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改革:与青年谈改革开放》:向青年人讲好改革开放史
今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也是我从事改革研究的第40个年头。作为亲历改革开放全过程、为建言改革而奋斗了40年的过来人,每当回顾起改革开放一路走来的历程,都心潮澎湃。
前不久,《亲历改革:与青年谈改革开放》付梓出版。这本书是我对改革开放45周年的一份热切的情感和表达,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悟,面向青年人讲改革开放的历史,希望让青年人听得懂、看得明白。我理解,青年人学习、了解改革开放史,从而才能自觉地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向前进。我理解,这是我们这代人的历史责任。
为什么向青年讲改革开放史?
向青年人讲讲改革开放的历史,给当今青年人鼓鼓劲,从回顾历史中找到前进的方向感,是我们这代人的重要责任,也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
2021年,我受邀为某大学作改革开放史主题的讲座,主题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近600个座位座无虚席。提问环节有一位学生说:“我们是生长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青年,为什么要给资本家打工?”我问他:“谁是资本家?”他回答:“民营企业家都是资本家”。更令我想不到的是,他的话音刚一落,场内响起掌声。讲座结束后,一位校领导和我说:“一方面我为青年人这种爱国主义热情所感染;一方面也真的为某些年轻人这种不符合实际、不了解历史所产生的片面的甚至有些民粹的倾向感到担忧。”
这使我感觉到加强对青年人改革开放史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如果青年人不了解改革开放史,容易把现实中的某些问题与改革开放画等号,由此导致对改革开放的某些质疑。今天的中国更迫切需要“强国一代”,今天的中国青年有着更强烈的自豪感。如何让他们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如何使得未来的改革符合他们的期望值和坐标系,如何使得青年自觉地融入改革开放事业,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之问。
如何让青年读得懂改革开放?
这本书里,我从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起。我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文化大革命”,迎来了改革开放。正由于经历了改革开放这场伟大的历史转折,正由于亲身感受到国家的历史性变迁,使得我们这一代人责任感很强,对改革开放情感很深。1984年,我在中央党校学习时选择投身改革开放研究;1986年被抽调到中央机关从事改革研究研讨;1987年底,脱去穿了20年的军装,投身海南,主持省体制改革、政策研究机构的工作;1991年,参与创办中国改革智库——中改院,专心搞改革研究。中改院坚持建言改革开放,至今已经32年。
怎么让青年人看得懂改革开放历史?书中我从八个亲身经历的故事谈起,讲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农村改革、基本经济制度、国有企业改革、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府与市场关系、对外开放、逐梦海南自由贸易港。比如,从吃发了霉的花生米说起,为什么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0世纪70年代,我在部队机关工作的时候,几个干事弄了点儿发了霉的花生米,把它用热水烫一下,从卫生队要了一点医用酒精,茶缸子装点儿油,炸点儿花生米,喝口小酒,感到很香。那个年代谁家请客吃饭能上一盘花生米很不容易,一个家庭一年可能就供应半斤八两。可是,今天的青年学生不理解,那个年代你们为什么吃不上花生米?那么多的花生米叫谁吃了?2018年,我给博士生上课,我也在52位学生中做了一个调研,结果没有一人答对。主要有三种答案:一是榨油了;一是受灾了;一是出口了。他们不了解,在高度指令性计划经济下,花生米是被严格限制种植面积的。
我亲历了从高度指令性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这一伟大变革,感到这真的是一件并非容易的事情。经历了数十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经历了一次次的思想解放,创新地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鲜明地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为什么说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今天,围绕改革开放有不同的认识。一位博士研究生问我:“改革开放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还需要改革吗?”一位中学生也问我:“今天我们的生活很好,还改什么呢?”为什么说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好日子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改革开放的事业已经进行了将近半个世纪。过去40多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之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发展之源。今天,仍然要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由此,才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由此,才能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推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青年决定改革开放的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改革开放尚未完成,下一步继续推进改革开放需要更多青年人。我相信,新一代青年人一定能担当起这一重要的历史责任。
(作者:迟福林,系湖北大学荣誉教授、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