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鄂西大山的文学追梦人
在追求华丽辞藻的文学当下,王永红先生不被时尚所惑,以质朴的语言文字——原生态的土家口语,将《享受父爱》经过千锤百炼的艺术思考,精心修订更名为《父爱》(2020年再版),深受读者的喜爱!
一
这部作品分春夏秋冬四章,作家巧用大自然的四季更替,展现人生的困境、希望、磨砺与收获。用严寒的冬天隐喻艰难的生存环境,春天代表生活的希望,酷暑夏天拟为人生遭遇的挫折、磨砺与锻打,硕果累累的金秋象征人生的丰收时节。作家用环境描写暗示小说情节,烘托气氛。故事的开篇以冬开始,再现了险象环生的生存环境。1943年,汉洋关在日本炮弹的狂轰滥炸下,作品中的主人公曾奎生妹殇母疫,以放排为生的“父亲”曾明俊刚躲过了日本的血腥屠杀,又遭受抓壮丁的遭遇,为了躲避追兵,不得已钻荆棘、飞岩洞,附葛藤,攀悬崖逃生。父亲为了幼子奎生不受后妈的虐待,执意推辞掉了好心人为之牵线搭桥的良缘。决意不再结婚,独自把儿子奎生抚养成人。后来父亲拗不过家公的良苦用心,接受了家公家家的安排,续幺姨为妻,原以为血浓于水的亲情,幺姨会善待奎生。但由于幺姨本身对这桩包办婚姻具有本能的抵触情绪,只因抗不过父命,才违心地与姐夫结婚。婚后,生活的重负压得父亲喘不过气来,父亲整天奔忙于生计,起早贪黑,早出晚归,已身心俱疲,在饥寒交迫的日子,父亲心里惦念的是没娘的孩子,无意之中冷落怠慢了新婚燕尔的妻子。因而年轻貌美的幺姨感到满腹的委屈与失落。加上奎生年幼,心地纯净如白纸的心灵,不懂得处事圆润赢得幺姨的欢心,当幺姨充满期待的希望他叫一声“妈妈”时,可从奎生嘴里蹦出来的竟是“幺姨”,惹得幺姨恼怒不已。待父亲出工以后,幺姨竟体罚幼子奎生去放羊,羊群遭到老虎的袭击,奎生吓得没命地逃回家。幺姨关心的不是孩子的安危,心疼的是羊被老虎吃了,还要奎生把吃剩的羊找回来。父亲回家正好看到这一幕,愤怒地吼道:你这不是把孩子往虎口里送啊?要找,我去给你找!奎生尿床了,幺姨竟逼着奎生顶着被子在太阳下晒干;幺姨走亲戚竟把奎生独自锁在家里,又冻又饿的奎生只得蒙在被子里睡觉,被子又硬又破,怎么也睡不暖和,父亲回家听到奎生撕心裂肺般找爹的哭声,“牙齿咬得咯嘣响”,一脚把门踢开,抱着奎生离开了幺姨的家,头也不回地消失在夜幕中……
经历了生死大劫,赶走了日本,迎来了新中国,父亲有了惺惺相惜的伴侣,奎生有了对自己疼爱有加的妈妈田月芬阿姨,一家人开启了美好的新生活,对幸福充满了无限憧憬,迎来了充满了生机的春天。
作者独具匠心,笔锋一转,妙用天气“倒春寒”打下伏笔。“倒春寒”对乡下人、对农民来说,那无疑就是一场大灾大难!春耕春种时节却碰上了如冬天一般的寒冷春季!不能耕耘,不能播种,没有春天的播种哪来秋天的收获呀?农民这一年还有什么指望呢?”大自然遭遇了“倒春寒”,现实中,学校领导、老师被打成右派,揪出去批斗。在乡下一所偏僻的学校,条件极其简陋,用水要到十几里路外去挑,洗脸刷牙都是用洗过菜的水,衣服里、头发间,到处都长满了虱子,就是在那样艰难的环境下坚持授业解惑也的舅爷也免遭其难被打成了右派,其理由荒唐至极,是因为县里要完成上级的任务,必须还要揪出几个右派...作者用“倒春寒”隐喻政治的冷空气回流,政策的偏颇带给人们的灾难,真是惟妙惟肖。
《父爱》的夏之卷,描述了奎生屡遭挫折的前途命运,也折射了一个时代农村青年的艰难求索历程。此期间,学校停课、破四旧、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大革文化的命。本来成绩优异的奎生考大学是十拿九稳的,他对前途充满信心,但却不能顺利地求学。面对读书靠推荐,招工靠关系的时风,奎生不得已成为一名回乡知识青年,在广阔天地里“炼一颗红心”,他郁郁寡欢,深感前途黯然、渺茫……刚参加生产队劳动时,他不会套牛耕田遭到嘲笑,父亲手把手地教他,并鼓励他不要灰心丧气!父亲说:那么厚的书你都读懂了,那么长的文章你也写出来了,只要认真学,没有你学不会的。父亲教之有方,奎生很快就得要领,样样农活他都能得心应手,技术娴熟,驾驭自如。在当时,物质贫乏,凭票供应,父亲想方设法为奎生打煤油、买钢笔、墨水、白纸,鼓励他不要放弃读书、写作。在艰苦的劳作之余,奎生手不释卷,笔耕不辍,积淀了丰厚的知识。他经历了生活的迷失、失去妹妹的悲痛、父亲被贫协组长何必为栽赃陷害、自己平白无故屡遭冤屈,被诬陷炸鱼,被派出所传唤。本该应得的教学工资,却被阳奉阴违的项书记发给他之后又举报揭发他贪污了学校公款。此期间,正是奎生接受上级组织考验推荐上大学的风口浪尖,由于小人捅刀子,上大学的机会又与他失之交臂。在他最沮丧的日子,等来了真相大白,终于云开雾散,奎生被县文化馆录用,验印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至理名言,奎生所经历的磨砺如夏天酷热天气的炙烤。
在收获的金秋时节,曾家喜事盈门,好事不断。曾奎生的大弟弟曾彤华考入了北方科技大学,曾家出了第一个大学生。接着他的小弟弟田文华以优异的成绩被南方一所师范学院录取,曾家一下出了两个大学生,圆了父亲几十年来的梦!父亲人生的金秋,收获了金灿灿的果实!
