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文资讯

古远清的史脉、史境和史迹

发布时间:2023-07-13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关键词:古远清

内容提要

古远清在世界华文文学研究领域硕果累累,研究范围广,研究成果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其研究重点主要在于世界华文文学研究领域,立足史料、建构史脉、再现史境、留下史迹,四位一体的有机合成,铸就其研究的独特风貌。

古远清在文学研究界声名卓著,蜚声海内外。他研究范围广,研究成果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古远清的研究重点主要在世界华文文学研究领域,到目前为止,他在这个领域出版的著作已有30余部,大致梳理一下,就有《台湾当代新诗史》《香港当代新诗史》《台湾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香港当代文学批评史》《海峡两岸文学关系史》(上、下)《台湾百年文学期刊史》《台湾查禁文艺书刊史》《台湾新世纪文学史》《台湾百年文学制度史》《战后台湾文学理论史》《台湾百年文学出版史》《澳门文学编年史》(第二卷)《永远的乡愁:余光中传》《世纪末台湾文学地图》《台湾文学焦点话题》《当今台湾文学风貌》《台湾文学学科入门》《几度飘零一大陆赴台文人沉浮录》《华文文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世界华文文学概论》《当代台港文学概论》等。除了这些众多著述,古远清还从2013年开始,以个人之力编纂《世界华文文学年鉴》,至今已编了八年。从这些成果中不难看出,古远清在世界华文文学研究领域硕果累累,实绩骄人。

古远清不但出手快,成果多,而且从台港到海外,覆盖面广。从总体上看,他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具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立足史料

古远清搜集史料的功夫是一流的。众所周知,在中国大陆从事世界华文文学研究,资料缺乏是个很大的问题——这成为中国大陆学者进行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瓶颈,某种程度上甚至限制了他们的学术创新。不过这种“限制”在古远清那里已被强力突破,从古远清的众多文章中我们看到,他利用一切赴台、赴港的机会逛书店,找材料,为了找到有助研究的材料,他放弃游览的机会,投入相当的资金,并以自己爽直的个性和敢言的风格,得到了不少港台文学界朋友的帮助和支持①——这使古远清多年来日积月累搜集的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资料,比他的大陆同行要丰富、全面得多。他的这种资料搜集能力连诗人洛夫都深感敬佩:“你搜集台湾文坛的资料竟如此之丰富,了解得如此之详细而深刻,我这个台湾诗人自愧不如”②。从古远清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成果看,其史料基础既丰富广泛,又坚深扎实,他的众多研究成果,都是建立在他丰厚而又沉实的史料基础之上的。古远清众多“史”著牵涉到的台港澳暨海外的人物、著作、刊物、社团、流派以及复杂的历史环境、社会背景、作家关系等,不知凡几,而这一切都没能难倒古远清,一般大陆学者常常遭遇到的史料困难,在古远清面前几乎都能迎刃而解,不管涉及的范围有多大,关联的领域有多广,古远清都能以丰富的史料为前提,一一展示,细说原委。能充分获得/占有史料的优势,使得古远清的研究能在一般的教科书式或刻板的学术著作式“模态化”研究之外,向一些不常见的领域延伸。像《世纪末台湾文学地图》《两岸四地文学现场》《台湾文坛的“实况转播”——一 位大陆学者眼中的台湾文坛》《当今台湾文学风貌》《台湾当代文学事典》《分裂的台湾文学》这样一些著作,都是对台湾文学“毛细血管”式的展示,如果不是掌握了当代台湾/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四地文学的丰富史料,要想建立、展开并完成这类形态的研究,是不可想象的。即便是那些以“传统模态”面目出现的研究,如古远清为数甚多的“史”著,虽然写法相对“传统”,但其中涉及大量的诗人(诗歌史)、理论家(理论批评史)、刊物、社团、文学事件、文学关系等,如果没有大量史料的支撑,也是无法完整呈现的。古远清能在世界华文文学研究领域取得丰硕的成果,与他掌握大量的史料,并立足这些史料展开自己的研究密切相关。

