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共和国功勋镶嵌在浩瀚的星空上
黄传会是一位深受读者喜爱的报告文学作家,《仰望星空:共和国功勋孙家栋》是他刚刚出版的一部力作。作品一如他一贯的风格,主题重大,意义深远,文字华丽而铿锵有力,激情奔涌而光芒四射。
这些年来,黄传会的每一部作品,都会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关注和重大反响,成为文学界特有的一种“黄传会现象”。
黄传会说:“一个作家,如果不去关心群众生活,不去体察人民愿望,不去把握群众需求,不去为民众代言,还要你作家干什么?”这样的话,在当今文坛,已成大音希声;这样的观念,也是黄传会所有作品的主旨和初衷。
喜欢黄传会的作品,是在二十几年前。《托起明天的太阳——希望工程纪实》《中国山村教师》《我的课桌在哪里——农民工子女教育调查》《中国新生代农民工》这些作品以其浓郁的忧患意识,给了我极大的震撼。那时候我在政府工作,主管教育,这些引发全社会强烈共鸣的作品,也给我的工作带来了犀利的告诫和警示。每当我下乡调查教育实际或者听取下面的情况介绍时,这些作品中的一幅幅画面和景象时不时地就会浮现在我的脑海里。黄传会这些作品所描述的情景,与山西的贫困地区非常相似。所以他的作品对我的影响很大,对基层教育的认识也给了我多方面的提醒和帮助,让我能分辨出什么是真话,什么是空话;什么是实情,什么是假象。
回顾这些,让我常常想到,什么样的作家,才是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作家;什么样的作品,才是人民需要的作品;什么样的写作,才是应该大力倡导的写作。一句话,黄传会就是。那时候是这样的感觉,今天仍然是这样的感觉。
黄传会是一位军旅作家,他的《中国海军三部曲》《国家的儿子》《大国行动》《站在辽宁舰的甲板上》等作品,曾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近几年,他又将目光投向航天领域,《仰望星空》是他刚刚出版的一部描写中国航天里程碑式人物、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的新作。
《仰望星空》十分好读,也十分耐读。读完很久了,依旧余音绕梁,满屋馨香。一部读之大有裨益的好书就是这样,读了还想再读。拿起书时,会让你倾情倾意,肃然起敬;放下书时,又令你感到收获满满,回味无穷。
实话实说,像孙家栋这样一位大科学家,从事的是尖端科技工作,实在太难写了。孙家栋不像钱学森那些前辈,有很多曲折的生活经历和丰富多彩的人生故事。连孙家栋自己也说,我这辈子说简单很简单,就做了一件事,造导弹,造卫星。这是孙家栋的一句谦词,但对一个作家来说,这并不是虚言。一个伟大的人物,并不一定本身具有丰厚的文学性。人物传记式的报告文学,最忌讳的就是流水账,人物的一生全写到了,他所有的伟大确实就是在这些琐碎的人生碎片里,但恰恰是这样的写作方式,把人物的伟大完全淹没了。
《仰望星空》充分显示了黄传会驾驭题材的深厚功力,他把一幅终生奉献的生命画卷,叙述得感人肺腑,驰魂夺魄。黄传会的写作绘声绘色,生动传神。一章一节、一言一语,每一个故事、每一个场景,都写得荡气回肠、精彩纷呈。也只有黄传会这样的作家,才拿得起、配得上这样的题材和人物。
从一个写作者的眼光来看,《仰望星空》给我以重要启示的方面,有这样几点:
一是对题材的合理规划,精心布局。《仰望星空》的开头非常讲究,有一个提纲挈领的作用。要写中国的航天事业,钱学森和“航天四老”是绕不过去的。写孙家栋,同时还必须写“一钱四老”。这个难题黄传会很轻易地解决了,那就是精妙的布局。《仰望星空》的开篇直接对钱学森和“航天四老”做了一个精练的描述,作品的整个脉络一下子就清晰了。然后从2019年长征五号火箭的发射,直接回述1958年孙家栋入职航天队伍,看似跳跃式的写作,事实上这些烂熟于心的材料都已经过精心的规划和提炼。主人公人生的精华和厚重的阅历,形诸于笔端其实就是内心感受的自然流淌。灼灼其华的璧联,熠熠生辉的珠串,精细巧妙,错落有致,令人读来不肯释卷。
二是在写作中始终满腔热忱,激情饱满。文学写作,尤其是报告文学的写作,能否保持充沛的激情,我觉得比题材和体裁的驾驭能力更重要、更关键。激情和热忱是装不出来的,即使能装出来,也只是一时半会儿的事。若在整部作品的写作中,始终充满激情,那绝对装不出来的。这些年来,文学创作中,立场几乎成了一个敏感词。其实立场和激情成正比,没有立场也就没有激情。面对着国家的进步,面对着人民的向往,面对孙家栋这样的国家栋梁,如果没有敬仰之心,没有感佩之情,即使再纯正的写作,再高超的文学技巧,也不会具有文学意义;即使再好的题材,再好的人物和故事,也会写成一摊死水。书中写了嫦娥一号的发射过程,最感人的地方则是当发射成功,飞控中心掌声雷动时,孙家栋却走到一个僻静角落,掏出手绢擦拭泪水,另外两位设计师看到了,也一起走过来,紧紧拥抱在一起,热泪横流。此处无声胜有声,这种激情澎湃的画面在书中出现时,深深地打动了读者。《仰望星空》的写作就是一块试金石,让整部作品自始自终燃烧着火一般的激情。
三是流畅的叙述和隽永的文字让这部作品更加具有感染力和文学性。一些报告文学作家,往往在文字上不加雕饰,显得十分生硬粗糙。优秀的报告文学不仅在内容上具有冲击力,在情感上具有冲击力,在文字的功力上也一样具有超强的冲击力。文风流畅,文字优美,夹叙夹议,声情并茂,是黄传会报告文学作品的一大特征和亮点。比如《仰望星空》中每一章节的每一个小标题,都下足了功夫,十分讲究,具有浓郁的吸引力和画面感。一看到这些小标题,就忍不住地想知道其中的内容。还有对情感和家庭的描绘,尽管字数不多,篇幅不长,却感人至深。比如孙家栋和妻子的关系,恩恩爱爱一辈子,但一辈子能坚持几十年不告诉家人自己在干什么工作,也许在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会有这样的家庭关系。所以每当孙家栋回到家里时,由于内心的歉疚,他总是抢着做家务,细心地照料着妻子和孩子。不仅做饭、擦地、洗衣服,甚至还能给孩子裁剪出十分合身而又时尚的衣服。孙家栋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后,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奖章挂在妻子胸前,说这是“我们共同的奖牌”。寥寥几笔,便让这些感人肺腑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包括对孙家栋逐渐年老的描写,以一个助手的眼光,只是一个眼神,一句答非所问的话,瞬间令人感慨万分,唏嘘不已。“北斗璀璨”整章的描写,几乎就是一首动情的长诗。每一句,每一段,都情满意浓,如歌如画。总而言之,《仰望星空》中文字的功力和功夫,让整部作品既热情如火,又柔情似水,雄壮处如波涛汹涌,细腻时如涓涓细流。其中“北斗璀璨”一章,人民日报以整版篇幅刊出,实属罕见。很多读者的读后感都提到,“好美的文字”。
感谢黄传会,给读者奉献了这样一部让我们仰望星空,让我们长知识、长精神、长力量的精品力作。
(作者系著名作家,民盟中央原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