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也——“自赐一方‘道场’,净化心灵,示为净土”
本期作品
从今往后
从今往后
守着一盏小灯和一颗心脏
朝向地平线活下去
从今往后
既不做硬币的正面,也不做它的反面
而是成为另外一枚硬币
从今往后
恺撒的归恺撒,上帝的归上帝
方圆十余里,既无远亲也无近邻
小屋如山谷,回响个人足音
从今往后
东篱下的野菊注定要活过魏晋
比任何朝代都永恒
本期诗人
路也
鲁迅文学奖得主,著有诗集《我的子虚之镇乌有之乡》《地球的芳心》等。
推荐人:王铭婵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
飞来的恺撒和远去的上帝在诗人的灯前,成了不足以谈的旧有“思”潮。她作为当代人给予己身巨大的隐喻,从金钱辩证中超脱,自方圆地块聆听,为了挣脱压迫,诗人无限拉长光阴,完成从生到生的几次共鸣,反哺一股由来的缺憾——诗人没登上凯撒的肩膀,没抓住上帝的翅膀,她在做徒劳的往返,硬是自赐一方“道场”,净化心灵,示为净土。
而后,诗人撤掉隐喻,另辟朝代,不是穿越,而是自拟“野菊”,向前清算那些“从今往后”——不过错把“道场”认“净土”和依旧记挂的凯撒、上帝。
诚然,诗人用“野菊”探路,途中看到瓣子与瓣子间的朝代,和固有的压迫,正如“思”茂密而喧哗的压迫,如此漂亮地跌入永恒。
孟垚
青年诗人 哈佛大学硕士
出世入世,自古是士人必须面对的人生主题,不仅表现在文章诗歌中,更关乎时代中的个人如何处理和社会的关系。路也的诗让我想起先秦《孺子歌》曾以水喻人间江湖: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入世和出世,看似是硬币的两面,彼此依存,并因环境和时机互相转换。但在这样的视角之外,是否真的存在“另外一枚硬币”给予“从今往后”新的思路?诗人面向的,正是这个有些棘手的问题。
路也的回答看似有些互相矛盾。凯撒上帝之喻,超越朝代的野菊花,大抵是处理不尽合意的外部环境时的两种不同姿态,也引出了“小屋中的空谷”和“空谷中的小屋”的两种境界。那么进一步说,这两种境界能否通过“小屋如山谷”这样的思辨进行整合,乃至超越?诗人的回答似乎有些含混和犹豫了,却又因此尤显真诚——我想,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大概应该珍惜这样有些无奈、任性和人情味的含混,它是如此具体和鲜活。
舒吾
青年作家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
《从今往后》犹如一场顿悟。笔者在将目光收回于自己身上之时,他者塑造的价值轰然倒塌。他从众人神往之路脱身而出,前往另一条由个人开辟出的路。仅守着一盏小灯和心脏,往无目的之目的地行进。而这是抛却善恶标准之外的,绝对的个人之路,因为他面对的是盛放虚空的地平线。
那是来自内心深处的声音,那是使得内心静如幽谷,摒弃一切杂念,仅留下个人足音之境。是笔者与陶渊明隔着一千多年时光遥遥相望,在对视一瞬形成的诗意的悖谬。在陶渊明的笔下,“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然而在笔者与陶渊明的凝视、对答之中,唯一得以永恒而存的,即是那东篱之下,“注定要活的过魏晋的野菊”。陶渊明只是一个脆弱的背景。在当代,一切都在变化,如同翻转的硬币。而笔者这枚崭新的硬币,遁入的是孤绝和清冷,野菊是一个神话,可以供笔者与陶渊明共栖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