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茶人的姿态守望家国
在四部曲中,王旭烽都插入大段的茶文化内容,这不免有一种布莱希特式的“间离感”,却早已成为“茶人四部曲”的特色。茶文化的铺排,是知识的普及,也是推动情节的需要,甚至还有以茶喻人的作用。
今年大年初六,《筑草为城》修订完毕,作者王旭烽发了朋友圈纪念,因为此前《望江南》的出版,《筑草为城》里的人物命运需要重新设置。这次修订完成后,“茶人”系列由三部曲变成四部曲,宣告完成。
2000年,王旭烽凭借“茶人三部曲”前两部《南方有嘉木》与《不夜之侯》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摘取了中国长篇小说的桂冠。其实,当时第三部《筑草为城》也已完成。从1990年写下第一个字开始,“茶人三部曲”历经三十多年时间的检验与淘洗,被茶文化学术界推举为“当代文学成就最高的茶事小说”(陈文华《中国茶文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
然而“三部曲”中更多被提起的是前两部,《南方有嘉木》从晚清写到辛亥革命及北伐,《不夜之侯》重点写了抗日战争的国仇家恨,《筑草为城》写的是十年浩劫,尾声结束于改革开放以后。三部小说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的情节与家族命运的生动与否见仁见智,然而我始终觉得《筑草为城》比起前两部,的确有一种陌生感。
王旭烽终于在《望江南》的后记中解答了这个疑团,二十多年前,在完成《不夜之侯》之后,她就计划着要写这部小说,当时甚至还写了一小段,大约三万字,写后才发现对这段历史了解得竟然不比辛亥革命前后那段历史多,而共和国的这段岁月,她又完全缺乏亲身感受,故而最后搁下此稿,跳过了这一段,直接写了《筑草为城》。原来,这部《望江南》虽然是最后完成的,却因位列“四部曲”的第三位,从而填补了一大段空白的历史时空,真正接通了这部史诗长卷。
在四部曲中,王旭烽都插入大段的茶文化内容,这不免有一种布莱希特式的“间离感”,却早已成为“茶人四部曲”的特色。茶文化的铺排,是知识的普及,也是推动情节的需要,甚至还有以茶喻人的作用。
而茶文化在这部作品中更是以一种非人的潜在“主角”的身份品评着历史。这位茶文化“主角”的文化立场充满着矛盾的张力,它既代表着过往江南传统文化精致细腻的审美格调,它是曼生壶、是虎跑泉、是花木深房、是无味之味至味也;它又成为了新时代科学精神以及狂飙突进的民族复兴大业的象征。
这说明作者既看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激烈冲撞,又对传统文化人格的魅力有着深深的眷恋。虽然在《望江南》中茶人杭天醉早已去世,但作者还是通过描写杭嘉和身上所保有的一部分气质,以及马一浮、陈小翠、沈秋水、刘庄八姨太这些着墨不多却令人难忘的真实人物,点出了杭州旧时文人世界的那种“旧精魂”、那种魏晋风度与民国气质。
在新时代面前,作者着力展开了对茶叶加工制作文化的描写,将茶文化从品味龙井的优美感中顺着时代潮流往前看、朝前走,充满力量感地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机械制茶,从而开启中国的茶叶复兴进程。又通过“给茶叶脱裤子”等巧妙的茶史内容,对历史上的“极左”思潮给以嘲讽。这一切恰又与中国茶史的整体脉络相吻合,体现了作者在茶文化学术研究领域的成果及水平。
由一个江南杭州的茶叶家族为单元来具体结构人物关系,从而让我们透视出整个国家、民族的生存方式与生命状态,这就是家国格局。那么,在“茶人四部曲”中以杭家为代表的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家国格局的内在动力何在?我从书中得到的答案是,唯有文化才可能超越一切,是人的真正属性与价值。比如,方越虽与杭家并无血缘关系,但他认嘉和为父亲,诚如杭天醉本身其实也没有杭姓血脉一样。这一点就与以家族史诗著称的长篇小说《白鹿原》有了本质不同,白、鹿两个家族透视出的中华民族,是以牢不可破的血缘观念为基础的。而整个“茶人四部曲”的杭氏家族从一开始在血缘问题上就是一个巨大的悖论。这恰恰是这部作品的重要贡献,文化尤其是带有着符号性的茶的文化高于了血缘。血浓于水,而茶浓于血,这才是杭家展开他们生存与生活脉络的精神依据。
如果说同样面对民族百年历程的《白鹿原》是一把锋利的犁刀深深划开僵硬冻结的历史厚土,那么《望江南》就是一盏饮之不尽的茶汤以一种“和而不同”“以和为贵”“茶和天下”的“中和”姿态,滋润、浸透这片民族的土壤。在阅读《望江南》的过程中,我不禁一次次的思索,这部作品究竟是悲剧呢,还是喜剧?
