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地域断代史的编年体书写——评刘晓彬《江西现代诗歌史》
诗人、评论家刘晓彬撰写的文学理论专著《江西现代诗歌史》一书,日前由江西高校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江西第一部现代诗歌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部关于江西现代诗歌史的普及读本。全书分“绪论:江西现代诗歌的历史过程”“第一编 五四至大革命时期的诗歌”“第二编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诗歌”“第三编 抗日战争时期的诗歌”“第四编 解放战争时期的诗歌”“结语:审美倾向是革命的,也是艺术的”六个部分,以一种地域断代分类的文学史研究方法和编年体书写方式,全面、翔实地评介了自五四新文化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江西现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再现了中国现代诗歌史中江西诗歌版图的真实历史风貌。
江西现代诗歌史,不仅是江西现代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现代诗歌史和中国现代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江西现代诗歌创作,不仅包含新诗和散文诗,也包括歌谣和旧体诗词。《江西现代诗歌史》按“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这样四个历史阶段,介绍和评述了与江西诗歌密切相关的社会风云、文艺思潮、诗歌现象与诗歌创作。全书将江西现代诗歌史放置于江西现代革命史和中国现代革命史这样一个宏大的时代背景中去显影,梳理和分析江西现代诗歌的发展脉络。作者紧紧抓住江西现代诗歌与时代同命运、共呼吸的特征,诗歌史叙事与革命史叙事并驾齐驱,水乳交融。与此同时,作者又把江西现代诗歌史放置于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苏区文艺运动、抗战文艺运动、进步文艺运动等社会文化运动背景中去进行研究,放置到诸如戏剧、音乐、舞蹈、新闻出版等文艺与文化形态中去进行比对、评述。它是一部江西现代诗歌史,也是一部江西现代文学史、文艺史、文化史、革命史。
《江西现代诗歌史》以重要诗歌事件为线索,以代表性诗人和作品为核心,凸显重要诗人,描绘诗人群像,由点及面,点面结合,全息呈现江西现代诗歌阶段性与整体性历史风貌。对一些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被遮蔽、被湮没的重要诗歌现象、诗人与作品,作者均进行了补充阐述,以体现诗歌史的完整性和全面性。譬如第一编重点介绍方志敏的革命生涯及诗歌创作,彰显方志敏诗歌在无产阶级革命诗歌史与中央苏区诗歌史中的重要地位,又用较大篇幅介绍和论析了“漂泊诗人”白采、“格律体新诗”实验者饶孟侃的诗歌创作,还介绍和论析了李烈钧、杨赓笙等民主进步人士的诗歌创作。第二编重点评述毛泽东、陈毅在苏区文艺运动中创作的旧体诗词,指出他们的诗歌“不仅是江西现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为推动中华诗词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又评述了王礼锡、曾今可,以及李伯钊、黄道、彭友仁、帅开甲、杨超、刘伯坚、袁玉冰、古柏等一干革命志士的诗歌创作。第三编重点评述了天蓝、廖伯坦、叶金的散文诗创作,又介绍了郭沫若、田汉、邹韬奋、聂绀弩、柯仲平、张乐平、曹聚仁等著名作家与诗人在江西的抗日文学活动,以及李一痕、夏征农、孟依帆等江西本土诗人的创作。第四编重点介绍了张自旗主编的进步文艺刊物《荆棘文艺丛刊》,以及论析了公刘、李耕、张自旗、矛舍的诗歌创作,也介绍了《正大学生报》等其他地下刊物,论析了包白痕、文莽彦、彭荆风、苏东平等一大批诗人的诗歌与散文诗创作实绩。
