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是好》:二十年后,沧浪仍然奔流吗
在进入这部作品之前,想先说两件让我印象深刻的事。
记得几年前,微博上有两张照片很火。第一张是50后、60后工人曾经工作过的生产车间,第二张是80后、90后职员的工位。第一张图里密密麻麻、无限延伸的生产线让人感觉忙碌、疲惫,机器看上去远比人重要,图里没有座位,可以想象人只能在旁边站着劳动;第二张图是个当下很常见的办公室工位,极简风的办公桌上安静地躺着工业设计极其优秀的苹果笔记本电脑,旁边还点缀着一盆很小的仙人掌,一个圆润的马克杯,配合暖色调的滤镜,颇有岁月静好的意思。
我以为这是想说“白领”子辈终于过上了“蓝领”父辈梦寐以求的生活,但图片下面一行文字触目惊心:你以为自己比父辈过得好,其实你们是一样的。
第二件事也发生在前几年,网传某学校宿舍刚装修完就让学生入住,学生集体抗议房间甲醛超标。我转发了新闻,有位上一代的成功人士回复:当年都是坐在工地里学习,不一样考清华北大?
言外之意大概是已经有宿舍住了,还有什么不知足?于是我羞愧地删除了这一条朋友圈。
不过是两件小事,但我却始终忘不了,无数的社会信息以及有限的人生经历,似乎都强化着它们带来的困惑——日子不是越来越好了吗,为什么我们还是经常痛苦?这一代相比上一代,真变得拈轻怕重、吃不得苦了吗?时代在进步,但是真落到那些有着“丰富的痛苦”的年青人身上,变成原地踏步了吗?
阎真最新的长篇小说《如何是好》,处理的就是这些问题。
一、人物与变化
《如何是好》从表面上看,有点像“女版”的《沧浪之水》,讲的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在社会碰得头破血流,只能改变一直以来的道德观、价值观,最终痛苦、无奈地适应社会。女主人公许晶晶从小被父母灌输“学习改变命运”的思想,费尽力气考上重点大学,在智商、情商都正常的情况下,毕业后竟无任何一份体面工作愿意接纳自己。极少数的出路,也都要求她或软或硬地以色相作为交换。
所谓体面,其实是弹性的。劳动最光荣,一分辛苦一分才,只要不违法乱纪的劳动报酬,从理论上来讲都是体面的,可惜人不活在理论之中,现实总有比较。对许晶晶来说,初中学历就能胜任的工作,对于她一个重点大学毕业生来说,就是不体面。不仅她这么认为,她的父母、亲戚朋友……甚至是大多数的读者,这个社会上的大多数人,都会认为不体面。
那么她或我们认为的体面是什么呢?编制、固定工资、从事脑力劳动甚至是创造性工作,最好是再能为社会带来一点正面影响……许晶晶追求的东西,是二十年前《沧浪之水》中池大为初入职场就拥有的。关公战秦琼绝不会公允,但它满足的是我们对某个问题的求知欲,回答问题的关键也许不在于公允,而在于别的事情。也许有人会说,池大为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研究生,许晶晶只是二十一世纪一二十年代的本科生,他们看似学历接近,其实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虽然在作家的笔力之下,池大为和许晶晶的精神痛苦不分轩轾,但实际上许晶晶比池大为的命运还是坎坷许多。池大为面临的是“选择”问题,一旦放下包袱,他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就达到了省卫生厅长的高位;许晶晶面对的则是“有没有”选择的问题,除了出卖色相,哪怕是卖血卖肾,她在自己有生之年恐怕也很难跨越自己的阶层。
几十年间,变化的不仅有房价、物价、股价,更有学历的“价值”和“价格”,以及一代人对生活和命运的理解。也许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变化是世界的本相,池大为和许晶晶没有可比性。但从《沧浪之水》到《如何是好》,有一个变化让我怎么也忘不掉。两部小说都由一个老派、古板的父亲来为主人公打下道德观的基底。池大为的父亲池永昶到死都坚持着自己的人生信条,他虽死了,在与世界的对抗中却谈不上败,但许晶晶的父亲就不同了。原本许父将学习好的许晶晶视为掌上明珠,看不惯不学无术的二女儿,动不动就大喊、叫骂,誓与一切不道德、不本分抗争到底,后来真遇到了没钱迈不过的坎——他再望着二女儿靠美貌和小手段赚得的钱,也尴尬地闭上了嘴。
二、性别与选择
许晶晶的生涯中曾经面临两次关键“转机”。一次是大学毕业时,富二代同学声称暗恋自己许久,如果能交往、结婚,今后就会有优渥的生活和工作机会。第二次是工作之后,培训机构的老板想搞婚外情,承诺两年时间,给一套别墅。非常可悲的是,小说中许晶晶实现阶层上升的机会都是这种性质的。
