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之道:理想、品牌与坚韧
最近,接到徐海兄安排的任务,要我写一篇关于出版的文章。按理说,对于干了一辈子出版的人来说,写一篇出版方面的文章,应该是驾轻就熟的,但实际未必这么乐观。从大环境来说,各家面临的问题都差不多,从具体来讲,又各有特殊性。想来想去,似乎可以将近几年的一些思考及做的一些事情,借这一园地作简单的介绍,以求教于同行。
作为出版人的理想
无论是当编辑还是当社长,我认为,首先得是一个出版人,并将“做好书”作为起码的追求。这一点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是不可更易的。有人认为,工作首先是完成任务。这一点我不否认。但有什么工作能把人局限到仅仅为了完成任务,而不带任何的感情色彩、人生追求?那样的世界有什么意思?对于一个行业的从业者来说又有什么意思?无疑,把自己锁定在“任务”这个维度,这是对自己职业、工作的自我矮化。一个没有情怀、没有追求的人,很难有所担当,而没有担当,又如何把事情做好?
每一项工作,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主事者的主观性,主事者会赋予这个工作色彩。任务是底线,追求是高度。取法乎上,才仅得其中。要把职业做成事业,没有一点追求,不具一点情怀,是不可能长远的,更不可能百折不回,坚韧不屈。
抱着这个基本想法,我担任社长以来,一直在寻求突破。在地方社,经常会有一个观念、一种认识,那就是不只业务上在地化、地方化,而且在资源上、内容上也退守一隅。周围还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他们可以,我们不行。对这句话,我时常感到疑惑。什么叫“我们不行”?一个人如果丧失了主观能动性,那这个事业要做好,怎么可能?再回到“地方”这个话题,如果不回归事情本质,回到“好书”这个层面来琢磨事情,实际就背离了我们干这行的初衷。而要说“好”,就需要去拓展,去融入,与全国的甚至是世界的一线的作者打交道。当然,这首先就得知道什么叫做“好”。这也是需要我们不断修炼的内功。内功弱,就容易被忽悠。
记得之前看到三联出版社的社庆,他们请了一些作者录制视频。其中,著名学者甘阳说到作者和出版社并不仅仅是纯商业的关系,而是有共同的感情基础。这不禁让我想起范用老爷子和昌文沈公,说出版就是吃吃喝喝,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出版社和作者的关系,是一个观念和感情的共同体,而不仅仅是金钱的关系。也只有在这个共同体之中,才可以随时跟他们请教,了解现在的动态与前沿,知道并且把握什么是“好”的内容,而不是闭门造车,自我想象。
所以说,突围首先是观念的突围,只有在观念的突围后才有行动的突围。对我们来说,无论在哪个品类,哪个领域,都要去找“好”的作者、“好”的选题。对“好”的评价,可能因人而异,但要多维度来综合衡量。首先是就选题本身,其次,是目前的市场。必须综合评定,不能标准单一化。如果单一化,会错过很多优质选题。
以品牌为突围
作为一个具有一定历史传承的综合性出版社,品类繁杂是一个常态,要想在现有的基础上迅速聚合起品类,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而近几年兴起的出版品牌化的趋势,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在2018年的一个场合,我与一位对学术出版情有独钟的年轻人封龙见了面,在聊天的过程中,能感受到他对学术出版的浓烈兴趣,并且他对学术界、学术领域的熟悉程度,也很让我意外。四川人民出版社曾经推出了不少优秀的学术书,但没有成系统、成产品线来做。如何延续这样一种好的传统,整合我社学术出版资源至关重要,于是我就决定以这位年轻编辑为依托,创立一个品牌,以专做优秀的学术著作为宗旨。
但事情并非如此顺利,一开始社内外就出现了不同看法,并不看好我们要走的这一步。我们的学术团队组建后,我对团队小伙伴们说:“不管外面有什么说法,既然想好了要走这条路,我们就坚定地走下去。”我们为这一学术品牌取名为“壹卷YeBook”,意思就是一本一本地踏实把书做出来,拒绝花哨与浮夸,而这,也成为了“壹卷YeBook”的品格。
我们的学术出版团队紧锣密鼓地拜访了许多学者,包括葛剑雄、甘阳、李伯重、耿云志、张海鹏、桑兵、杨念群、何俊、刘小枫、干春松、王家葵等,又去找了谭徐锋等知名学术出版人策划系列丛书,这才有了现在大家看到的“论世衡史”“艺术史:事实与视角”“经典与解释论丛”等系列。就这样,“壹卷YeBook”这个品牌开始按部就班地依照规划,一步一步前行。
在“壹卷YeBook”品牌运行中,我们不但抓好选题,同时还不断拓展发行渠道。除了和社内的发行配合交流,我们的团队也在向外扩展,向一些实体书店、行业前辈请教,不遗余力地推广“壹卷YeBook”的产品。于是,才有实体书店给“壹卷YeBook”设立专柜专架,在冒着经营风险的情况下,和我们签署全品种采购合作协议。他们不是对现有的品种进行全品种采购,而是对未来的品种,只要是“壹卷YeBook”的产品照单全收。这是“壹卷YeBook”团队和社里营销中心共同努力的结果。这是以品牌为“突围”的开端。