二
王永红先生走上工作岗位时是县文化馆辅导干部,他长年行走在乡间,被这片深情的文化土壤所滋养,他的情感与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人群的喜怒哀乐早已融入一体,他的亲人、朋友、师长、同事就在这个群体之中。长期以来,这个群体的生活映射在他的心灵世界中,逐渐内化为小说的素材,他对生命的体验与这个群体息息相关,对人性的思考具有独特的视角,为笔下人物的塑造,赋予了鲜活的色彩,因此作品格外感人。小说中的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他们是鄂西大山社会变迁中人物长廊的缩影。
在民间文化的采撷中,山歌、五句子、民歌、民谣、南曲、打溜子、满堂音、薅草锣鼓、放排号子等民间文化精髓都根植于作者的内心。小说中的小妹、幺姑、妈妈、婆婆所唱的童谣、民歌,放排工人的船工他信手拈来,方言俚语恰到好处地得以运用。生动的语言,细腻的文笔,再现了土家族民间风俗人情:孩子抓周(周岁生日)、团年饭、婚嫁、祭祖、丧葬等习俗。文中独辟蹊径,为读者展现了土家族倒插门,儿子入赘做上门女婿悲喜交集的婚礼场景。父母含辛茹苦把奎生养大,作为长子正是家里的得力帮手,理应为家庭、为父母分忧解愁,承担起家庭的责任。而自己面临的婚姻先决条件是必须到女方落户,奎生感到对愧对养育自己的父母。对父母没有任何回报就离开了那个家,别离时真不是滋味,他动情的哭声令读者情不自禁地随之哽咽,这种伤感也源于当时的经济环境和土家风俗,离开了那个家,就意味着割断了自己与养育家庭的责任与义务,婚后将要把全身心的精力就要投入到新家的营造和责任承担,从此便成了养育自己家庭的客人。
小说通过父亲对陌生人曾明生的患难相救,以及曾明生对父亲救命之恩回报的描述,表达了土家族人知恩图报、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对曾彤华考上大学,亲友、远亲近邻慷慨解囊、倾力相助的描写,礼赞了土家人乐善好施的淳朴品质和风尚,为难之中,大家彼此伸出援助之手,相互扶持,同舟共济的传统美德。作品对细节的刻画具有四两拔千斤、曲径通幽的艺术效果。通过对舅爷泡茶动作的特写,展示了土家茶文化的别有风情和魅力,同时折射出做学问的哲理,不可删繁就简,浅尝辄止,需一丝不苟,循序渐进。奎生捡废品卖,想自力更生挣钱交少先队队费,意外发现一块铜,他欣喜不已,结果是一颗炸弹,钱没有挣到,还险遭丧命。这些描写表面上看呈现了生之艰难,深层次品味,文字有力控诉了日本侵华的罪行。王永红的语言没有任何雕饰,他善于运用土家族特色语言渲染人物的个性,如描写侠义心肠、乐于助人的陈站长,给父亲送背河沙的工资,父亲为了感谢他,极力挽留他吃饭再走,陈站长说:“你家的饭我是百吃不厌哪!你可要给我格外多准备点粮食哪!说完,又是一阵响哈哈,叫声‘多谢了!’就走了。”简洁朴素的语言,却勾画出土家人爽朗的个性。
彤华考取大学后,看到父亲为了给自己筹借学费,借贷无门而愁肠百结,瞬间急得白发生,于是对父母说:“我不想上大学了!”彤华的话一出口,父亲一声吼:“胡说!我就不相信死了张屠户,就吃混毛猪!”意思是说天不灭绝人之路,表达了父亲在困境面前不低头的决心和气魄。一句“急的白发生”,让人洒泪……语言凝练,却把生活的艰难窘境表达得淋漓尽致。
文中机趣、诙谐的句子俯首即是。父亲被队长何必为栽赃陷害盗窃生产队的玉米,当社员从玉米堆中发现了一枚毛主席像章,案子不言自明,父亲意味深长地说:“毛主席又救了我呀!”一语双关,反讽了何必为利用权势鱼肉百姓,欺凌霸道,因为那枚最大的像章是何必为利用自己的特权据有,是他身份的象征,像章为父亲洗去了不白之冤。又如:土地改革时期,以土地的多少为划为地主的先决条件,文中幽默地叙述到:“好的爷爷喝鸦片,喝去了一个地主家庭,少划了好几个地主分子。父亲他们几弟兄都得以幸免。都说爷爷像长了后眼睛的。”爷爷吸鸦片本来是败家、伤害身体的陋习,没有想到竟因祸得福。衍射出土改政策有失偏颇、失公允的现象,引人反思……