二、建构史脉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培养的新一代大学生,苏联的影响,文学(学术)体制的提倡,以及教育的训练,使得古远清和他的同辈学者们在进行文学研究的时候,都有一种或隐或显的写“史”冲动和追求——当然,这也与他们强烈的历史感,对文学认知的观念,以及某种已成“惯例”的著史模式驾轻就熟易于操作有关。在古远清30多部世界华文文学研究著作中,直接以“史”命名的至少就有10部,没有“史”的字样但事实上也是“史”或“准史”的则有14部左右——这占了古远清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成果中的一大半,由此可见“史”的建构在古远清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古远清写的“史”,从范围上讲涵盖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以及东南亚、北美、欧洲等众多区块的华文文学;就体裁而言则包括了诗歌、理论批评/文学批评/文学理论;切入角度则有两岸文学关系、文学制度、查禁书刊、编年等,可谓领域广泛、角度各异、形式多样——这充分体现了古远清在对世界华文文学进行“史”的构建时,涉足的范围广、关注的领域多、切入的角度新。仅此一点,就使古远清的“史”著(包括“准史”),与通常所见的数量众多的制式化“文学史”有所不同。

古远清写“史”虽然有“文学概论”“编年史”“新诗史”“理论批评史”“文学批评史”“文学理论史”这类“传统”形态的文学史/准文学史著作,但更多的是诸如“文学关系史”“文学制度史”“查禁文艺书刊史”“文学地图”“文学现场”“文学风貌”“前世今生”等形态的文学史/准文学史。很显然,古远清对“史”的敏感和关注,带有浓厚的“非传统型”色彩,而这些在传统形态之外的众多文学史和准文学史,恰恰构成了古远清书写(文学)历史、建构史脉的重要特征。古远清从两岸关系、文学制度、查禁文艺书刊等角度为台湾文学所写的文学史/准文学史,在带有鲜明的古远清个人特色的同时,也填补了这类史脉建构的空白。

如果说在中国大陆进行这种“非传统型”的文学史/准文学史的史脉建构非古远清莫属(其他大陆学者既缺乏丰富的这类“非传统”史料,似乎也没有形成类似的“非传统”史脉关注和史观),那么在具体的“史”著写法上,古远清也有其独特之处。从总体上看,古远清建构历史脉络的惯用写法是注重、突出和强调历史“事件”,在他的史脉体系中,虽然也有大量的基本史料介绍和他个人的文学认知判断,以及对重要作家作品的分析,但“事件”在他的史脉叙事中占据重要地位。笔者曾在一篇短文中概括古远清的研究特点是“喜欢从‘事件’着手”,“将资料事件化”③。以古远清的《台湾当代新诗史》为例,这样一部相当“正统”的史著,如果其他人来写,很可能会按照时间段,分成几个时期,在每个时期,又会按照时代背景、重要人物、主要成就等板块展开描述/叙述,可是古远清在进行这个颇为“传统”题目下的文学史著述时,虽然其中也不乏对重要诗人/诗评家生平和创作/观点的介绍,但很显然他没有在已成“惯例”的著史模式下继续复制,而是以具有个人色彩的“事件”式连缀,展开史脉叙事。在对台湾当代新诗进行了“大而化之的二分法:1950—80年代中期,为一元到多元的发展期;1980年代中期—2006年为止,为矛盾交织、乱象丛生期”④的基本划分之后,他就在这两大时间段中,以各种事件“串联”起台湾当代新诗史的发展脉络。在“上编:1950—1980年代中期”中,论及的重要“事件”就有“林海音卷入的‘匪谍案’”“被镇压的‘神州诗社’”“引火烧身的洛夫”“从关杰明旋风到‘唐文标事件’”“排炮射向余光中”“纪弦是‘文化汉奸’?”等 在“下编:1980年代中期—2006年”中,论及的重要“事件”则有“年度诗选与新诗版图争霸”“本土派激烈抗议‘台湾文学经典’”“轮番炮轰‘大陆的台湾诗学’”“余光中向历史自首?”等。在“事件”的代入中展现台湾当代新诗的生长环境和发展生态,并在这个过程中描画台湾当代新诗的发展脉络,无疑比只是刻板地介绍时代背景与诗社、诗派、诗人的形态,要来得生动、具体、可感、鲜活得多。由于古远清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擅长在事件的描述中运用资料——所以古远清的华文文学研究,不枯燥,很生动,可读性强”⑤,而他对史脉的建构,也因了这种以“事件”的一再介入呈现出的历史连贯性和生动性而易于被读者记住。