许晶晶拒绝了。第一次是由于她不喜欢富二代,如果说身高相貌性格都勉强能忍,富二代在餐后将牙垢整整齐齐刮在碗边的举动则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许晶晶没能战胜自己的“生理性厌恶”,拥抱富贵生活。第二次则是出于从小形成的道德观,在她看来成为“小三”是件不光彩的事情,会影响自己未来一辈子的生活,因此拒绝用色相来换“少努力一生”。
相比《沧浪之水》以男性为主人公,《如何是好》写女性的故事耐人寻味。从一种传统思维出发,女性比男性可以“失去”的东西似乎更多,因此她们不断让渡、后退的姿态就显得更让人心痛。更诛心的是,当许晶晶未来无数次遭遇挫折时,她都会想起这两件事,有时是后悔、怀疑自己选错了,有时是安慰自己,毕竟曾有过选择的权力。在努力改变命运的辛苦和痛苦面前,无论是“生理性厌恶”还是“道德观”,似乎都在“念念不忘”中越来越轻了。
当许晶晶在招聘会上为了让用人单位能看看自己的简历,以女人而非求职者的语气向男招聘者搭讪时,我再一次为阎真书写人物“成长”的高明手段折服。这是一个让人既心跳加速又心脏骤停的瞬间,加速是因为许晶晶其实很美,她的“清汤挂面”背后蕴藏着巨大的、让人想入非非的可能性;骤停则是因为,直到遇见真实的困境,她才发现自己原来拥有如此强大的资本和能力,但之前十六年的教育中从未得知。
小说最后结尾于许晶晶毕业十周年的同学聚会,在绚烂的烟火中她“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一个乐观的结尾,许晶晶与生活近身搏杀,终于勉强站稳脚跟,房子、孩子、家庭都有了,且那些曾经让他动摇、纠结的事情,终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她。作者很温情甚至是慈悲地没有彻底否定许晶晶一直以来相对保守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以及她曾经引以为豪、“大材小用”的文凭,甚至将事业上的转机归功于此。读者——尤其是出版社随书附赠的一封信中,那些与许晶晶曾经历过同样的事的潜在读者们,在看完书后,大可以稍微松一口气,只要熬过无数痛苦,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未来会来,希望也会在遥远的未来成为现实。但若我们也诛心地审视许晶晶的命运,她的不变或许只是因为现实的诱惑还不够大。池大为改头换面,脱胎换骨,为的是当上省卫生厅长,许晶晶呢?就算是她遇到每一个“机遇”时都放弃底线,也无非是成为一个寄人篱下的小媳妇或身世成谜的富贵“小三”罢了。
在文章结尾,我还是想回到开篇提及的那两件事情上,再看看《如何是好》如何回答时代之问。其实缺乏背景,在教育阶段看似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这种成绩只有象征价值,而无法变现为具体待遇的青年所遭遇的挫折和痛苦,一方面是现实的、物质的、机制的,是社会转型期人才需求和教育体系不匹配造成的,另一方面则是精神上的。“读书改变命运”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命运的独木桥,是一种用来规范、限制生活的信仰,然而时代变了。那些在没成年之前就在应试教育中“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孩子们,实在需要把大学生活想象成避风港,来滋润此刻受伤的心灵,于是才出现了现实和想象的巨大错位。大学生活并不是可以休息的驿站,青年的咬牙长跑起码要比家长、学校向他们灌输的概念再延长十年。当下青年一代的痛苦有时不是绝对痛苦,就像开篇说的,他们没有在生产车间或工地中挑战自己肉体的极限,但他们的比较痛苦也许强过任何一代人——社交平台、短视频、影视剧中多是丰沛优渥的生活,为什么“我”就只能咬牙拼搏,然后安于温饱?不要责怪“我”们喜欢攀比或爱慕虚荣,“我”们从孩童时代,就是在不断的竞争、淘汰中才走到今天的,你见到的“我”就是比较的产物,又如何让“我”忘记比较呢?
从这个角度上看《如何是好》即便因为焦虑的叙事而可能刺痛一些读者,但它绝对是一部很重要的作品。这种重要在于民族国家叙事盛行的当下,这样一群既没有丰功伟绩,也不在绝对贫困状态中的人,终于有了被立此存证的机会。二十年后,沧浪之水仍然奔流吗?沧浪之水只在我们触不到的地方才暗波汹涌。当你乘着舢板想扬帆起航时,它会在你眼皮底下瞬间平固,浓稠的就像非牛顿流体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