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文资讯

《大宅门》责编手记:一生一部代表作

发布时间:2023-10-11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1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22年前,作家出版社推出上下两册《大宅门》,一时“京城纸贵”,各大书店卖到脱销。22年后,作家出版社想再版《大宅门》,作者郭宝昌当即否定了这一设想。他说,那版《大宅门》是电视文学剧本,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本着对读者负责的态度,他不想再版。这一盆凉水浇得编辑透心凉,但郭老话锋一转:如果作家社愿意出版长篇小说《大宅门》,他倒是很愿意。

年过八旬、体弱多病的郭老爷子要创作长篇小说《大宅门》,消息传开,老友好心规劝:电视剧《大宅门》已经成为经典,文学剧本也出了好几个版本,还有必要写成小说吗?

郭老斩钉截铁地说,要写,必须写,这是他16岁时许下的宏愿,不写成这部小说,他死不瞑目。此后郭老足不出户,闭门谢客,身患重病仍坚持写作。他有一些新的构想要在小说里实现,他要告诉读者一些人的命运结局,他要更正一些不为人知的错误。他不去医院检查,也不让医生上门,顶不住时就吃药硬撑着,他怕住院耽误了创作。

创作倒是没耽误,郭老一诺千金,如期交稿,可他的病情倒是耽误了……

一年多后,那位老友读到长篇小说《大宅门》,感叹看来是他错了。这是一部很棒的小说,是一部大作品,是对中国文学的重要贡献。

真可谓是:16岁动笔,54岁完稿,38年三写三毁,阅尽世情冷暖。80岁增删,83岁定稿,67年终偿夙愿,一生一部代表作。

2

夜中京城,电闪雷鸣,风急雨骤,浓睡不消残酒。为熬过漫漫长夜,我打开书橱,想找一本书消遣。一本装印精美、凹凸感明显的深红色书封映入眼帘,那是作家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的电视文学剧本《大宅门》。

说起这部书,大有“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的感慨。那时,我刚入行出版业,在作家出版社第八编辑部当编辑,部门主任就是《大宅门》的责编王宝生老师。王主任样貌颇似演员李成儒,他真是春风得意,意气风发,《大宅门》半个月之内连印四次,发行量20多万套,是当年的大畅销书。

为拿到书稿,王宝生千里迢迢,三下无锡影视拍摄基地,大年三十晚上住在冷冰冰的小旅馆里,吃着方便面,发着高烧等待《大宅门》导演、编剧郭宝昌的回话。抢这部书稿的出版社有好几家,最终花落谁家还没有定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郭宝昌被王宝生的诚意和开拓市场的精神所感动,爽快地答应将书稿交给他。

转眼20年过去,我接棒《大宅门》,意欲将这部书打造为“作家经典影视文库”的当头炮。郭老对我这个想法不是很认可,电视文学剧本《大宅门》已经出了五六个版本,话剧、京剧《大宅门》也在如火如荼地上演,长篇小说《大宅门》他想了60多年还没完成,他希望在有生之年实现16岁时的夙愿——创作长篇小说《大宅门》。

3

欣喜之余,我也颇感忧虑。郭老已年过八旬,且身体多病,能完成这项浩大工程吗?郭宝昌人称“宝爷”,在北京能称得上“爷”,必定是一诺千金,一言九鼎。郭老的夫人柳格格说,宝爷不太会用电脑,准备一沓稿纸,一支笔,一罐茉莉花茶就齐活了。

平时我不大打扰郭老,除了短信问候,我们就是各忙各的。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一年转眼过去,次年11月4日,郭老发来短信,如约交稿。寥寥数字,重若千钧。60多万字,沉甸甸的一部大作品,记叙了宅门的变迁、人物的命运、国家的兴亡。这部小说既是一部家族史,也是一部北京史,更是一部长达40年的濡染着血泪的中国近现代史。

郭老是个精益求精的人,他希望静下心来修改这部作品。我们想着给每章拟定回目,四十章回目字斟句酌拟完,然后推翻重来,反反复复折腾了近两个月。郭老突然告诉我,他身体不大好,病情急剧恶化,正办理住院手续。

我忙致电格格,她说宝爷没日没夜创作,把身体累垮了。他肺部抽了2500毫升的积液,做了穿刺,在等病理结果。白天咳嗽比较严重,不能多说话。此前,她劝宝爷去医院检查,宝爷怕耽误创作,死活不肯,结果患上重病……

听闻不好消息,我心里满是内疚和不安。如果我不向郭老约稿,他就不会因创作耽误病情;如果我早点劝郭老就医,他或许就能诊治病情;如果我不在合约上写截稿日期,或许郭老就不会紧赶慢赶……

屋漏偏逢连夜雨。去年年底北京疫情紧张,郭老夫妇也没能幸免。对于重病患者而言,“阳”了就等于被判“死刑”。郭老病情严重,医院数次下了病危通知……但郭老说过,不出版长篇小说《大宅门》,他死不瞑目。凭借着顽强的生命力,郭老活了下来,他又一次创造了奇迹!

4

尽管郭老的身体还没有康复,但他急于成书,约我带着笔记本电脑去他的书房修改书稿。郭老是个爱书之人,他的书房里琳琅满目全是各类图书,艺术气息浓厚。在这里我看到了历史,看到了文学,看到了一个家族——同仁堂的兴衰。书中白景琦的原型——乐镜宇的影子无处不在,他用过的字帖、紫檀砚台、百寿扇、檀香手串、香囊等物件赫然在目,一张张老照片更是把人带入历史的时空隧道……这部作品,他要献给养父。

郭老说,这部小说的开头,是他16岁时写的。尽管过去了67年,他仍然清晰地记得,这种记忆流淌于血管,铭刻于心碑。这部小说的命运跟他的命运,跟家族的命运、国家的命运休戚与共,可谓命运多舛,多灾多难。16岁时,习作刚写了几千字就被养母烧毁,说是“家丑不可外扬”;1959年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郭宝昌因写《大宅门》,被定义为给资本家著书立传,成为“反动学生”,不得不焚毁手稿;上世纪70年代末,郭宝昌与妻子感情破裂,为了报复他,妻子将《大宅门》手稿一把火烧了。

郭宝昌越挫越勇,不创作出《大宅门》誓不罢休。54岁那年某夜11点56分,郭宝昌写完《大宅门》电视文学剧本最后一个字,感慨万千地自拍留念。38年间,这部《大宅门》三写三毁,郭宝昌阅尽了世情冷暖。

尽管郭宝昌拍摄了很多影视剧,出版了不少书籍,已功成名就,可他认定,他的一生就一部代表作——《大宅门》。80岁以后,疾病缠身,郭老心中始终有个遗憾,没有完成长篇小说《大宅门》的创作。

现在,长篇小说《大宅门》即将出版,郭老67年的夙愿即将实现。我们衷心祝愿郭老身体健康,这部小说能得到广大读者的喜欢!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