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美丽的夜》:在静夜里绽放文字的花朵
收到谭竹寄来的散文《独坐美丽的夜》,一打开,看到那配有淡蓝色湖面和纯净天空的封面,“独坐美丽的夜”几个大字映衬在蓝色的天空下,便知这是一本富有诗意和知性的书。图片是作者在云南抚仙湖拍的小小背影,天地苍茫间人的渺小孤单,也隐喻默默写作的孤独。全书共有五个分类,是作者近年来创作的散文作品的汇编。“夜之随想”是作者对人生的所感所悟,充满了诗性和哲思;“好戏连台”是作者观看当代戏剧后的感想,富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阐释;“故乡情怀”是作者对山城万家灯火的一种抒情,流溢着发自内心深处的眷爱;“留住手艺”是作者对中国传统工艺和匠人的精致描写,抒发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和传承的担当;“万水千山”是作者对山川大河的赞美和留恋,寄托了自己的山水观。
好的散文,一定是从心底流淌出来的,没有一点粉饰和矫情。在这部集子里,这样的作品随处可见。《春日采茶去》写得灵动鲜活,阳光、油菜花和满山遍野的花树,作者徜徉其间,亲手采茶制茶品茶,“既可观山观水观世界,又可品茶品酒品人生。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不如采茶去呀!”写出了沐浴在春光潋滟中的一群人,在采茶品茶过程中,也在品尝人生的一种心境。《从我的电脑看时代变迁》一文,作者写得朴实生动,以前手写的文字要抄写,一个中篇都有几万字,更不要说几十万字的长篇了,有时候还要用复写纸来抄,每次下来,“我的手指经常被复写纸染得蓝蓝的,它们是我勤奋写作的见证”。后来开始用电脑写作,“写作也随之鸟枪换炮,生活品质得到极大提高”,管中窥豹,写出了时代的变迁。
在人生的长河中,每个人不同的经历和情感,决定了他的人生视野,也构成了他的人生胸怀。作者在枯燥漫长的写作生涯中,一度遇到写作困惑:《写作有什么用》,作者在这篇散文中,一方面对自己坚持写作进行了自我解剖和审视,同时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了批判:“我想,人之所以和动物有区别,就在于人是有精神世界的,不仅仅满足于吃饱喝足。所有的艺术形式比如音乐、舞蹈、美术等,都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体现,文学也是如此。”
《不敢说出的愿望》,让我们读到了作者对贫困弱者的细心关爱和温暖。在一次对贫困学生进行捐助和采访的活动中,作者采访一位12岁的六年级女学生,她的父母均在浙江打工,平时和爷爷奶奶在一起,放学后还要上山砍柴烧饭,但成绩在班上却一直是前三名。她文静内向,羞于开口,心中有过美好的愿望,也一直不敢说出来。作者悄悄在她耳边说,你要说出来你的愿望,别人才能知道你想要什么,也才有可能帮助你实现。她听了后鼓足勇气地说:我最喜欢的事是画画,我要画画……说完这句话,她哭了起来。
这类作品在集子里还有,如《空的城》《悬崖上的人家》等,但比重不大,形不成规模,故不一定能引起读者共鸣。倒是集子里的两个分辑:“好戏连台”和“留住手艺”是该书的两大亮点。
“好戏连台”的很多文章,如《回望我们的一生》《你要带走什么》《如何安魂》《不能忘却的纪念》《谁该成全谁》《在白日梦里向辉煌出发》《一场盛宴》等,都是作者观看各种戏剧的观后感,但作者没有流于泛泛的点评,而是结合剧情作深刻的人性剖析和解读,充满了悲悯情怀,读后有一种心灵的震撼。如《回望我们的一生》这篇文章,写的是作者观看默剧《安德鲁与多莉尼》里的一对老年夫妻的晚年生活,从最初的平淡和冷淡,到开始讨厌对方发出的噪音,甚至进行挑衅,几十年的恩爱婚姻变得琐碎厌倦,直到后来失忆的妻子多莉尼无意间打开了墙上的相册,年轻时的美好回忆瞬间重现,双方的不愉快渐渐消融,美好的爱情再次回到身边。但人生终究是残酷的,多莉尼最后因病在丈夫的陪伴中安详地逝去。作者由此感叹:“我们的人生都是这样走过,无言中呈现的人生悲欢,胜过千言万语,在寒夜里带给我们静静的感动。”
中国传统工艺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创造独树一帜、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使之“破壁出圈”,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炫目的光彩,需要我们的文学艺术家去大力发掘和宣传。谭竹独具慧眼,在对中国传统工艺的采访中,观摩研习,深耕细作,写出了十几篇散文,集纳成一辑《留住手艺》,成为这本书的亮点之一。
《藏在灵魂里的音乐》写的是喀什一间乐器作坊,里面摆满了各种新疆的民族乐器:都塔尔、冬不拉、弹拨尔、艾吉克、热瓦普、羊皮手鼓等。当这些淳朴的匠人拿起琴来,旋转舞蹈,动情歌唱时,作者深深感叹:“这气质不是后天在什么艺术学院培养的,而是他们这个民族在血缘里赋予他的。”读这篇文章,我仿佛听到了那一缕缕从天山传来的民间音乐,沁人心脾,暖人心窝。
《天上云彩地上花毯》,这是新疆特有的产品,以喀什与和田的手工地毯最为出名。有一年我曾到过喀什、和田,还专门买了一块地毯。但那次的匆匆行旅,却无一字之缘。而作者却潜心采访,将喀什一个织毯工作现场的地毯工艺详细制作过程娓娓道来。地毯好看,但工艺复杂,得知不易!
作者写中国传统工艺和匠人的文章还有《盛名之下的和田玉》《土城里的陶艺》《花灯大全》《龙凤花烛》《余家傩戏班》《秀山花灯寨》等。其中有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手工艺人的制作和表演,它们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动体现和传扬,更是对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精神的弘扬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