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观人性,尽观现实——《湖与元气连》读后
“湖与元气连”,读到第一句就会忍不住接续背下去,“湖与元气连,风波浩难止。天外贾客归,云间片帆起。龟游莲叶上,鸟宿芦花里。少女棹轻舟,歌声逐流水。”诗句出自李白的《姑孰十咏·丹阳湖》,同时“湖与元气连”作为小说的标题,也为故事设下了伏笔——“湖”在故事中扮演的是何种角色,风平浪静是否是那里永远的样子,“风波”又指什么……种种疑惑的产生正是由于作者余一鸣并未仅仅将诗歌的意义停留在表层,而真正做到了与主旨结合且贯穿全文,在小说的叙事构建中,借助镜像审美从情节与人物的镜像折射和叙述的镜像交替等角度,进一步拓宽诗歌的内蕴。
从西方中世纪开始,镜子不断被赋予各种象征性意义,文学作品中的“镜像”开始承载作者的思考方向和文章的主旨,“镜子”逐渐变成隐喻,并为故事开拓出更广阔的空间和视角。《湖与元气连》中的“湖”可以理解为镜子的另一种形态。小说开头伴随新村官王三月的视角,读者生发对上元村的疑惑——本该出现的丹阳湖空余名号,而结尾却与开头的境况相悖,陈疯子的话“湖让人一步,人也应该让湖一步,人与这湖天生有个度,不能过度”赋予这片湖和上元村一种新的可能性。人对自然观念转换的背后,起作用的首先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但换个角度看,一直注视着人的首先是“湖”,这里的“湖”在其本义之上或许具有更广阔的象征义。湖能够倒映它周围的事物,那不妨将其看作镜像的一种,由此它的引申义也发生了变化。作为镜像的丹阳湖不再是具体之物,外形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它的镜像功能,能够映照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和人行为方式的变化。人定胜天与尊重自然、肆意发展与退耕还湖,变化前后的反差感令“湖”的镜像功能完全发挥,也促成新的意义空间逐渐形成。
丹阳湖宛若一只无形的手,它没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能力,却成为镜像审美得以凸显的重要因子——因为人的一举一动都被它记录。
作者余一鸣通过两层对照,将人性抒写得淋漓尽致。第一层对照聚焦于人物自身。故事开始作者通过隐约的暗示“诱惑”读者形成对人物的刻板印象,最后却通过行动展示人物的真实面貌,二者的对照带来强烈的镜像反差效果。村官王三月初来乍到,居住地办公桌、沙发、电视、电脑、套房一应俱全,这可以理解为作者设置的叙事圈套——客观描写背后的圈套令读者忍不住想得更远:这样的待遇是否是为了巴结他?杜乡长、卜委员是不是有什么歪心思?这些加诸于人物身上的刻板印象会与人物真实的行为活动形成反差,这亦是对那些不作为的村干部的讽刺。要知道,任何印象的形成都绝非空穴来风,在此意义上,读者下意识的想法是讽刺,更是警示,这些种种,都通过前后印象的反差和对比体现出来了。第二层则是通过不同时代人物行为和品格的彼此映照,塑造出刘四龙、陈玉田以及陈大先等富有人情味的角色。陈大先、陈玉田是存在于不同叙事空间的两个角色,作者通过对其优秀品质的描写,凸显他们对人性、对现实的乐观态度,伟大的品质代代相传,在中国人民身上永不褪色。
镜像审美运用到故事架构层面,表现为现实与历史双线并行叙事——通过口述的方式回顾既往历史人物,再由眼前的现实生活进一步填充完整相对遥远的历史图景、历史人物与现实人物共有的美好品质,使得两个原本毫不相干的叙事空间交互作用,在历史与现实的两相对照中增添文本的艺术效果。陈大先的死因我们不得而知,但他为胜利圩的建成付出心血,“刘老爷捐出其中二十亩作为义田,收获用来赈济上元刘姓贫困户,奇怪的是,陈大先不姓刘,远在浙江老家的陈大先妻儿却连续两年收到了寄自上元的义金”——这或许是刘老爷一派人对自己行为无声的反思,它印证着陈大先的正确判断。纵然小老头与陈大先有亲缘关系,甚至他充当过去故事的第一叙述者,但真正使两层空间联结的还是不同时代下人性的闪耀点,“为民”正是现实与历史呈现镜像的重要因素,王三月、刘四龙、陈玉田,都在尽自己所能守护上元村,都在为民生计。双线叙事也正是从不同角度助力同一主旨的呈现,过去的故事属于暗线,现在的故事属于明线,双线并行,情节发展更明晰,故事也更紧凑。
镜像审美的最后一层,归于主旨。余一鸣用充满创意的笔调将“镜像”不断扩大,构成三层镜像空间。首先是宏大历史与上元村,读者的视野定格在小小的上元村中,通过一个小乡村治理观念与方式的变革想象宏大历史。其次是宏大历史与背后默默付出的人民、干部,“一个国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的,她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一个国家拥有那些能够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只有一个国家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为祖国骄傲。”小人物是大时代的缩影,小人物没能总结出“退耕还湖”这样精辟的语句,却能用通俗易懂的话语点醒处于迷茫中的人;小人物没有建设乡村的宏大蓝图,却因为“心中藏着一个李白”而愿意豁出自己的一切。最后是人与自然。镜像审美从丹阳湖出发,走过角色,走过历史与现实,抛却层层隐喻,最后停留在湖本身。消逝的丹阳湖代表被人类损毁的自然,在人们意识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倒置后,新的实践又从丹阳湖开始。
人将一粒石子扔进丹阳湖,镜像破碎的同时亦是人类转身的时机,观察到镜像只是阶段而并非最终目的。陈疯子对“退耕还湖”的设想重新赋予乡村发展新的可能性,这无疑是一种升华。就如同《哈利·波特》中困扰哈利的厄里斯魔镜,随着他的成长,他必然不会像第一次站在镜子前一样能看到自己的一切执念。镜像审美带来的大与小、强与弱、面与点的映照对比,在故事的最后借助王三月之口完成突破与升华,人性永远闪耀光芒,现实永远充满希望,相信这些,困难就归结为四个字——“那又何妨?”
( 文学报)
内容简介
图片
《湖与元气连》记述了一位学中文出身的大学生王三月,前往丹阳湖南边的村庄上元村出任村干部的故事。作品以彼此映照的方式塑造了刘四龙、陈玉田以及陈大先三位身先士卒、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英雄形象,并通过对既往历史的回顾,由眼前的现实生活进一步探向相对遥远的历史图景,在结尾处巧妙呼应了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姑孰十咏·丹阳湖》:“湖与元气连,风波浩难止。天外贾客归,云间片帆起。龟游莲叶上,鸟宿芦花里。少女棹轻舟,歌声逐流水。”同时,小说关注当下的自然生态,关注环境保护,聚焦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自然生态的恢复,可视为一篇颇为典型的生态叙事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