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文资讯

《月光在鲁迅的生命里》:走进鲁迅的内心世界

发布时间:2023-04-10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关键词:鲁迅

鲁迅文学的关键词是什么?国民性、虚妄、反抗、看客、孤独、多疑、知识分子......迄今为止,学界已经从鲁迅的创作文本中提炼出了各式各样的关键词,为解读复杂而深广的鲁迅文学及思想提供了方法论上的借鉴。李木生先生通过细致阅读鲁迅的创作、翻译、杂文、日记以及同时代人的回忆文章,发现了“月光”是出现在鲁迅文本中的一个高频词,足见鲁迅的一生对“长夜”中的“月”情有独钟。文章角度新颖,材料丰赡,不仅从文学鉴赏的角度阐述了月光对于鲁迅文学及生命的意义,也用丰富的史料梳理了月亮是如何在鲁迅人生中的各个阶段闪亮登场的,简而言之,作者巧妙地运用月亮与鲁迅的关联展示出了鲁迅波澜壮阔的文学生涯,文章不仅细腻入微,充满温情,具有纯粹的文学性,还以月光为切入点,勾勒出了几乎涵盖鲁迅一生的所有重大事件,带领读者走进了一代文学大师鲁迅的内心世界。

文章共分为九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总论“长夜中的不眠者”,后面的八个部分分别是介绍鲁迅在人生中的各个阶段与月亮的相遇,具体包括绍兴、南京、东瀛、北京、厦门、广州、上海等时期,值得一提的是,文章有意将“绍兴的月亮”放在最后一章,设计出了“儿时家乡的月亮”可能照映着弥留之际的鲁迅这一幕画面,展示出了月光对于鲁迅的独特意义。南京时期的“月圆月缺”,柔软了青年鲁迅的心境;日本时期的月光“一点点潜进他孤独却又热血腾烫的心中,见证着这个中国青年建构起自己思想与文学的世界性格局,同时又将一个关于‘革命’的理念,深深地扎根在他的生命里”;北京时期的月光充满热忱,“这热忱正来自于对于现实的不满,并将这种不满甚至反抗也一并蕴蓄其间,并与古人的心相通着”;厦门时期的月光代表着鲁迅厦门时期的心情,这短暂的四个月零十四天,“却是他生命中风浪最小,也相对平和宁谧的时期”;广州时期的月亮,既是寒如剑锋的复仇之月,燃烧起了小说《铸剑》的创作,也是有着温暖主色调的爱情之月,因为他确定地有了爱着自己并被自己所爱的许广平;上海时期的月亮,对于鲁迅,是与青年的生命有着血脉般关联的月亮,是将月光照进鲁迅一部又一部译稿的月亮,是陪伴鲁迅走到生命尽头的月亮。据作者的介绍可知,月光是鲁迅人生中每个阶段都不可或缺的“知己”,也是鲁迅文学中独具一格的意象,是鲁迅孤独内心的真实写照,诚如作者在文末所说:鲁迅的月光,是黑夜里的心炬,如丹柯撕开胸膛举起的那颗心,在黑暗里熠熠不灭,哪怕走出黑暗人们忘记他将他的心碰落并踩在脚下。鲁迅的月亮,当然是中国的月亮,是中国被压迫被欺侮被愚弄者可以依慰可以交心可以为此醒悟并充满希望从而奋起的月亮。

《月光在鲁迅的生命里》一文以鲁迅对月光的关注为主线,挖掘到了《斯巴达之魂》《狂人日记》《白光》《药》《秋夜》《社戏》《故乡》等多部作品中出现的“月光”因素,深入分析了这些月光与鲁迅文学创作的关联性,此外,《月光在鲁迅的生命里》也列举了科举贿赂案、弃医从文、从事文艺运动、出版《域外小说集》、任教育部佥事、抄写古碑和校辑古籍、参与新文化运动、厦门任教、高长虹事件、左联五烈士遇害事件、杨杏佛遇害事件、在上海租界翻译苏联文学、病逝等鲁迅生平中的重要事件,其中不时穿插着鲁迅对月亮、月光、月夜的关注,从侧面反映出了作为意象的月亮对鲁迅人生体验的影响。这里试举两例。第一,《狂人日记》中的“月光”。《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之作,小说借“狂人”之口,多次描写到了“月光”:“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今天全没夜光,我知道不妙”;“天色是好,月亮也很亮了。可是我要问你,‘对么’?”作者坦言“这片月光,是狂人的月光,冷冽如刃;而这个狂人,则是中国第一位敢于撕开层层的画皮,揭出真相的醒着”。出自“狂人”口中的“月光”,当然不是写实,而是以“狂人”的口吻写下的。暗夜中的“狂人”时而凝视着月光,时而在“横竖睡不着”的深夜里,发现没有年代的历史,“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字缝里“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足见在鲁迅的语境中“月光”不仅仅只是孤独和凄清,还寓意着清醒与启蒙。另一个描写“月光”的例子是鲁迅的小说《白光》。《白光》整篇都沉浸在月光里,笼罩着悲剧的色彩。如果说《狂人日记》有果戈理文学的反讽和暗喻,《白光》则有契诃夫文学的忧郁和深沉。李木生借《白光》中陈士成可悲可哀的一生,感叹“丝丝缕缕的月光,铺就着也照见着一个中国读书人的毁灭之路”。正如学者王彬彬所言,“(《白光》里的)月亮像一个智者,看透了陈士成的内心,它以冷峻的眼光注视着陈士成”。

通过《月光在鲁迅的生命里》一文可知,“月光”在鲁迅的语境下是一个复杂的文学意象,在鲁迅的笔下,月光有时象征着孤独和冷清,有时又展现着柔弱和温软,有时是清醒与希望的代言,有时又是虚假与幻灭的化身。但可以确定的是,正如鲁迅本人在《野草·希望》中所言,“月光”与“星”“僵坠的胡蝶”“暗中的花”“猫头鹰的不祥之言”“杜鹃的啼血”“笑的渺茫”“爱的翔舞”等都是自己的“青春”。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月光在鲁迅的生命里》一文为说明“月光”对鲁迅文学及人生的影响,不仅细致梳理了鲁迅的各类文本,还旁征博引、挖掘了大量相关的学术信息,令人信服地认可“月光”是解读鲁迅文学及思想的又一关键词。文中涉及的相关知识,无论是日本学者增田涉的《鲁迅的印象》、井上厦的《上海月亮》,还是中国鲁迅研究者王富仁提出的“中国文化的守夜人”的学术概念,都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毫无疑问,《月光在鲁迅的生命里》一文不仅适合散文爱好者欣赏其中的文字之美,也为广大的“鲁迅迷”们提供了一条走进鲁迅内心世界的文学通道。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