三、再现史境

将“事件”代入历史叙事,应当与古远清对历史的认知以及“该如何展现历史”的个人追求密切相关。从古远清众多的文学史/准文学史著述中不难看出,还原历史、再现历史环境/语境/史境是他进行文学史/准文学史建构时力图达至的叙事追求,这样的主体/观念追求,再加上手头掌握的生动丰富史料为实现这种叙事追求提供了客观的“物质”条件,使得古远清的文学史/准文学史书写始终充满了一种“现场感”,常常能令海峡此岸/罗湖桥这边的大陆/内地读者在读他的史著时,有一种亲临海峡彼岸/罗湖桥那边的现场感受。像他在《海峡两岸文学关系史》中写到的“罗家伦在台湾发起的简体字运动”“孟瑶抄袭大陆学者案”“周令飞飞台引发的冲击波”“两岸联手重新发现范泉”“《红灯记》突破禁忌在台北成功上演”这些历史片段,真实还原/再现了两岸文学/文化交流中的一些丰富细节,以“毛细血管”的形态呈现两岸文学关系的血肉相连。在《台湾文坛的“实况转播”——一位大陆学者眼中的台湾文坛》中,古远清写到过一则“故事”:贵为20世纪50年代国民党文艺政策“总管”的张道藩,他的一首改编自明代歌谣的《老天爷》,居然也遭到过“警备总司令部”的查禁 而“台湾诗坛三老”之一、“蓝星”诗社创社元老钟鼎文为了新诗有发表园地,曾有过力争《自立晚报》副刊复刊(因转发《草山一蓑翁》而被处以停刊处分)并创办《新诗》周刊的“壮举”……这些台湾文坛的“实况转播”,无疑令“读史者”获得了一种强烈的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受。

除了以“文学事件”的方式来“述”(文学)史,古远清还在《世纪末台湾文学地图》中,直接设置一章“文学事件”,来记录台湾文学发展过程中的(有意味/文学)“事件”。他选中的“文学事件”。包括:《轮番炮轰“大陆的台湾诗学”》《挑战独派论述霸权的陈昭瑛》《“香炉事件”:两个女人的战争》《沉渣泛起的“皇民文学”》《都是“经典”惹的祸》《文学史编写问题上的“双陈”大战》等,分别涉及台湾学者对大陆学者研究成果的攻讦、坚持中国立场的台大学者对“台独”论述的抗辩、文学创作中的影射在台湾政坛/社会引起的文学震荡、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皇民文学”在当今台湾文坛的反常“还魂”、评选“台湾文学经典”引发的文坛对峙、因不同的台湾认知导致不同文学观/文学史的对撞。这些“事件”如以“传统”的文学史书写方式/格式很难将之纳入叙事,但在古远清的笔下,通过对这些“文学事件”的陈列和展示,为读者“重返文学现场”,感受/发现“泛文学”意义上的鲜活的台湾文学语境,提供了独特的路径/图景。

四、留下史迹

古远清以丰厚扎实的史料为基础,以建构独特的文学史脉为追求,以再现曾经的文学语境为特色,将自己众多的“文学史”(准文学史)成果留下了历史印记——这些历史痕迹因其史料的生动细致、史脉的别出心裁和史境的栩栩如生,不但在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中独树一帜,而且还“超出了文学范围,和政治斗争密切相关,兼具一些动态的新闻价值,特殊者甚至成为社会、政情发展的重要参照”⑥。古远清30多部世界华文文学的研究成果,无疑已在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园地中,留下了/形成了难以磨灭的实绩/史迹。

