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文资讯

陈涛散文集《在群山之间》:在深入中寻找与抵达

发布时间:2023-04-25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关键词:《在群山之间》

“一个个的拐弯,有着相同的样貌,一个个的高坡,有着相似的坡度。在群山之间,看似很近的路,却需要向相反的方向行驶,再迂回前行,如同人生。”这是作家陈涛散文集《在群山之间》中的一段话。

一部好书的标准是什么?我想除了文词之美,更重要的是思想美。好的散文意味深长,给人以启迪。

散文集《在群山之间》就是这样的一部书。他的每篇文章都有这样的醒人警句。

我想陈涛的这句话是经历过,是走过更多的“山路”,是感受至深,才看到的人生景象,才悟出的人生道理。正所谓,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

如果没有这次深入生活的特殊经历,没有担任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冶力关镇池沟村任职“第一书记”的历练机会,我想他很难有这样的体悟,即便是有,也不可能现在,或者将来,也不可能有这样的一部散文集《在群山之间》。

作家胡竹峰说,经历是文章的风骨。作家不平凡的经历,使得对“深入生活”的见解非常深刻、非同一般。很多时候,我们感觉自己已经身处生活之中,还有什么可“深入”的?已经不需要深入生活了,可恰恰相反,作家的一番话让阅读者醍醐灌顶。

“任职的两年时光,我认为我从生活的表面融入到了生活的内部,我学会了在生活的内部去生活,我甚至觉得我之前是在活着,而不是生活,我们常常用顺其自然,来自我安慰,其实更多的是一种被动的而非主动的,是顺从的而非努力的,是焦虑的而非坦然的一种生活状态。”

“学会在生活内部去生活,破除刻板印象,重建对生活及世道人心的认知。”

这两段话,言外之意就是我们应该有创造性地生活,用我们的思维主动改变自己现有的生活,我们不怕长风破浪,我们是要体验长风破浪的感受,而绝非顺其自然,随波逐流,按部就班,被动接受。我们要跳出自己的安安稳稳、顺风顺水的圈子,重新审视自己,创造自己。尽管很多人认为生命终有一死,相对来说毫无意义可言,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该把没有意义的生命变得异常有趣,活得有趣总该是生活的样子吧?我们面对日复一日、重复的工作要不断挑战自己,要日日精进。所以说生命与其说被动接受,不如主动进入。

如此一来,重复的日子,平淡的生活,注入了主动,注入了深情,就有了生机与趣味。

作家陈涛的散文集《在群山之间》本身就是一种敬畏,又有不一样的视角,并非远观全景式,而是身与心与情的深入。通过身体的深入,内心的深入,情感的深入,思想的深入,一系列的深入,有意在寻找,去抵达另一个生命的彼岸。

这让读者尤为欣喜,似乎带着读者来一场寻找与抵达的旅程,这场旅程注定是一次空前的自我修复和反省。幸福有多远,生命的意义,平凡的生活,诸多问题在脑海里翻涌。

跟随作家,从“回望”、“当时”、“世风”、“青年”全书的四个部分进入,全面了解了他任职“第一书记”期间的生活碎片,以及所思所想。有脱贫攻坚、乡村革新工作的现实状况,有描绘甘南独有的秀美森林和壮丽雪山,更有遭遇一次次困苦之后的内心体验与感怀。

作家陈涛是一个“知之愈明,行之愈笃”的人,身为文学博士,一介书生,能撇家舍业去贫困山区体察生活,加之语言不通,交流不便,民族又不同,信仰与生活习性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困扰,这些显见的问题能克服就足以令人钦佩。当然,读者也能看出他早有想法,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他把每一次的深入,每一次的交往,每一次的深刻体会凝结成文字,出版成书。这些文字都是对生命,对内心的追问,以及对精神世界的一种寻找与抵达。

他在寻找什么?是生命的另一番景象,还是不甘现实的平庸、平淡?

他在抵达什么?是个体生命结束时对内心的告慰,还是给予后人的一种精神鼓励?等等,我想都有吧。

除此之外,对那些抱有生命毫无意义的人一个强有力的回击。

生活中,我们深入,我们寻找,我们抵达,每一次的艰辛付出,每一次被看作有意义的斩获,哪怕毫无收获,我们所走过的路,经历的事,将外在的事物化入内心,并在内心之中感知自我,正所谓,“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时刻修复自我,反省自我,提升自我,都将是生命意义的深情演绎与真心告白,绝非夸大其词,危言耸听。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