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魆——“跃入浩瀚如群星的人世”
路魆
本期作者
作家,著有小说集《角色X》,长篇小说《暗子》。
特邀嘉宾:王威廉
作家,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创意写作教研室主任
我第一次深入关注路魆的小说是在2020年在《鸭绿江》杂志主持“新青年·新城市”栏目的时候,那次他拿出的短篇小说叫《窃声》,一种诡异的气息贯穿始终,已经有了鲜明的艺术风格。在对谈中,他说这篇小说实际上是他写的第一篇小说,他一直觉得不满意,便反复修改,六年后才拿出来。因此,《窃声》里已经蕴藏着他创作的“源密码”,如他所说:“《窃声》是我写作的一棵生长树,对它的构思没有停止过。”他还开诚布公地说出自己的小说理念:“世界是一个符号性的世界,这就是为什么小说中布满隐喻,就连最后主人公寻求出路,也是符号性的行为。隐喻不是一个偷懒的手法,我相信那是作者开始尝试给事物进行归类,形而上地去理解,我也相信随着写作的深入,当初靠天生的思维所感知的东西,会在现实里得到一一的对应。”2022年,路魆的小说《膜翅目与异乡》在《湘江文艺》发表时,编辑冯祉艾老师让我写推荐语,我惊异地发现路魆的小说已经拥有了更加鲜明的写作意识。在那篇小说中,弥漫着一股神秘、阴郁而潮湿的气息,那就是南方之南的气息,在荒蛮的乡野与雨林的泥泞深处,那样的气息依然存在,是令古人惊骇的“瘴气”。因此,这种气息在他的小说中既是一种象征与隐喻,也是现实的夸张再现,属于有意识的“南方书写”,应和着当下正在被反复谈论的“新南方写作”。今年,路魆发表在《钟山》上的短篇小说《跃入群星》沿着自身的脉络继续成熟,南方的意象依然鲜明,海岛及其怪异的动植物一如既往构建小说的符号世界,还有收集动物头骨的惊悚细节,如他的笔名一样散发着森森鬼气,但是,人物的内心情感更加真挚,结尾处的“一起活下去”预示着绝望中的希望。这时再来看小说题目“跃入群星”,原来那并非跃入虚无或是幻象,而是“跃入浩瀚如群星的人世”。人世间如浩瀚宇宙,瞬间就平衡了那些森森鬼气。
樊迎春
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
青年教师
《跃入群星》的作者显然承继了先锋文学的优秀遗产,深沉阴翳的个体情绪在尖锐冷酷中得以表达。潮湿闷热的南方岛屿在作者笔下闪烁着点点星光,提示着莫须有的理想主义和有关生活的浪漫想象。岛屿禁锢了父亲,苍老了母亲,也养育了收集动物头骨的我。父母的爱情会消耗殆尽,让人迷路的黄色雾障碍却亘古不变地属于岛屿限定的热带雨林。作为父母生命的延续,“我”可以是爱的传递,未尝不是这雾障的绵延。这早已不是传统与现代冲突的陈旧命题,而是在新南方的海洋中对人心驳杂的贪嗔痴的重新审视。在泗月岛做一株植物或者乘坐飞船驶向月球并非少年的两种极端幻想,而恰恰是伴随湿热气息扑面而来的理智与情感。“我”可以走出父亲的岛屿吗?“我”应该走进母亲的城市吗?岛屿与城市,哪个又不是这沉重肉身与虚空精神的羁绊?
“只管天上的事”的老姑母送我一顶人间的摩托车头盔,帮我在个人与群体间建构了可拆卸的屏障,也充当了这尘世与我向往的宇宙的中间物。只是,泗月岛的土地依然替我保存着那些我捡来的头骨,是啊,岛屿知晓我所有的秘密,知晓这如群星般浩瀚的人世中那绵绵的哀愁与永恒的孤寂。
靳庭月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
《跃入群星》似乎早早以四块彼此分离又连通的离岛,隐喻了自我的分裂与关系的离散,并以超现实色彩和结尾突然的失控,预演了即将步入成人社会的不安。尽管“我”向读者和盘托出式的评析,使“妈妈”显示出主观视角过滤后的单薄,不过,人烟稀少的热带小岛和植物学家爸爸,仍以一种遥远陌生之物的虚构感,为人物的生活状态增加了模糊暧昧、矛盾暗生的色彩。
在年少的“我”的视角里,最初的矛盾是“进入还是远离城市”,父母的分歧发展成去/留的选择,使“我”熟悉的小岛生活失去了稳固性。随母亲来到内陆城市后,比起她通过工作建立起与世界的明朗联系,“我”对新环境的适应要缓慢得多——也许这一过程迟迟没能完成。老姑母送的头盔(及其替代品)使“我”与故乡小岛仍然维持某种联系,如同“精神脐带”。戴头盔的举动,既像一种与周遭保持安全距离的方式(比起“套中人”式的保守,似乎更像焦虑儿童依恋旧玩偶),又仿佛某种角色扮演,让“我”得以想象自己前往另一重空间——不是被考试、课堂、恶作剧填充的此地,也不是被重复、无望逐渐侵蚀的故乡。“飞向太空,飞向月球”也许意味着从被抛入的社会组织中再次脱嵌出来。不过,上一次“我”是依附于妈妈的行动,被动地脱离小岛(泗月岛毕竟不是封闭的城堡)。而这次,对一个脆弱的自我而言,即使是想象中的脱嵌,已然可能引发自我的震荡和艰难重组。
钟宜峰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
事先声明:我不是一个眼光长远的人,只能关注一些眼前比较乏味、沉闷的问题。所以在阅读这篇小说时,我的脑袋里逐渐塞满了困惑:父亲为什么会对母亲一见钟情?是因为欣赏她身体的轮廓?她的口音?还是微笑的弧度?父亲的育种试验一直在失败,是什么机关或者公司一直在支持他的研究?什么样的高中教室会允许主人公一直戴着头盔上课?主人公为什么要在小说结尾去应一群从未说过话的同学的邀约——要达到怎样的愚蠢才能真的相信这群暗戳戳霸凌自己了三年的同学们在筹备一场善意的庆功宴?“最后一次见面若不领情,似乎无情无义。”这是一个充分的理由吗?