将诗歌创作与诗人传略相结合,是《江西现代诗歌史》的一大特色。全书详述诗人生平,以此厘清诗人诗歌艺术与精神世界的来源与背景。著作用诗人们跌宕起伏的命运,串联起他们不同阶段的诗歌创作,既帮助了读者深刻理解诗歌作品,又使得叙述具有强烈的故事性,引人入胜。这一点与其他学术论著显然不同。譬如作品对“七月派”诗人芦甸传奇人生和创作经历的介绍,对李耕、李一痕等人生平事迹与命运的叙述,等等,都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与此同时,作品还特别重视对诗人诗作背后蕴含的精神境界的揭示。譬如在评价民国革命功勋李烈钧的诗作时,作者说:“读者不仅可以从诗行中了解到他对革命事业坚定的信念,还可以从作品中感受到他爱国、忠诚、刚正不阿的可贵品德,以及无时不以天下治平为念的高尚情操。”再如在梳理诗歌“多作于家国危亡之时”“长歌当哭,可称诗史”的民主革命先驱杨赓笙在“二次革命”失败后和“九一八”事变后的创作历程时,着重揭示其忧国忧民的精神。
注重援引诗歌实例,剖析诗歌的思想特色与艺术特色,是《江西现代诗歌史》的又一大特色。譬如第一编就细致诠释了方志敏革命现实主义代表作、散文诗《哭声》的艺术手法和思想价值,指出这是一篇将对黑暗旧社会的控诉和对光明新世界的呼唤结合在一起的作品;诗歌通过被压迫者对苦难的哭诉,表现了广大劳动人民悲惨的命运,强烈鞭挞了旧世界的罪恶,激发了广大民众的革命热情。也是在这一编,作者详细分析了白采长诗《羸疾者的爱》中羸疾者与年迈的老人、慈爱的母亲、真挚的好友、美丽的姑娘四人的对话,指出这首长诗带着浓郁的浪漫主义和自叙体色彩,深受尼采思想和波德莱尔象征主义艺术影响,堪称是继郭沫若长诗《凤凰涅槃》问世之后又一部杰出的长诗,为新文化运动后叙事长诗的开拓,做出了重要贡献。第三编剖析叶金的散文诗,指出其作品风格和表现手法具有六大特点;分析廖伯坦散文诗多以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的方式,通过意象传递抽象情感,借助意象保持诗性特质,反映现实、揭露黑暗,将忧国忧民的情感融入作品的字里行间。著作详细比对“七月派”诗人天蓝和芦甸诗歌创作上的异同,指出天蓝的诗充满着青春的激情,体现了主观战斗精神,“把具象性与抒情性、哲理性与政治性熔于一炉,富有浓郁的时代特色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芦甸的诗,更多的则是为挣扎在社会黑暗底层的劳苦大众抒发痛苦的情感,并为之鼓呼,体现了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江西现代诗歌史》浓墨重彩地评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毛泽东、陈毅在江西从事革命活动时的诗词创作,对毛泽东在中央苏区七年时间里以革命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创作的《西江月·井冈山》《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如梦令·元旦》《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菩萨蛮·大柏地》《清平乐·会昌》等影响深远的作品进行了品鉴,指出这些诗词独造了一种源于旧体又异于旧体的新体式,对现代诗歌新旧并行的发展格局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分析陈毅《梅岭三章》时,作者从诗歌所表现的诗人开阔的胸襟、情感的真挚、思想的解放、意境的深远、格调的高昂诸方面,揭示这三首诗歌不仅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而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诗人崇高情怀的抒发,也是诗人伟大人格的体现。
重创作不薄理论。《江西现代诗歌史》不唯关注江西现代诗歌创作,同时也关注江西现代诗歌理论。譬如书中介绍了进步文艺刊物《荆棘文艺丛刊》刊发的苏东平诗论《诗,人民的旗》;介绍了吕怀诗论《论诗歌大众化》;介绍了曾今可关于把文言完全转化为白话进行创作,以及摒弃部分格律要求的“词的解放”理论;介绍了饶孟侃的“格律体新诗”理论,肯定他的《新诗的音节》《再论新诗的音节》不仅启发了闻一多在《诗歌的格律》中所探讨的新诗创作理论,而且带动了中国新诗在形式上的自觉实践和格律的试验,“也带来了新诗节奏问题的持续探讨”;更介绍了毛泽东江西苏区诗词所实践的既有别于旧体也有别于民歌和白话诗,在语言运用上采取文言文与日常用语相融合的方式、在内容抒写上反映时代精神的“新体诗歌”理论。对诗歌理论发展史的描绘,织就了一幅完整的江西现代诗歌的“清明上河图”。
