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文资讯

重建文学的“高贵”与“尊严”

发布时间:2023-08-31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长城》是全国较早创刊的大型文学期刊,以“长城”为名,始终勤恳而为,相信、守望着文学的理想与未来。《长城》的自我定位及努力,就是办出自己的特色,打造全国文学期刊重要品牌。办出品质、办出自己的特色,对于《长城》来说就是,努力打造全国优秀的文学创作平台,同时自觉打造优秀的文学观察探讨平台。

《长城》刊发了许多全国文坛中坚实力作家的优秀作品,也刊发了许多青年作家的新锐作品。这些作品中,既有回首过去,在各种时代背景下,对于人的心灵及人性品质的审视与追问,也有直面当下、直面新的精神境遇,对人们的精神寻求、精神趋向的深刻表现。对于实力作家的重头作品,《长城》试图通过专设“评说”栏目,同时配发创作谈及评论文章的方式,增进对作家作品精神内涵、艺术品格的深入探讨与理解。对于全国以及河北青年作家优秀作品,则分别设置“新锐”栏目、“冀军新实力”栏目,同时刊发评论家的推介文章。

青年作家是文学的未来,是编辑部珍视的文学新力量。对于青年作家的优秀作品,编辑部诚挚支持,不仅特别邀请青年评论家给予评析、推介,也鼓励青年作家艺术表现、艺术追求的异彩纷呈,表现新一代青年独有的生存际遇、生存困境、心理趋向、精神寻求、个性自我,同时也体现在鼓励青年作家敞开自我、拓展视野,增强对时代沉重内涵的体察、对时代的精神状况的探究。

文学创作平台之外,打造文学观察探讨平台,意指《长城》每期辟出一定篇幅,针对文坛现象、创作问题进行考察、探讨。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平台并非仅想实现对作家、作品的评价、论述,而更愿对当下创作的艺术品格、艺术趋向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更愿对某种文体的艺术特质、艺术表现力进行探究。另外,此平台始终自觉有一个努力让读者、作者“获益”的初衷。这种“益”或者也可以说就是通过一些文学、文化思索类文章,能够潜移默化提升读者、作者阅读品质、写作品质之“益”。

历年来,《长城》曾经邀请陈晓明、张志忠、詹福瑞、李洁非、张新颖、李建军、程光炜等担任主持,打造了许多有影响的品牌栏目。2023年《长城》的品牌栏目有,张光芒等评论家主持的“文坛观察·当代文学与叙事伦理”,于坚等作家参与的“文学品质”以及作家李浩的“小说的设计”等。张学昕主持的“短篇的艺术”栏目开设于十年前。有感于短篇小说曾经产生过许多伟大作品,铸就了一个个时代界碑和艺术高地,而一段时期以来,文坛重长篇小说的同时,短篇小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轻视。2013年起,张学昕对中外重要短篇小说作家作品的艺术追求、艺术成就以及短篇小说文体的艺术特质、美学力量、丰富形态和重要地位进行了系列、深入的评析和研究。其后,栏目又进一步增加了数位作家、评论家开设“圆桌论坛”的形式。这一栏目的开设,也是《长城》杂志实现自己的文学担当,办出品质、办出特色、办出品牌的努力的体现。

当下,我们都能感受到,一方面文学界包括文学期刊在努力破圈、努力跨界,彰显文学的社会形象,增进文学的社会亲和力、社会渗透力、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文学的深阅读、文学心灵润泽的重要意义、文学的“高贵”与“尊严”,在社会中还是未能更广泛地树立起来;还有,人工智能写作,在可见的未来,有可能打败二三流作品,在“文坛”占领不可忽视的“一席之地”……但是,之于文学,我们仍然没有必要悲观。我们相信,文学以最富表现力、最富个性的文字,表现时代与人生,表现人类的情感、困惑及理想,在最深层则是对心灵世界、对人之所以为人的心性品质、对生命真义的探索与建构,这种丰富、化育心灵的深在意义显现着其精神上的珍贵。文学对整个文化艺术大厦始终贡献着内在的支撑,文学之光始终在一些人的内心中闪耀,文学仍然延续着人类文明中最深层的美好心性、可贵精神。

更好地发挥出文学期刊繁荣文学事业的积极意义,是文学办刊人的共同愿望。我愿将文学视为重要的“文化基础事业”,而将文学期刊又视为重要的“文学基础事业”。新时代以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文化事业包括文学事业的建设,提到了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铸造民族精神的高度。对此,文学办刊人感受更多的是欣慰与鼓励。在编辑岗位,做出更多细致的努力,倡导及物、有难度的写作,心贴读者、提升读者而非迎合读者,做好文学性的守护者,做好文学求索、精神求索的推进者,实为《长城》人共勉共励的追求。在一个多元、丰饶的时代,文学期刊岗位的默默努力者始终相信着文学的未来。

“岁月不蚀笃正气象,新歌再续《长城》荣光。”这是2019年《长城》杂志创刊40周年之际,中国作协主席铁凝给《长城》的题词。《长城》人会以此自勉,持守笃正品质、创新精神,自觉担当,为新时代文学的繁荣做出期刊人的一份贡献!

(作者系《长城》杂志主编)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