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书主义”与“伤痕”揭秘
伤痕文学代表作家卢新华, 1986年留学美国,后定居美国洛杉矶,现任国际新移民华文作家笔会主席,至今文学创作仍然十分活跃。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卢新华勇于拼搏与奋进,不断地挑战新的环境和自己,30岁出头之后在异国他乡跌打滚爬,重新开辟人生道路,承担养家糊口的重任,并扎下生存的根基。他深受佛教思想影响,逐渐形成稳健、低调和与人为善的处事风格。与此同时,卢新华始终没有放弃自己钟爱的文学事业,一直在蓄积力量,尤其是一直坚守着知识分子的精神立场与人文情怀,执着地坚持对真理、对正义的追求,执着地坚持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并始终满怀作为中华儿女对华夏故国的一片赤诚之心与深厚的爱国热忱。
卢新华的文学创作远离浮躁,注重追求作品质量和推出精品。他小说、散文兼擅,二者均有重要成就,尤其是往往都凸显出力透纸背的思想力量,大量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北美新移民华文文学的标杆。小说方面,除影响巨大的《伤痕》之外,还有中篇小说《细节》《伤魂》《米勒》与长篇小说《紫禁女》。散文方面,则有散文集《财富如水》《三本书主义》,以及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副刊、《江南》杂志等发表的《财富是一面镜子》《不平行的世界》《乌石塘记》等大批单篇散文。
如果说,卢新华以《伤痕》《紫禁女》《米勒》为代表的小说在表达时代伤痛、审视民族文化与剖析人性等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话,那么,以《财富如水》《三本书主义》为代表的散文则在透视人类文化焦点问题及作家创作修养等方面,发出了强有力的声音,且与小说形成了有效的对话与互补关系。或者说,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着眼于中外文化比较与交融的视域,着力探求与追问个人、民族与人类生存的哲理,忧患人类的生存困境与社会生活的种种病灶并试图寻找疗救之方,是卢新华散文的突出个性及思想价值所在。
卢新华散文体现了作家的创作修养和深刻感悟。卢新华敏感地注意到,作家要推出高质量的精品,取决于作家是否具备全面、扎实的生活体验与思想、艺术修养,这正如刘勰所说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曹雪芹所说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为此,卢新华尝试提出“三本书主义”,以此对作家修养的目标与路径等提出建设性思考。而这也正是散文集《三本书主义》所要表现的独特主题。
以前流行过“一本书主义”的说法,即认为一个作家一生中写出一本书,就能对得起社会、读者与自己。卢新华的“三本书主义”认为,要当好一位作家,不能满足于只写出一本书,关键还要读好三本书:作为书本的书、自然与社会的书与自我心灵的书。正如他在《读三本书,走归零路——我的文学三味与人生》一文中指出,这“三本书”便是:“一本叫有字的书,一本叫无字的书,一本叫心灵的书。当然,也可以一本叫‘书本知识’,一本叫‘自然与社会’,一本叫‘自己的心灵’。”在这里,卢新华强调合格的作家,既要学习好书本知识,还要通过行走、实践去掌握自然、社会知识,更要通过检讨、内省等认清自己的心灵,既是对前人智慧的汲取,也是自己的经验之谈。这不仅关涉作家创作与成长的秘诀,也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学习方法与人生方略。
卢新华散文从政治、经济、文化、人性等不同视角,多维度观照、审视与诠释财富的深刻涵义、价值、意义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克服单纯个人发家致富的狭隘性,建构现代文化意义上的财富观。缘于在美国的生活尤其是在赌场发牌数年的独特人生经历,也缘于几十年来从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历史学与哲学等角度对财富问题执着与深入的钻研与考问,卢新华对于金钱或者财富有着切身、独特与深刻的体会与认识,也形成了通过文学作品全面、深刻思考财富的创作旨趣。《财富如水》正是卢新华多维度透视财富的特性、价值、意义与建构现代文化意义上的财富观的一部力作。
《财富如水》主要分上卷“水性篇”、中卷“水患篇”与下卷“理水篇”,共二十一章,以马克思、亚当·斯密、威廉·配第等权威学者的财富观为指导或参照,既别具慧眼地总结了财富的流动性、蒸发性、滚雪球性、冷冻性与藏污纳垢性,又从人类生存角度出发,充分肯定正当财富对个人和人类的合理性、正当性与必需性;既通过大量历史、生活教训揭示不当财富、不义之财对个人、家庭、社会乃至国家、人类带来的致命性灾难,又从人类共同命运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有的放矢及别出机杼地提出“合天理,衡人欲”、“放下”与“施予”或“赃财不取,浮财当散,善财应聚”,以遏制不义之财、抵制人类物欲膨胀、救助贫弱,令人想到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亚当·斯密《国富论》与马克思《资本论》等世界经济学经典。在这当中,卢新华推翻了以往不少似是而非与习以为常的错误财富观及历史观。比如,像秦始皇等封建帝王认为,社会财富将永久地聚集在统治者等少数人手中,秦朝的天下因此将千秋万世地传下去。卢新华深刻认识到,社会财富绝不可能永远聚集在少数人手中,仅秦朝的迅速灭亡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社会财富的分配有着客观的规律,社会内在地需要一种维持正常运转的机制或结构,当社会分配不公达到极限之时,农民起义会必然性爆发,王公贵族、地主、富人手中的财富必将流于贫困者手中;这正如老子所说的那样,“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总会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推动着富人手中的财富流向穷人手中——像当今社会的慈善措施、对失业者、贫困者的救济政策,都是如此。