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传》:书写杭州城中真实的故事
近些年,随着纪实文学的崛起,传记文学也有了很好的发展,出现了如王宏甲的《中国天眼:南仁东传》、叶文玲的《此生只为守敦煌:常书鸿传》等许多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再后来,在一些人物传记之外,又陆续地出现了一批城市传记作品,如叶兆言的《南京传》、邱华栋的《北京传》等。这些以人物或城市为主角而创作的传记文学作品,明显区别于方志,都是真实基础上的文学叙述,具有强烈的艺术特色。张国云最近出版的《杭州传》也是如此。
此前的城市传记,多是在城市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寻找和表现城市的文化个性、历史作用、民俗特点等,更多侧重历史性的描绘表达。张国云的《杭州传》却是从杭州历史文化基础品格的原点上出发,更多观察、描绘杭州这个城市的品性和形象。一切都是有来由的。因为作者在现场,是许多事件的直接参与者,在书中,作者始终用自己真切的体会、清醒的认识、自主的理解,书写着杭州城中真实的故事。这是报告文学的基本出发点,只有真实反映社会生活,反映人心感受,才能让作品富有力量,为作品注入灵魂。
杭州的根源就在于水的孕育,水是杭州的命脉,这里有江、河、湖、溪等多种存在形式的水,又因此而孕育了独有的杭州文化灵魂。《杭州传》一开始就将良渚古城的考古研究成果及认识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让人见识这中华五千年的人水共生、共治的奇迹,这个奇迹也真正开始了杭州这一城市的最早萌芽。之后,作者进一步叙述西湖的前世今生,让人认识治西湖就是治杭州,历史上杭州的布局与样貌都是以西湖为中心的。在此之后,作者先后记叙了京杭大运河的开掘和独特作用、吴越国对杭州的开发、南宋王朝落地临安及其城市的延展、西溪对于杭州的奇特价值等,以及西湖龙井茶、杭州丝绸、青瓷的玉成等杭州的奇迹宝物。而那些历史与现实中的杭州人、事也一一出现在作者笔下:胡雪岩支持左宗棠战太平军、张静江1929年筹办世界“西湖博览会”、都锦生曲折开办发展丝绸业……传奇故事中的许仙与白素贞、梁山伯与祝英台、苏小小与阮郁等等,都十分生动鲜活地呈现出杭州的种种面貌。与此同时,张国云《杭州传》的写作不是简单的考古或猎奇,而是既深情又质朴的文学表达,这就使该书在艺术表现上也像水一样自然,该聚则聚,当流则流,从容漫延,自成风景。
杭州得益水的造就,有了源头活水,就会生成很多的激流、浪花和波澜。张国运对于环境美好、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杭州情有独钟,充满自豪。在《杭州传》里,张国运更多感慨和激动的,还是近几十年来杭州的巨大改变。曾经的“西湖西进”工程对西溪进行了综合保护,这对于延续扩大杭州的山水田园品格无疑十分重要。可是,杭州的更大发展,却是从“西湖时代”迈入“钱塘江时代”开始的,再加上后来跟进的在下城、拱墅、余杭、临平等地撤旧区建新区、统筹城区腾飞等项目、政策,让杭州真正在更加广大的平台上辉煌崛起了。像冯根生与他的青春宝集团、宗庆后与他的娃哈哈集团、鲁冠球与他的万向集团,以及后来的文化数字动漫电商产业等,都是聪明勤奋的杭州人在这个巨大平台上的突出表现。在这个崛起发展的过程中,亚运会的举办、G20峰会的举办等,更进一步助力杭州的国际化发展。张国云善于以事件写人物,他的文字接近人的本心、情感与经历,这就使得书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他们的故事也更有影响和价值。
作家在兴奋描绘杭州的城市发展过程中,时刻都在观察和思考着城市自身的品格追求。作品提供了很多信息和思考,例如,如何建设“中国气派和浙江辨识度”的新杭州,是当下杭州发展的课题。作者认为,在“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的过程中,“以人为本”的“天堂”,一直是一个理想的追求,只有把宜居和人的幸福置于首位,追求城市使人“舒心、省心、暖心、安心、放心的幸福共同体”,才是最终的城市发展目标。正是有了这些企图,杭州的阔大和辉煌才非常令人钦佩。《杭州传》自豪地告诉人们,杭州获得联合国“最佳人居奖”、连续14年获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奖”。“天堂”依旧,人们能不舒心而歌?
在叙述杭州这所有的改变发展过程时,张国云如数家珍、从容有序,人物故事精彩形象,很让人有置身其中的现场感。作家多年在城市发展的一线工作,并且善于观察、记忆和思考、表达,这些新生和成长着的城市故事,生动出现在作家笔下。《杭州传》使人在浓烈的历史文化遗迹里得到精神馈赠,也让人在现实杭州的巨大新生中感受激情。此外,张国云的写作似乎也不同于其他城市传记作品的套路,作者自言这是“首次从历史文化名城来反映一座城市的悲欢与离合,从创新活力之城来反映一座城市的躁动与激情,从生态文明之都来反映一座城市的风物与淳美。同时,也是首次从高质量共富之城来反映一座城市的往事与沉思”。这种夫子自道式的表白,对于人们认识《杭州传》也是一种参考和帮助。
需要强调的是,张国云至今都是一个“业余”作者,但他似乎有别于常人的心思和追求,对文学有一种痴情的热爱。他在援藏工作的几年之后,书写和出版了富有浓郁文化特色的“青藏三部曲”,回到杭州繁忙工作之余,他又书写出版了《杭州传》。由此看来,文学创作确实需要社会生活的支撑,一味地面壁虚构,制造出的大多是苍白荒唐的故事,缺少有深度的生活体验和人生蕴含。张国云这样建立在社会文化建设深厚基础上的书写,无疑是需要支持和倡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