来,最后,仿佛溺水的人被拉上水面,瓦尔卡掐死婴儿倒下那一刻,我们也不由自主地舒了一口气,极度的疲惫消失了,生理上的极度痛苦也不见了,瓦尔卡终于可以休息了,哪怕下一刻是自己的死亡,她也顾不上了。这时的我屏住呼吸,怕一丁点的声音就会吵到这个可怜的小女孩。

瓦尔卡倒下了,睡着了,但睡醒之后,她将会面临着怎样的命运,契诃夫并没有给我们答案,但我想,大家应该都能猜得到吧。

在这篇小说中,时间像是一个圈,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从夜晚到白天再到夜晚,从瓦尔卡照顾孩子到服侍主人再到照顾孩子,从父母到瓦尔卡的奴佣身份,从婴儿一遍又一遍地啼哭。文字表象上,瓦尔卡看似是在和“渴睡”作斗争,实际上作者通过对她的描写,让我们看到在这样永无停止的阶级压迫循环下无数个瓦尔卡,这才是逼疯瓦尔卡的真正原因。对照当时的俄国社会,何尝不像这个昏暗的婴儿房,散布着腐朽、绝望和冷漠的气息,逼仄的空间让一个弱小的孩童失控,也笼罩压抑在所有人的心中。而整个这一过程,没有其他人去帮助瓦尔卡,去说点什么或做点什么,小说这样的设定更让瓦尔卡显得绝望,使得她最后的选择成了“不得不”。这,未必不是作者的绝望。

另一篇《醋栗》在故事叙述上或许会让读者感觉明快一些:在一个乌云密布的雷雨天,兽医伊万·伊万内奇和中学教师布尔金走在乡村小路上。为了避雨,他们决定拜访地主阿缪欣家。在这里,两人受到了热情的招待:侍女给他们准备了换洗的衣服,两人不仅洗了个舒服的澡,还被邀请参加晚宴。在正厅里,将军们和太太们以及主人阿缪欣聚在一起交谈,这时,伊万内奇开始讲起了一个他的故事。

他还有一个名叫尼古拉的弟弟。在童年时期,父亲是军官,去世后给他们留下了一份田产,两兄弟在乡下度过了无忧自在的童年。爬树,捉鱼,看成群的鸟南飞,这样的生活深深地影响着弟弟尼古拉,他希望自己能够一直这样生活下去。长大后,兄弟俩进入城市工作。身为一个小文官的弟弟对于城市无法认同,更加想念乡村快乐的生活,他觉得自己被囚在了狭小办公室中,整天梦想着返回乡下,买一座庄园,自己做主人,在园中种醋栗是他最向往的生活之一。“他常说,在阳台上一坐,喝一喝茶,自己的小鸭子在池塘里泅水,各处一片清香,而且……醋栗成熟了。”这样的幻想让尼古拉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他省下了他能省的所有钱,活得像个乞丐。抠抠搜搜,每赚一点点的钱,他都存在银行里。这样不断地攒钱,让尼古拉越来越贪财,越来越小气。几十年过去,年过40岁的他仍怀着买庄园的梦,娶了一个又老又丑的寡妇,只为了得到她的财产。尼古拉对待妻子极其吝啬,经常弄得她吃不饱,加上本身病弱,妻子不出几年就去世了。拿着亡妻遗产的尼古拉终于攒够了钱,开始着手购买庄园。可是时过境迁,他之前看上的庄园完全不是他想象的样子。虽然有一条河,但因为附近工厂的缘故,河水一片漆黑,更别提有鸭子了。尼古拉并不气馁,他订了醋栗树,按照他当初的设计种下了。

伊万内奇继续说着,去年他应弟弟的邀请,来到了这个刚新建好的农场。伊万内奇发现弟弟老了,黑了,胖了,就像庄园里的猪一样一身松动的肉。两兄弟久久地抱在一起,感慨时间的无情,两人不再年轻了。弟弟马上带着伊万内奇参观起了整个庄园,伊万内奇发现,弟弟不再是那个畏畏缩缩的小文官了,他现在变成了真正的地主老爷了。“我只要动一动手指,老百姓就会把我要办的事情统统给我办好。”“他把‘我们这些贵族’和‘我以贵族的身份’反反复复说了二十遍,分明不记得我们的祖父是农民,父亲是兵了”。尼古拉请哥哥品尝自家种的醋栗,那是什么味道啊,又酸又硬,可是尼古拉还是不停地说:“啊,真好吃!你尝一尝吧!”故事讲到这儿,伊万内奇停顿了。弟弟的故事告一段落,可伊万内奇真正想说的才刚开始。这个精彩的段落,请允许我把它完整地摘抄下来:“尼古拉心心念念的梦想显然已经实现,他的生活目标已经达到,他对他的命运和他自己都满意了。不知什么缘故,亲眼看到幸福的人,我竟生出一种跟绝望相近的沉重感觉。实际上有多少满足和幸福的人啊!你们看一看这种生活吧:强者骄横而懒惰,弱者无知而跟牲畜那样生活着。处处都是叫人没法相信的贫穷、拥挤、退化、酗酒、伪善、撒谎……可是偏偏所有的屋子里也好,街上也好,却一味心平气和,安安静静。一个城市的五万居民当中竟没有人叫喊一声,大声发泄一下他的愤慨。处处都安静而太平。这是普遍的麻木不仁。每一个幸福而满足的人的房门背后都应当站上一个人,拿着一个小锤子经常敲着门,提醒他,天下还有不幸的人,不管他自己怎样幸福,可是生活早晚会向他露出爪子来,疾病啦,贫穷啦,损失啦,到那时候谁也不会看见,谁也不会听见他,就跟现在他看不见别人,听不见别人一样。可是拿小锤子的人却没有,幸福的人无忧无虑地生活下去,日常的小烦恼微微地激动他,就像微风吹动白杨一样,真是天下太平。”