这些论断极富真知灼见,昭示出卢新华散文非凡的思想穿透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是政治的集中体现,物质条件是人类生存的根基,财富或财富的生产、积累、分配与再分配是社会生活至关重要的层面。然而,正如古人所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当今世界,无论是个人之间,还是民族、国家之间,因为财富带来的冲突、巧取豪夺乃至战争不断,金钱欲望膨胀、错误的财富观与攫取不义之财仍然在严重地影响与困扰着人类生活,人类社会结构的均衡性、协调性不断被打破。卢新华对财富的阐释,从人类、历史、文化与哲理的层面,全面、深刻地透析财富的作用、意义、特点与本质,深刻把握财富与欲望之间的本质性关联,从历史经验、教训角度辨析与总结一个人、一个家族、一个民族与一个国家对财富应该树立的正确态度,避免不正确或畸形的财富观给自己、给民族、给国家、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对于扭转或纠正现代化浪潮中的金钱主义价值观、消弭战争、实现人类的和平共处,等等,具有重要而深刻的现实意义。
卢新华散文还结合自身创作经历,从文化或启蒙视域中展开对《伤痕》创作的回忆,向读者揭秘许多有关《伤痕》创作与发表的珍贵历史细节,有效地弥补了文学史书写的不足,极大地满足了读者的阅读期待。《伤痕》在很大程度上是卢新华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身份标志,不仅开创伤痕文学与拉开新时期文学的序幕,而且积极地参与、楔入与助推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1978年8月11日,上海《文汇报》以整版篇幅发表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伤痕》冲破文学禁区及文化禁忌,书写下乡女知青王晓华与母亲情感“决裂”的悲剧故事,触及“文革”给民众造成的严重心理伤痛,瞬间拨动整个民族的心弦,引起大众的共鸣。
《伤痕》是在文学尚未完全解冻、文学教条主义依然顽固的背景下一次艰难、勇敢的文学突围,更是从文学角度冲破假、大、空思维模式、引领人们直面现实、反思历史伤痛与解放思想的时代助推器。因为《伤痕》的发表,伤痕文学得以命名,伤痕文学如同雨后春笋,随后蔚成大观,年轻而名不见经传的卢新华在文坛一举成名。
然而,《伤痕》问世的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或者时代、个人等必然与偶然因素,世人却是难以知晓的。卢新华的《众缘成就的〈伤痕〉》,以一颗感恩之心,从“尘封的记忆”中给读者揭开神秘的面纱。
比如,《伤痕》最初发表于复旦大学学生举办的墙报,时间是1978年4月上旬。再如,《伤痕》写作缘由主要有三。一是时代呼唤。卢新华是复旦大学中文系1977级文学评论专业学生,当时刚刚进校,读大一。作为我国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卢新华与同学们“恨不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于是成立散文组、文学评论组等各种文学兴趣小组,希望通过笔下文字参与时代合唱——卢新华本来分在诗歌组,因为较多地接触鲁迅等小说家及西方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便“跳槽”到小说组。二是深受鲁迅《祝福》影响。卢新华毫不隐瞒地说:他“是因为受了鲁迅先生《祝福》一文的影响而写《伤痕》的”。他特别强调说,许寿裳先生评《祝福》的一段话——“人世间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封建礼教吃祥林嫂”使他激赏。可以说,鲁迅《祝福》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文化批判意识深深地影响了《伤痕》。三是为班级墙报交作业。卢新华补充指出:“细细想来,最初的写作动机应该还有为出墙报‘应差’的因素。”当时,班委会已决定要出第一期墙报,要求每人交一篇稿件。至于《伤痕》的写作,更是“在泪水中完成的”。作者痛恨假大空的文风,自觉地回到鲁迅等作家质朴的文风,坚持写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思想与真实的感情。
此外,《伤痕》的被认同、被接受与发表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一波三折。《伤痕》完成后交给个别老师与少数同学看,他们竟不以为然,还提出一大堆让卢新华深感困惑的理论问题,因此极大地挫伤卢新华的创作信心,以致他一度把《伤痕》锁进抽屉里。《文汇报》发表《伤痕》,是在墙报发表近四个月之后。
卢新华散文还包括其他一些作品,如《插队、读书、写书》《故乡,你在哪里》《香山忆德华》《德华墓前的追忆》《“东方明珠”随想》等,或回忆人生,或表达乡愁,或缅怀挚友,写得亲切感人。
从艺术上看,卢新华散文放眼全世界,纵观上下数千年,视野开阔,体现着深厚的学养和渊博的学识,表达上往往融叙事性和形象性、知识性、哲理性与抒情性于一炉,叙述亲切,善于思辨,思维缜密,情感饱满,语言本色、清新、生动、自然,可读性极强。阅读卢新华的散文,犹如与一位亲切、平易、和善的师友聊天,一边聆听他的精彩故事、感受他的情感起伏,一边领悟他的真切人生哲理抑或济世之道,获得智慧的力量。
就知识性、哲理性而言,卢新华散文注重以史为鉴,既着眼于现实生活,又穿行于文、史、哲、政治学、经济学与佛学等各个知识领域与文献之间,围绕世界和平、国家兴亡、民族盛衰与人生哲理等,像屈原写作《天问》一样,上下求索。如《财富如水》讲述生活中与历史上关于财富的大量典型事例,充分演示出财富与民族、国家兴亡之间的利害关系。卢新华散文还注重散文表达的形象性,往往用生动、别致乃至传奇的故事说明深刻的道理。像《财富如水》中讲述的越南难民为保命或避免沉船丢弃金条于海中、美国赌场不少人陷入赌博而身负巨债乃至家破人亡的故事,就是如此。
(吴道毅系中南民族大学教授,吴行健系武汉市群众艺术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