古远清学术成果刻印下的实绩/形成的史迹,当然不限于这一点。事实上,在当代学术共同体中,古远清是位颇具个性的研究者。有学者将他的研究个性归结为“不受待见”⑦,而他之所以“不受待见”,是“因为他从来就不是一个善于巧言令色地对别人作廉价吹嘘的学者”,“他的研究一向坚持自己的学术见解,恪守自己的美学、诗学、历史学原则,我行我素地进行特立独行的学术研究,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踽踽独步,很少呼应甚至回应同行者的言语与观察,更很少揣摩研究对象自己的意趣与倾向”⑧。古远清这种“不受待见”的做派,很大程度上与他“好处说好,坏处说坏”的学术理念/学术追求密切相关——对这一研究原则的坚守,使古远清能够按照自己的学术立场和独立发现,进行实事求是的学术判断,并进而对学术领域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不留情面的“指谬”和“纠错”。对于温儒敏号称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古远清指出那“纯粹是批评家论组成”⑨——不知“史”在何方?李欧梵一再错用成语“罄竹难书”,古远清认为“其语文水平离‘院士’还有不少差距”⑩ 尽管和谢冕私交颇好,但古远清依然对谢冕总主编的《中国新诗总系》提出了“三点质疑”:中国新诗是否一定要中国诗人所写 中国新诗是否一定要用中文书写;中国新诗用中文书写是否一律要用北京话。这三点质疑,只研究中国大陆文学的学者大概提不出来——由此也可看出古远清因研究世界华文文学而具有的阔大视野和丰富的知识储备/研究参照。

古远清在“指谬”“纠错”方面非常突出的体现,是他对陈芳明《台湾新文学史》和马森《世界华文新文学史》两书中各种错误的纠正。身为海峡彼岸的当地学者,陈芳明却在一些史料运用上不及海峡此岸的古远清,古远清不但指出了他书中的许多史料“硬伤”,而且还对《台湾新文学史》下了“此书经不起时间的检验”的论断⑪;对于“厚得像老式电话簿的《世界华文新文学史》”,古远清不但指出其史料错误,而且认为它那种对作家“抄抄生平排列著作目录”的“‘点鬼簿’的写法不可取”,对于马森在书中流露出的意识形态偏见,古远清也予以尖锐批评,认为马森是在“‘戴蓝色眼镜’写作华文文学史”⑫,这样写出来的“文学史”水准,可想而知。

有论者说古远清“以做‘学术警察’为荣”⑬。曾被古远清这个“学术警察”“开罚单”的,除了温儒敏、李欧梵、陈芳明、马森之外,还有叶石涛、藤井省三、夏志清等,其“管辖范围”可谓“不问中西,遍及世界”。古远清的“学术警察”行为,可以说从一个特殊的维度,在世界华文文学研究领域留下了令人难忘的“史迹”——这种“史迹”在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史上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古远清用自己的研究成果构建的“史脉”和再现的“史境”。

立足史料,建构史脉,再现史境,留下史迹,这四位一体的有机合成,既铸就了古远清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独特风貌,也彰显出他对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古远清贡献”。

注释

①参见古远清《我的台湾书缘》《在香港淘旧书》等文,收入《台港澳文坛风景线》,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版。

②洛夫:《洛夫致古远清信》,收入古远清《台湾文坛的“实况转播”——一位大陆学者眼中的台湾文坛》,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版,第185页。

③⑤刘俊:《耕耘在华文文学田野》,《大公报》2021年3月2日。

④古远清:《台湾当代新诗史》,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2-3页。

⑥古远清:《世纪末台湾文学地图》,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103页。

⑦⑧朱寿桐:《古远清:不受待见的研究者》,《南方文坛》2022年第1期。

⑨古远清:《台湾新世纪文学史》,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6年版,第2页。

⑩⑪古远清:《“罄竹难书”的李欧梵》,收入《台湾文坛的“实况转播”——一位大陆学者眼中的台湾文坛》,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版,第94-96、94-96页。

⑫古远清:《台湾文学焦点话题》(下册),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版,第332、338页。

⑬曹竹青:《一位“清远古韵”的台港文学史家》,收入古远清《台湾文学焦点话题》(下册),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版,第570-573页。

作者简介:刘俊,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