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涛——“总有些‘庄严思想’(需要)比死轻盈”
本期作品
黑暗的心
表象的玫瑰,让我迷惑
越接近,越不舍放手
一双已无法灼伤的阅读的盲眼
卷曲泛黄的锁链的白纸
将经受住时间枯萎溅射的快感
像我灯塔般屹立的黑暗的心
她起飞,深入那花边的核心
考验骑着庄严思想的云朵的蜜蜂
2021.4.10寓所
本期诗人
朱涛
诗人,出版诗集《站在舌头上》《半轮黄日》《越荒诞越奔跑》等。
推荐人:李玉新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
这是一首面向自我的诗。在第一节,围绕“表象的玫瑰”,朱涛架设起多重繁复且沉重、压抑的意象。曾多次灼伤以致无法再被灼伤的“阅读的盲眼”,“卷曲泛黄的锁链的白纸”,两者分别指向围绕“表象”展开的观察和写作。这一读和写的过程将经受“时间枯萎溅射的快感”,缓慢的时间流逝在这一句中被赋予了极强烈的动态感和力量感,我们由此感受到了“表象的玫瑰”的带给朱涛的那种“迷惑”和“不舍放手”。在这一节的最后一句中,朱涛又用“灯塔般屹立的黑暗的心”来比喻这一过程。饶有趣味的是,“黑暗的心”乃是整首诗描写的主体,这一主体反而在局部变为喻体。喻体这一次要位置,既不挤占有限的文本空间,又使“黑暗的心”获得了某种不言自明的持久不懈形象。
在第二节,突然出现的“她”是谁呢?是那“表象的玫瑰”吗?第一节是“我”,第二节是“她”;第一节是“表象”,第二节是“庄严思想”;第一节沉重压抑,第二节则轻盈飘逸。两节之间形成的张力,是思想和表象之间的张力。作者“黑暗的心”似乎更倾心于表象和现实,把“庄严”因而也似乎有些虚张的思想交给了“蜜蜂”。由此,我们大概可以理解“黑暗的心”因何而“黑暗”:或许是因为这“心”面向的表象过于复杂而不可言说。
孟垚
青年诗人,哈佛大学硕士
朱涛的诗让我感到不安。这种不安,来自于第一节中滞涩、昏暗、盘根错节的意象。在某种未曾明言的阴影中,“盲眼”的目光逐渐越过线性时间,在“时间枯萎”后证见快感,甚至在黑暗中更加坚固了自己的心。我想象这种艰难的过程,仿佛看到早期教会中离开“异教世界的城市”,隐居在埃及沙漠苦修的沙漠教父(Desert Fathers)。纪律、服从、体力劳动、沉默、禁食和长时间祈祷,成为沙漠教父们艰难探索信仰的生命方式——这不断让我想到朱涛诗歌中直面“表象”、“锁链”、时间(泛黄)时产生的痛感与快感——当然,我无法判断诗人所对弈的是怎样的一股力量,是纠结的人性,一段尘世情爱,意识形态,还是弥赛亚式的宗教预言?无从知晓。
沙漠教父的时代,也是基督教在罗马帝国走向合法化的时代。作为沙漠教父的代表,圣安东尼也顺时顺势将沙漠的孤独、苦行和牺牲视为殉道的替代选择。是啊,时代终究还是变了,总有些“庄严思想”(需要)比死轻盈。“花边的核心”因此使人感到一刹那的释然,也让玫瑰的表象更为缠绕和令人持久地沉思。
翟慕航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
这是一首关于追求与幻灭的诗歌。诗歌的语言跳跃而晦涩,充斥着丰富而模糊的隐喻。诗歌第一节,“我”的眼睛过去苦苦追寻“表象的玫瑰”,却为之灼伤——这是“表象的玫瑰”带来的实在伤害,亦或只是“我”失落的幻觉?不管怎样,在这场盛大的冒险之后,“我”追寻的心依然不死,却竟因过去的伤害致盲,无法写作和阅读。“黑暗的心”难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痊愈,它与“灯塔”之间形成张力,明与暗之际隐喻着希望与现实之间无法逾越的距离。
第一节以神秘而沉默的“黑暗的心”告一段落,密集而阴郁的意象仿佛氤氲了一场巨大的暴雨,累积了蓄势待发的力量,亟待随着段落的切换倾泻而下。然而,在诗歌的第二节,情感突然发生了断裂。那一个轻轻起飞的温柔姿态,令读者在恍惚之间再次陷入新的思索。根据诗歌第一段含义,此处的“蜜蜂”代指的或许就是“我”。“我”在追寻之路上怀着“庄严思想”却被“迷惑”,二者之间的张力构成一种轻微而绝望的自嘲:“我”百转千回的探索最终归于虚无与不可知。
钟宜峰
奇幻作家,中国人民大学硕士
这首诗是一朵玫瑰:一朵黑暗的玫瑰,在邀请我们层层剥入它的花蕊。要试着解读这首诗吗?作者已经在迷宫的入口标注了“迷惑”的警示。“盲眼”是在暗指博尔赫斯吗?“白纸”或是一种“元写作”的指涉?这些问题还没等到答案,短促、密集而跳跃的定语丛又接连爆出,阻碍着我们前进的步伐。深入核心的过程是一场试炼,而读到诗的第二节,我们终于等来了跋涉的奖赏:轻盈的意象也是迷宫尽头的柳暗花明。我更愿意将这个突兀的“她”解读成蜜蜂:那只“考验骑着庄严思想的云朵的蜜蜂”。这样一来,“我”就成了成了这场解谜游戏的最终boss:一颗如灯塔般屹立的“黑暗的心”,一个迷宫中的米诺陶,等待着被克服,被超越——而通关的秘籍便是蜜蜂的回旋舞,它飞越了思想的痛楚(灼伤之眼)和历史的桎梏(泛黄的锁链的白纸),优雅地朝黑暗之心背后的世界继续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