再向远处问:为什么人在现实中绝无可能骑着铁桶飞走,但我们相信《骑桶者》是一篇杰作;而龙王赘婿、霸总垂青的情节在现实中确有小概率可能发生,我们反而却嘲笑它的虚假?我们有时不得不刨根究底,因为正是这些无聊的问题构成了文学的置信度——或者说,质感。倘若理不清楚,这篇小说就只剩下了一些单子的排列:问题家庭,孤独的少年,失乐园,校园霸凌,核心隐喻(科幻现在就正时髦)。它们确实可以组合出一篇看上去很精美的小说,但就像AI生成的画作,精美的背后依旧是空洞。如果我们警惕主旋律式慷慨激昂的假大空,那么我们也同样要在写作中警惕这种精致的匮乏:当小说内部的真实尚且不能自洽时,是绝无可能真实地映射更广大的现实世界的。
翟慕航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
丛林文明遭受城市文明的碾压和席卷,似乎是它无可避免的命运。来自内陆城市的妈妈,最终成功逃离了“我”和爸爸的故乡——热带地区丛林密布的泗月岛,也把“我”和爸爸带走。起初,和抛弃故土的原住民们不同,爸爸还执著于此地,紧紧怀抱着农耕时代朴素的旧梦。然而,他尝尽了各种科学试验,都无法让古老的岛屿容纳内陆城市作物。这暗示着两种文明之间的矛盾冲突难以化解。树林里动物大量死亡、头骨裸露,是丛林文明消逝的征兆之一。而当爸爸放弃改良本地土壤,用岛外土壤培育作物时,就已经开始动摇他笨拙的旧梦。所有试验以失败告终,爸爸转而进入城市,服膺于现代文明。
和爸爸一样,“我”生来也是城市的陌路人。当“我”不得不进城上学时,必须带起头盔,因为对“我”来说,城市是如此地危险而失控。并且,生性敏感如灵兽的“我”,根本无法忍受头盔之外的城市噪音。在小说的结尾,“我”考上航空航天大学后,赴约同学的“庆祝会”,却发现是他们偷走了自己丢失的所有头盔。他们敲碎“我”最后的头盔,并使“我”失聪。逃离地球的宇航梦随之彻底破裂,而城市噪音带来的恐惧也从此消失掉了。于是,融入城市文明,似乎成了唯一而恰当的选择。但异乡人融入陌生的城市文明,要以身心遭受无数创伤作代价,小说中的“我”甚至失去了感官(或许隐喻现代都市人感官的麻木)、异化了自身。所谓的“融入”,也不过是异乡人跃入群星般璀璨而迷离的都市中,进行的一场永远的徘徊与流浪。
然而,生于城市文明中的人们就是健全的吗?城市的原住民——妈妈家族的亲戚们,以及“我”的中学同学们,或是刻薄冷漠,或是阴险虚伪,好像带有先天的心灵残疾。在这些城市人的凝视之下,丛林文明的一切永远落后、可笑,等待着被排挤、被清除、被彻底地修理和改造。
张成锟
沈阳师范大学硕士
“我的生活基本处于梦幻和幻想中。”路魆在一篇创作谈中如是说。不知从何时起,“想象”成为一批“90后”作家的关键词,这批作家包括但不限于陈春成、李唐,以及路魆。《跃入群星》便是一篇充满想象力的小说,“我”与父母生活在瘟病肆虐,难以滋长农作物的泗月岛上,日常爱好是帮萨满一般的老姑母收集动物头骨。当“我”不得不因升学离开岛屿时,对喧嚷城市的恐惧令“我”只能将自己闭锁在头盔之中,渴望有朝一日飞向无人深空。路魆小说往往如此,通篇氤氲在潮湿、闷热、晦暗的岭南瘴气之中,仿佛在为“魆”这个字做着注解。
如果要为《跃入群星》中的种种“变形”做个注解的话,我会想到他在2019年创作的《离开离岛区》一文,两篇小说同样设置了“岛”与“城”的对立关系;异地而居的父母双亲;以及对现代化的“城”充满厌恶与恐惧的主人公。两篇小说似乎同样指向,原生家庭破裂为主人公埋下对人情惧怕的创伤,冷酷的现代都市生活更令主人公精神困苦的少年心事,是用黑暗的笔调触及着现代人幽深的心灵深处。
但值得警惕的是,想象与现实的配比关系或许是“90后”作家未来创作中需要调整的一点。毕竟,路魆笔下不止一次出现的“曼德拉草”,在现实中是不会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