作品固然展现了一次次伟大事件构成的历史长卷,展示了集体成功、国家胜利的底色,同时作品更是着力刻画了一个个小人物(在大历史面前我们都是小人物),尤其是知识分子的失败与困境。
特别是贯穿“四部曲”始终的重要角色杭嘉和与杭嘉平两兄弟。
小说除了一众虚构的主人公以外还增加了许多“闲笔”,描摹或点染了许多历史人物的群像,这些人物在西子湖畔的生与死,这些文人们的晚境与归宿,似乎都证明了在历史与命运的面前,并没有哪个个人是完全成功与胜利的。那么小说自然是一场悲剧?
再看小说中对婉萝姆妈、小撮着这样的底层市民的描摹,生动可爱、诙谐幽默。特别是那位总是用一口杭州方言唠唠叨叨,像个土地婆般的婉萝姆妈,在困难时期敲下自己一颗金牙为杭家小姐新婚买了一床新被褥,这个情节令人笑中含泪,肃然起敬。而作者对黄娜、“油墩西施”、“猪肝脸”等一众“丑角”并没按上十恶不赦的罪行,却极尽戏谑、讽刺与挖苦之能。“把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不又是喜剧的本质吗?
比起之前的三部,《望江南》中的杭家人在大灾大难中没有遭遇死亡,相爱相伴却难以成婚的杭嘉和与叶子终于结合,失散已久的杭寄草与丈夫罗力也终于团聚,日久生情的杭汉与蕉风一拍即合,一见钟情的杭盼与曹家远也未被台湾海峡隔开,小说的最后一章,虽然家国经历了天灾人祸的洗礼,杭家人却全部团圆在一起为新人的婚礼祝福——“团圆”成为了小说发展的总方向。
同为江南文化的审美符号,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在历史上被烧断为两个部分,主体部分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而另一截被称之为《剩山图》则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茶人四部曲”的创作过程与这幅长卷颇有些神似,只不过前者是空间上的断裂,而后者是时间上的阻隔。作为艺术作品,它们都可以组合成一个大整体,但毕竟由于时空的断裂与阻隔,让它们产生了各自新的传奇与魅力。
在此我想指出一个关键问题——在“三部曲”到“四部曲”之间的二十多年中,作家经历了什么?在“三部曲”与“四部曲”之间的岁月里,作者创作了关于地域文化的作品《走读西湖》《爱情西湖》《走读浙江》《吴越王》;茶文化作品《吴觉农传》《中国茶谣》剧本、《六羡歌》剧本、《品饮中国》、《一片叶子》;非虚构历史作品《家国书》《主义之花》等等,例数的这些作品并非是这个阶段的全部作品,而是在不同程度上为最终的“茶人四部曲”做准备的作品,从《望江南》中,能不同层面地感受到由这些作品输送的养分。
记得王蒙先生曾经谈过,作家有两种,一种在作品中把自己藏匿得很深,而另一种则放开了写自己。王旭烽常常属于前者,而这次我似乎在《望江南》里读到了作者灵魂的身影,杭寄草身上的敏捷,嘉平身上的求索,忘忧身上的静气,最重要的是杭嘉和的选择、判断、价值观念与复杂的情感正是作者自我追求的一种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