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文资讯

葛水平:文学的定力

发布时间:2023-06-04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多民族文化,不仅形态、风貌、景象彼此不同, 物产、风俗、宗族、游艺、手作以及传习的仪规也自成一格。因此,保护本民族文化,不仅仅是保护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也是在保护中华文化的本质根髓。

文学诞生在本民族文化中,文化不能大量复制。文学应该最有平民意识,文学人承担的义务就是写出一个时代生活的主人,他们的经历、命运、向往、喜怒哀乐,以及真实的生活境遇。

一个时代的本色体现在老百姓身上;任何一个时代和历史的真实,都记录在那一时代老百姓的命运上。作家的眼睛永远要盯住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一句老话,也是永远的老生常谈。

青山依旧。几度夕阳。

我在丽江遇见了纳西古乐,文学审美毕竟不能混同于文化研究,纳西古乐感染我的原因不仅有生命和审美上的深度,更是以其今人的视角进入古人的内心,获得精神的滋养,看清生命的大限。感念文化有了根,也就有了真实的记忆、渴念和永远的乡愁。

这些老人们端坐着并以淡然、宁静的神态演奏,他们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里,丝毫不为下面的闪光灯和掌声所动。舞台上方横梁处悬挂着一排十几位老先生的照片,这些都是已经去世的为纳西古乐作出贡献的老艺人,生命最后定格在舞台上,如同他们热爱古乐的精神高扬。

老是永恒的价值。

纳西古乐的演奏者,他们饱经忧患之后所表现出来的振作有为的生活态度,及锲而不舍的求知精神,我为之感动。

也许学会演奏音乐太容易,但是,难度在韵味,古色古香的韵味和老人的岁月沧桑感,这些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不可能的。那些演奏古乐的人,树桩一样,坚定地对抗着时间,并让我感觉到,在工业文明的时代,古纳西族人的灵魂还活着。

他们做着身体力行能做的事情,没有超越也没有悲凉。

纳西古乐演奏者存一颗在世之心去做事,去生活,对于生死,向来是最不重要的“小事”。活着,他们靠纳西古乐来热爱这个世界,这也是他们对家园守护的心灵建设。

由此我又想到文学的定力。在时间的皱褶里,文学的定就是文学的力!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