《江西现代诗歌史》持论公允、观点辩证。譬如书中在论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先驱、江西现代革命文学的奠基人方志敏时,认为方志敏的第一篇散文诗,也就是江西现代诗歌史上的第一篇散文诗《哭声》,“唱响了青年知识分子运用散文诗形式呼唤革命的先声”;但遗憾的是,方志敏的革命文学创作成就,并没有载入中国现代文学史,也没有载入中国当代文学史,这对方志敏的革命文学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社会意义以及做出的巨大贡献是不公平的,因此作者说:“我们需要一种理性的文学史观。”(《绪论:江西现代诗歌的历史过程》)再如书中说到,尽管曾今可发起的“词的解放”运动最后失败了,未能像胡适发起的“新诗革命”那样取得成功,但从产生的影响和做出的贡献来看,他的“解放词”踏出了迈向现代性的坚实一步,在语言的运用、格律的取舍、意境的创造、风格的改变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创新。这不仅对现代诗词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且为他自己的理论建构也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并且给后来的词人创作留下了重要的启示。他的“解放词”最大的意义,在于把“词体革命”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又如书中评述普罗派诗人为了革命的需要,在诗歌技巧上普遍推敲不足,甚至诉诸一种极具攻击性的暴力话语,严重削弱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与思想表现力。
《江西现代诗歌史》注重从诗人的人生经历和创作道路来进行梳理与研究,注重诗人创作风格的流变,评述富有真知灼见。譬如书中介绍虽然一生短暂却著述颇丰、被高尔基誉为“东方雪莱”的伟大爱国主义者、政治活动家、杰出作家王礼锡时,按照诗歌创作成熟度以及创作题材与诗风的转变,将他的诗歌创作划分为六个阶段,赞誉他是一位“旧体和新诗兼擅的两栖型的现代诗人”。譬如它把李耕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创作,分为多写人生或民生之艰苦并向往生存之自由的“青春期”诗歌创作与自觉趋向“大众”“普罗”诗风的“青年期”诗歌创作这样两个不同阶段。譬如它在分析天蓝诗歌创作时,把他的创作道路分为四个时期,并比较他在四个不同时期的不同创作特征。在对江西现代诗歌史的宏观把握上,《江西现代诗歌史》亦颇具洞见。譬如它论述在江西现代诗歌史中,革命现实主义已成为时代创作的主流;江西现代诗歌很好地处理了民族性和现代性的关系,形成了现代诗与旧体诗多元共存的良好局面,体现了现代价值取向;江西现代诗歌在从“诗歌革命”到“革命诗歌”的转变历程中,表现出了鲜明的革命性、强烈的战斗性、广泛的群众性三者相结合的艺术特点,它对社会审美倾向的引导既是革命的也是艺术的;江西现代诗歌的发展,既是诗歌现象,也是文学现象,更是社会现象;同时既是社会性的诗歌现象,也是社会性的文学现象,等等。这些论述,皆言而有据,一语中的。
必须另提一笔的是,《江西现代诗歌史》在介绍江西现代诗歌创作时,并没有遗忘诗人们“嘤其鸣兮,求其友声”的诗歌团体,没有遗忘诗歌作品发表与出版的主要载体、诗歌印制与传播的重要机构与方式——报刊、书籍,出版社、报刊社、书店、墙头、传单、朗诵等。它全面展示了江西现代诗歌的创作风貌与传播风貌,反映了江西现代诗歌干预生活,在反黑暗、反压迫、反内战、反帝国主义的战斗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譬如第三编中介绍的由爱国民主人士王造时任社长兼发言人的《前方日报》,洛汀任主编的《正气日报》,周丁任主编的《青年报》文艺副刊,廖伯坦任主编的《扫荡简报》,瞿希贤、陈桂生、王志道担任编辑的《救亡报》,张自旗与熊痕戈创办的《热原》诗周刊,等等,为江西现代诗歌史,摄录了一卷宝贵的传播学影像。
《江西现代诗歌史》旁征博引,史料翔实,理论色彩浓烈,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与学术价值,是一部集广度、高度、深度、鲜活度为一体,充满创新精神的学术专著。作者在海量的历史资料中稽考耙梳,参考文献多达一百九十六部(篇),仅列举的诗文集、专著、编著、古籍、译著、报纸、杂志等就达一百七十六种,其中还不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报纸和杂志。全书以翔实的背景资料,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大背景中,凸现了江西现代诗歌史的独特风貌。
(作者单位:浙江外国语学院浙江教学月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