故事讲完了。客人们和主人都沉默了。伊万内奇的故事显然没有满足他们的兴致。尤其是地主阿缪欣,他觉着这个吃醋栗的文官的故事乏味极了,更想听一听“高雅的人和女人的事”,他庆幸伊万内奇讲完了,说了晚安便安排伊万内奇和布尔金休息去了。伊万内奇失望地回到了房间,看着床头的十字架,祈求主原谅他们这些罪人。

《醋栗》写于1898年,距离创作《渴睡》过去了整整10年。10年之中,俄国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化,契诃夫的生活、名望也有着不小的转变。从一开始藉藉无名的写作,到他更加深入社会,对社会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见地。这时的契诃夫在文坛有了一定的地位,也更加意识到了作家在社会变革中所要承担的责任。在《醋栗》这篇小说中契诃夫不吝笔墨地抒发着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假借伊万内奇之口,通过他对弟弟的讲述,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充满讽刺的人生。

《醋栗集》

故事里,弟弟尼古拉追求着在庄园种醋栗的生活,简单、质朴,又显得清新脱俗。但通过契诃夫的描写,我们却看到了一个碌碌无为、吝啬至极、肥腻的庄园主。在这篇小说中,时间又成了改变文中人物的主要线索,《渴睡》里瓦尔卡被周而复始的工作压垮奔溃,《醋栗》中尼古拉被日复一日的庸常生活扭曲变形。这部作品在当时自然有着揭露现实、抨击社会的用意,现在读来看来,也有着对大多数人一生的真实观照,未必不是一记警醒:疲于奔命的人们,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之中,在追求声、名、利的名利场中,还记得最初的理想吗?归来,我们还是那个想要在自己的庄园里种着醋栗,过着自由无虑生活的少年吗?

我不知道伊万内奇在正厅对大家讲述自己弟弟故事的用意,契诃夫也并未在小说中明确说出,但显然他热烈的讲述并没有打动任何人,除了他自己。地主、将军们、太太们还是想听一听“高雅的”“女人们”的趣事。伊万内奇有声无力的讲述,让我联想到了当时的俄国社会,以及与其有着相似境遇的近代中国。上世纪初的鲁迅先生也在呐喊。他们都有着执笔开蒙民智的心愿和责任,像斗士,文笔的犀利只为唤醒麻木的世风民智。

巧的是,这两位文坛斗士,文字救国之处,都与医生有着不解之缘。鲁迅先生愤慨于当时社会,毅然弃医从文,作家契诃夫也曾有过用医术救国的梦想。他以优异的成绩从莫斯科大学毕业后,在莫斯科郊区开始行医。写作本是他的兴趣,医生才是他的本职。但随着俄国解放运动的推进,契诃夫愈发认识到,启迪蒙昧、呼吁解放比医治人身更迫切,灵魂病了,健康的躯壳又能保证健康的人生吗?就像尼古拉,他蝇营狗苟半生,终于得到了心中所想,但在那样一个充满着压迫与剥削的社会裹挟之下,他终究没有逃过社会的泥沙洪流,成了一个颐指气使、以剥削人为乐的庄园主,他的一生,正如自己种下的醋栗,“又酸又硬”。

窃以为,伟大的作品之所以伟大,在于它们纵然历史久远,依然有着鲜活的生命力和可读性。契诃夫在《醋栗》中借伊万内奇之口所言对现在的我们依然震耳发聩:“不要心平气和,不要容您自己昏睡!趁您还年轻力壮,血气方刚,要永不疲倦地做好事情!幸福是没有的,也不应当有。如果生活有意义,有目标,那意义和目标就绝不是我们自己的幸福,而是比这更伟大更合理的事情。做好事吧!”又如另一位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的名作《项链》,今天读来,自是有着不一样的可解读性与意义。这些作家、作品,因为不同时代读者的不同解读,在不同社会中的不同意义。层层叠加,才更显得厚重。

再读契诃夫,自不是少年时那般蒙昧乏味。那时觉得乏味,缘于被要求,再读觉得沉重,是因为作家的文字常常让我们从麻木、机械的日常生活中跳脱出来。然而,面对自己、严肃思考与反省是需要勇气的。在我看来,能够带给读者这样体悟的作家,大多早已不受“作家”这一身份的囚囿。与作家相比,他们更是思想家、哲学家,文笔章法也只是他们表达的工具和手段而已。若能透过这些表象,穿云拨雾,或许我们都能够与他们来一场穿越时空的交流。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