在全国上下反右斗争登峰造极的阶段,“打到右派丁明仁!”“丁明仁?作者自言自语地说:“那不是汉洋关完全小学的教导主任吗?他怎么也被揪出来了呢?怎么也成了右派分子呢?他怎么是坏人呢?他怎么成了坏人,成了阶段敌人呢?”作者一脸愕然:“我才听到过右派分子这个词,这个称呼。什么是右派分子?右派分子在哪里?为什么会有右派分子?我百思不得其解。现在,右派分子居然出现在我耳边了。身边还有了右派分子,我们居然不认识,居然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小说通过振聋发聩的标语口号,以及作者听到口号后的惊愕和自言自语,呈现了一段荒唐的历史。幽默的语言带给读者对那段历史的思索和审视。作品对幺姨的刻画,揭示了旧时包办婚姻带给人们的不幸,文字的背后是对封建社会男权的凌厉批判,对平等婚姻的热切呼唤!幺姨的自私、心肠狠毒,皆因贫穷落后而导致的心胸狭窄,蒙昧无知。这是知识贫乏、物质生活贫瘠的土壤上生长出的病态禾草。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这种现象已逐渐灭迹。
三
“父亲这个梦,当初寄厚望于奎生,可奎生生不逢时啊!”因为那时不是凭成绩上大学,奎生成了回乡知识青年,没能圆父亲的梦。他生活的武陵大山,山高路远,消息闭塞,讯息不通,一封信件往往十天半月才会收到,待收到信时早已“獐子过了岭,麂子过了山”。加上基层干部从中作梗,几次招工的机会都与他擦肩而过,使他失去了宝贵的机会更高的学习平台。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奎生高中毕业回乡之后在艰苦的农村得到了锤炼。教书、做农活、当会计,积淀了丰厚的知识底蕴,人生阅历逐渐丰富。父亲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无论受到什么打击,命运受到怎样无情的捉弄,他都锲而不舍地学习,文学梦想一直在他心里熊熊燃烧。作品真实呈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青年的前途命运,以及他们百折不回,顽强拼搏的斗志。在奎生这个人物身上寄寓着作家的梦想和追求!他的生活经历,有着对笔下人物命运的切身体验,因而这部作品打动人心。王永红以执着的信念在文学的伊甸园辛勤耕耘,厚积薄发,奋力跋涉,在年逾古稀之时,力透纸背,为文坛呈现了一部饱蘸深情、感人肺腑的长篇小说《父爱》,实现了文学梦想的夙愿!也圆了父亲的梦!
《父爱》这部小说,浓墨重彩,以充满历史沧桑感的语调呈现了苦难意识,凸显父亲跌宕起伏的一生,生活的磨难与他如影随形。
特别是二儿子考上“北方科技大学”,面对旧债未还又添新债借贷无门的困境和巨大压力,为了给儿子筹齐学费,父亲以肉体之躯,用双肩为附近一座电站负重河沙,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天晴暴晒,父亲从曾家河到杜鹃山,披星戴月,“一背又一背,杜鹃山没停顿过他‘咳哟!咳哟!’的号子声。”汗水、雨水,浸透全身,“他的衣裳没有干过。”“饿了啃几个包谷粑粑,或者是洋芋果,渴了就喝几口河水……背了七七四十九天……一千四百八十八背笼,往返将近三千趟,杜鹃山半山腰耸立起了一座河沙堆成的小山峰!”终于为彤华凑齐了学费。作者用文字的叠加衬托父亲承受苦难之坚强,憾人心灵。
在物欲滚滚的商业化社会当下,读《父爱》这部小说,如一泓清流,涤荡心灵,洗刷浊垢,驱除邪念。它敦促人们本能地抵御金钱的腐蚀和物欲诱惑的侵蚀,洁身自好,不忘做人的本分。作品对曾彤华上大学前后世态人心的描写,大腹便便的省领导对父亲和小弟弟的态度,与对曾奎生的态度的对比刻画,抨击了趋炎附势的势利小人和社会的丑恶现象,彰显了父亲做人的气节,宠辱不惊的朴素人格。当初,曾彤华上大学借贷无门,可功成名就之后,溜须拍马者趋之若鹜。企业老总和某些单位主动上门提出无偿帮忙“装电话”“扩道场”“修房子”等要求,父亲机智地以“耳朵背、听不清”“坏风水”等理由巧妙地予以回绝,显现了农民父亲大智若愚的智慧,淳朴的可贵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