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莉:当学者写起小说
最近几年,很多以高校文科教授为主体的学者加入写小说的行列——这当然不是因为文学圈和学术圈过于内卷,或者学者非得要和作家争夺饭碗的缘故。於可训、王尧、南翔、张柠、郭艳、房伟、李云雷、项静等,都是左手写学术文章,右手写小说,并且两手都很硬的“跨界者”,亦各自有专长的创作领域,如南翔的“大都市叙事”、房伟的“抗战系列”、李云雷的“乡村叙事”等,他们的作品依照创作主体的职业身份、学术背景被笼统地划归于“学者小说”类型,但其实各擅其妙、各有所成。
学者写小说当然自有其理由,他们的创作也绝不会被“学者小说”的名称束缚,然而,对有些学者而言,如果一定要让他们回答鲁迅式“我怎么做起小说来”的灵魂拷问,答案可能是:在他们苦心经营的文学研究领域内,一些新异发现或灵感火花,不足以或不适合写成理论文章,却是构成小说的好材料,于是乎一不小心地蹚过了学术与文学的那条分界线,顺理成章也顺水推舟地成就了小说的篇章。
譬如本期转载的中篇小说《鲁迅遗稿》,作者黄平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博导,标准的学院派高知,以前学术著作颇丰但从未听说写过小说。这回甫一出手就好生了得,将一桩围绕着“鲁迅遗稿”的迷案写得引人入胜、精彩绝伦。该如何进一步描述和概括《鲁迅遗稿》这样一部不仅是学者所作,而且将学术性深刻融入小说之中的作品?考据型学者小说?谈艺型学者小说?或者干脆叫探秘型学者小说?似乎都有道理,但又不足以涵盖作品的全部特点。
熟悉鲁迅先生的人都知道,他曾有意以杨贵妃为主人公创作一部长篇小说,却因为种种原因未曾动笔,留下深深的遗憾。这一现代文学史上的公案便成为小说《鲁迅遗稿》的故事核心,对莫须有的《杨贵妃》遗稿的寻找也成为小说叙事的动力。故事开始的时候,是三位国内文学评论界的青年翘楚孟弧、吴远行和许构,均收到未署名的邀约函,请他们到西安鉴定鲁迅《杨贵妃》的手稿真伪。后来三人被诱导到秦岭北麓的一处无人别墅中,故而,“鲁迅先生一九二四年的西安行,孟弧等人二〇一九年的西安行,像滚动在月色中的水银,在这秦岭深处废弃的别墅中,渐渐交融在一起”。
与世隔绝的环境,有几分悬疑小说中密室的意味,又仿佛是独立的戏剧舞台;古典的三幕式结构,掌控着故事的开端、发展和高潮;三位主要人物被设置于舞台前方,而唯一的不在场者,也就是幕后操纵人则居于俯视的位置——作者如此的结构设定营造出一个神秘的故事场域,烘托出诡异的气氛。在此场域中,孟弧、吴远行和许构被真伪莫辨的遗稿所诱惑,身不由己地进行了一场智力的大冒险:他们先从所谓鲁迅遗稿的文字展开破译,引出一九二四年鲁迅西安行的重大使命,再经由文字与史料的对比分析,解开传国玉玺下落之谜团。三人充分发挥自身学术特长,穷其心智,绞尽脑汁,苦苦探索着遗稿背后的秘密。三幕情节由此层层递进,以请君入瓮的姿态引导着人物与读者落入作者的叙事圈套。直至“尾声”部分,答案公布,三位学者不负众望地推理出事情的前因后果,所谓鲁迅遗稿完全是第四位鲁迅研究专家——“华东师大的王平”设下的圈套,意在将三人诓骗在深山野林错过“盛唐学者”答辩,让自己独得“盛唐学者”的头衔和奖金,“鲁迅遗稿,传世国宝,这历史深处浩浩荡荡的一切,最终竟然落在这么琐细的心思上”。
《鲁迅遗稿》式的学者小说在文学与学术之间“走钢丝”,对文学性和学术性的平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暂不清楚,黄平教授是在研究鲁迅的过程中偶得灵感,还是早已有感于学界的某些不良现象,遂借他熟悉的《杨贵妃》轶事加以发挥,可以确定的是,他巧妙地将文学公案与当下学界现状结合,讲述的故事既异想天开又天衣无缝。更难得的是,黄平教授既有学术上深厚的考据功夫和强大的思辨能力,也有高超的讲故事能力,他能将两者水乳交融,灌注于单一文本之中,展现出学术与小说的深度交叉和融合;并且,采取了推理探秘的通俗形式,注重情节的曲折跌宕、环环相扣,不但兼顾到了学术的严肃性和小说的可读性,并且充分彰显了学术的理趣和文学的情趣;最后,从文人式的自娱跳脱而出,落脚到现实批判层面,一方面表达出一名青年学人的讽世艺术和游戏精神,另一方面又不失学院知识分子特有的公共关怀情怀,可谓是匠心独运、妙手别裁的融通“学者小说”和“学界小说”的佳作。
此外,学者小说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将抽象叙事空间相应转化为小说叙事中的互文。《鲁迅遗稿》的互文性相当显著,恰如小说第一句话“天空不像唐朝的天空了”,就暗示它将与鲁迅其人其作有深度勾连。小说中与文本产生互文关系的,不仅有鲁迅的作品、日记、史料,很有意思的是,还有长篇小说《杨贵妃》的文本残篇。尽管这一文本实际上是伪造的,但它其实是黄平借助小说中王平之手创作的,高明的、逼真的、具备明显鲁迅体的仿作,亦可看作是一种文本。小说正是在对文本的细读、猜谜和考据中,推进了情节的发展,又通过文本的互涉,通过它们虚虚实实、相互映照的关系,打通了历史与现实的边界,实现了对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探究和拷问。值得注意的是,和与鲁迅文本的互文相比,更深一层的是小说和鲁迅精神层面上的“互文”,也即是对鲁迅作为知识分子的自我批判精神的继承,恰如作者在小说中感慨的,“鲁迅的世界太沉重了,总是会榨出他‘皮袍下的小’”。
无独有偶,本刊5期转载的短篇小说《大象》也是非常标准的学术性的学者小说。《大象》的作者孔亚雷是小说家,但他更重要的身份是译者和学者。这篇学者小说以“你”的口吻,借由对美国著名学者苏珊·桑塔格文本、资料的细读和分析,得出一个关于她身世的惊世骇俗的结论。与《鲁迅遗稿》相比,《大象》跨文体特征更强烈,与其说是小说,它更像是一篇论文,或者干脆是一场读者与作者共同完成的智力游戏,大胆推论,小心求证,表现出学者小说特殊的智性之思和理性之美。
当学者写起小说,特别是学术意味浓厚的小说,能够给读者带来非凡的阅读体验,实现一场作者与读者之间智力与欣赏水平的“双向奔赴”,《鲁迅遗稿》和《大象》正是这样的例证。最后还要着重强调一句,学者小说不是写给普通读者的,它注定面对的是一个相对狭窄的读者群体。不似通俗文学可以迁就、照顾普通大众读者,学者小说的“理想读者”必定是那些掌握一定文学知识储备,具备一定学术思维的读者,换言之,阅读学者小说是有不低的门槛的。例如,假使读者根本不晓得苏珊·桑塔格是何方神圣,对她的学术经历、学术成就一无所知的话,阅读《大象》将会遇到巨大障碍,也不可能产生阅读兴趣。当然,优秀的学者小说能够既照顾读者的阅读体验,也向大众输出学术话语,普及文学知识,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