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临界,艺术的诞生——读拓野《茶树岭》
《茶树岭》使我想起尤瑟纳尔的《王佛脱险记》,某种意义上,它们都是关于艺术为何的小说。尤瑟纳尔通过流浪画家王佛和他的徒弟林的故事,以浪漫的想象力突出艺术的神奇。只要王佛在他画中人物的眼睛上加上最后一笔色彩,便能使这些人物变成活人活物。更神奇的是,自小深居王宫的皇帝因为久看王佛的画,竟生厌世之念,因为他发现现实世界在王佛画作面前黯然失色。皇帝愤怒于“你的魔法使孤讨厌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因此把王佛师徒抓起来,准备施以刑罚。王佛当然可以脱身,凭借的依然是他神奇的画技。他画下大海,海水几乎可以把皇帝淹死;他画下一叶扁舟,和徒弟飘然而去。
《王佛脱险记》礼赞了艺术的神奇。相比之下,《茶树岭》指涉的则是艺术从无到有的艰难创生。《茶树岭》故事简略,有所叙述,但本质上是从属于思的,思那个身处临界状态,正为即将诞生的艺术所折磨的主体。没错,《茶树岭》包含着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议题,那就是写作的临界。多年前,陈晓明教授在论述先锋小说时曾对写作的临界状态有精彩的阐述。大意是当语言试图进入感觉,但感觉却抗拒着词语,这就是写作的临界状态。
《茶树岭》则试图以小说的方式把握艺术的临界。“作为村子里的木匠黑龙,他越是想雕刻出公主的双眼,他就越不敢动手,他就越沉迷,乃至于思劳成疾。乃至成为如焚般的高烧。”这是拓野的自述,已经很清楚地告诉我们,黑龙正处于这种写作的临界中。秉持镜子式反映论者以为,艺术自然而然地存在现实生活中,艺术家手持一面镜子,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映照出它。可是,艺术的生成岂有这么简单。一个时代艺术诞生的背后盘踞着复杂的话语博弈,在话语的前方则是主体与世界的持久搏斗。主体对艺术的靠近,不是打卡式的认领,没有那么优美,那么浅尝辄止。艺术的诞生来自于,主体试图吞下世界的一角,但世界生硬的棱角不能被它轻易地消化,他/她不得不接受世界的反噬。在这搏斗中,有的人丢盔弃甲中途离场了;有的人伤痕累累,终于手脚并用,或找来绳索,缚住了苍龙。艺术的诞生,既不是轻而易举,也不是一次成型。木匠黑龙,为了雕出公主,不得不被卷入艺术临界的漩涡。
《茶树岭》看似相当古典、乡土的题目,却包含了对经典乡土文学风格的陌生化,这既跟小说的诗化语言有关,也跟小说独特的人物命名有关。小说中山是“两片胭脂样的山”,云是“几朵腮帮子云”,茶山的绿有“低沉的绿”和“高峻的绿”。量词、形容词的运用,于混搭中见慧心,使小说一褪对现实亦步亦趋的临摹,而以崭新的语言创造了一种童话风。人物命名也十分别致,诸如小红袍、毛峰黄、金猴乙、毛尖丙等人名显然都改装于不同地方的名茶。此种命名不仅是别致和童话色彩,也使茶树岭摆脱了具体、确定的现实性,而获得了普遍性和隐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