逐渐的,品牌效应显现出来,学者们会经常提到“壹卷YeBook”的产品。同时,网上也有人为此而欢呼,至今看到网友、读者的这些留言,我都依然会感动。读者在期待,读者有眼光,是我们辜负了读者。好在现在逐步扭转了这种被动局面。“壹卷YeBook”作为一个初创的学术品牌,从经济效益来讲,虽不如其他品类的效益可观,但整体上保持了盈利。我们近一半的图书实现加印,一些大家都觉得不会好卖的图书,都实现了增长。比如,葛剑雄的《中国人口发展史》。最开始签下合同,是在2019年初,到稿是2019年上半年,那个时候人口问题还没有显现出来并成为一个广泛热议的话题,加之这本又是再版书,谁都不敢保证最后的销量。但我们坚信,从内容来说,这是重要的学术著作,它不一定短期内卖多好,但一定会长销。这一坚信来自经验,来自“文化自信”,不是数据分析,当时也没有数据可供分析。这本书在2020年出版时,突然人口问题成为全国各个层面都在热议的话题,这本书一下变成“生逢其时”,上市仅一月,就实现加印,两三月就突破一万册。当然,这跟畅销型的图书依然没办法比,但是,与我们最初对这本书的心理预估和期望来比,实在是出乎意料。很快,全球知名的学术出版机构泰勒-弗朗西斯还引进了这本书的版权,出版英文版。
当我们的产品陆陆续续面市时,又有一种观点认为,“壹卷YeBook”的这些书虽然广受好评,受读者的欢迎,但却是属于“非主流”,不能满足“主流”的期待,说得直白些就是不能拿大奖。而事实并非如此,2022年,孟宪实的《武则天研究》斩获一系列大奖:《中华读书报》年度十大好书、中国历史研究院“五部优秀著作”、文津图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另外,孙卫国的《大明旗号与小中华意识:朝鲜王朝尊周思明问题研究(1637-1800)(修订版)》获得韩国“亚洲图书奖”中国出版图书提名;李虹的《死与重生:汉代的墓葬及其信仰》获第十五届书业年度评选“年度历史类图书”等。
在2023年的BIBF期间,“壹卷YeBook”与施普林格旗下的麦克米伦公司签约,由麦克米伦公司整体引进“壹卷YeBook”的“论世衡史”系列。麦克米伦公司每年会在“壹卷YeBook”所出版的图书中,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立项,在购买版权后进行翻译,在欧洲出版,将我们的学术研究成果介绍给全球学界。这既是国际学术出版市场自主选择的结果,也是一种对出版价值的认可。当然,我还记得,今年11月,我在伦敦拜会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团全球图书业务总裁贝谨立先生,告知他我们的“论世衡史”系列已整体和麦克米伦签约时,他表示很遗憾。我赶紧告诉贝谨立先生,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学术图书系列,同样非常优秀,我们也期待与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团建立更深的合作关系。
目前为止,“壹卷YeBook”储备了非常丰富的选题,已签约待出的各类作品即有160余种。而且,已经布局了10个系列的产品,如:论世衡史(中国的优秀历史学研究)、往事与随想(学术随笔、回忆录)、近观(日本的中国学)、“经典与解释”论丛(西方古典学研究)、国学新知(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研究)、艺术史·事实与视角(艺术史专题研究)、知道Know(西方现代哲学、人类学、社会学)、走向中国(近代日本或欧洲关于中国的史料与专注)、励耘(公版书-现代学术经典)、壹卷精选(学术大家、经典著作、最新力作,以及优秀的文化普及类读物)等。
以“壹卷YeBook”为例,一个品牌的发展过程中,会经历各种各样的质疑,但在质疑中,我们要有超常的定力,才能不断地坚持下去。
以“好书”立足
我们作为一家综合性的地方人民出版社,无论是主题出版、学术出版、大众出版哪一个方面,都要以追求“做好书”来作为一贯之道。也只有不断地推出好书,我们才能在行业内真正立足。我们看上海人民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等,他们就是在严把图书质量的前提下,逐步成为行业佼佼者。而在最初,谁也不会认为江苏人民出版社的“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可以长销三十五年,影响几代中国知识分子。作为地方人民社,更要集中精力,在“好书”上不断琢磨,心无旁骛,这样积累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筑牢根基,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而“好书”的标准,则需要我们不断地揣摩,只有把握本质,知止而后定,这样才有可能突围,也才能真正立足。
(作者系四川人民出版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