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散文的十年——读《跃动的半岛——胶东地域散文论稿》
2011年,当年仅42岁的区工商联副主席焦红军接受组织安排,兼任胶东地域性文学杂志《昆嵛》主编时,他也许未曾想到,他人生的后半程将会与胶东散文结下不解之缘——无数本地乃至外地的作者将会受惠于他和他主编的杂志,开启文学的筑梦之旅。焦红军也由此走上大力振兴胶东散文、大力推介本地作者、弘扬胶东璀璨文化的旅程。十年甘苦寸心知,十年忙碌不寻常。也正是这十年的编辑、整理、观察、分析、推荐、出版等等,焦红军累计写出近30篇、20余万字的文学评论。近日,这些篇章结集为《跃动的半岛——胶东地域散文论稿》出版。通览该书,方明了胶东散文群体因有焦红军这样不辞辛苦、无怨无悔付出的文学人才而感到振奋,他对散文的挚爱、对文友们不遗余力的推介,真是胶东文友们之幸。一部散文论稿,将胶东文坛十年来发展的脉络清晰厘清出来,通篇泛着焦红军对文学赤诚的热心,更看到方兴未艾的散文海风从胶东徐徐吹来。
一、大力推介:胶东散文的发起者
焦红军主编十年来的首要角色是一名编辑,从担任《昆嵛》杂志主编,到《胶东散文年选》主编,他一直冲在胶东散文的第一线。因而,对胶东散文的动向都有着非常深刻全面的把握。在本书中,他侧重论述的是胶东散文方面的成就。可以说,胶东散文的发展,焦红军是重要的发起者、组织者、参与者、助推者,甚至可以说是胶东散文的领航人,带领一众乡邦文友不断刻苦提升创作水平,向山东省内,乃至全国更高层次的发表平台不断冲击。因而,本书具有非常强烈的昂扬奋进性,是一曲胶东散文在他的带领下的突围和不断冲击散文高地、打造胶东散文海拔的励志赞歌。
经过多年努力,胶东散文创作逐渐形成气候,他的几篇重要评论对其进行了及时的归类总结整理,比如《文学的格局与通者的气象——论胶东散文作家群发展的地域特征和写作风格》《跃动的半岛——“泛价值写作”下胶东散文的坚守和突围》《风自胶东来——胶东半岛散文作家群散文高地现象综述》《从乡村出发的写作——胶东散文作家群体创作简论》等等,对胶东散文的形成发展、风格特点、困境与展望等等,均作出了鞭辟入里的细致剖析,正因为他的及时跟进与细致观察,才让胶东散文这些年的发展有了这些具有档案文献性质的归类总结。
在此,我们还是有必要对并不了解胶东文坛的读者作个简要介绍。那就是,胶东指的是以烟台、威海、青岛为主要辖区对象的范围,即通常所指的山东半岛地区。自古以来,该地区就是经济富庶、人杰地灵的发达地区,胶东的散文创作,承接千余年来绵延不绝的文脉,既出现了像杨朔、峻青、毕淑敏、张炜等现当代名家,更有来自各行各业怀抱文学梦想不断耕耘奋进的基层写作者,焦红军对这些基层作者的大力扶植推介更显弥足珍贵。胶东半岛散文作家群提出了“做有价值的文学”和“源自生活、关注现实、言之有物、写真性情、体现社会正能量”的散文写作主张,受到了写作者的一致赞同和欢迎。
犹如前文所说,胶东地区并不是贫瘠之地,勤劳致富的胶东人民,依靠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在解决了发家致富问题的基础之上,精神生活发展得也是如火如荼,这便是焦红军所说的“文学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经济是文学的后盾,文学是经济的先锋;经济是文学的肝胆,文学是经济的灵魂”。胶东散文的勃兴必然依托于此地富庶的发展基础,但更要看到本地文人不遗余力的奋斗,因为他们有“敢于探索、开拓包容、抱团出击、薪火相继的文化成因,更有各级学会的因势利导、出版社的助推、除旧布新的工作机制和推动”,这便是“物”与“人”两因素的相得益彰。
基于此,主编焦红军以《昆嵛》《胶东散文年选》等纸媒与新媒体平台,大力推介胶东文友,帮助他们一步步实现文学梦。在本书中,他运用了大量篇幅为他们的作品写专论,犹如一位导师一样指出他们作品的优劣得失,若达到发表水准一定不遗余力推介。十余年来,经焦红军手编发作品的山东省内外作者近千余人,其中大部分都是非专业作者,来自各行各业。比如为农民作家王运兴圆出书梦,为七旬老者孙炳伟图书《烟雨人生》的站台支持,更有对刘郁林、王彦平、吕芳、北芳、蔡风这五位半岛女作者的集体专文推介。这些作家作品论饱蘸着焦红军充沛的情感,他视这些文友如同亲友一般,一视同仁,绝不会因为对方的贫富差异有任何差别对待,甚至越是基层作者,他为之付出的关注热情越多。比如他介绍的农妇作家北芳的创作故事就很是打动人:“北芳是一个地道的农妇,她的所有作品都是在忙完山上的果树、地里的农活,喂饱家里的鸡鸭,在别的村妇家长里短的时候写就的。写作环境的艰难更让她的成就难能可贵。北芳的散文充满生活的烟火气息,语言朴实中透出深刻犀利。她的抒情散文如同诗一样的语言,充满想象令人回味无穷。北芳的文字风格是多变的,但她对文学的矢志不移,却从未改变。”
北芳的文学人生故事令我想起加拿大小说家爱丽丝·芒罗——她就是在孩子睡觉、等饭菜做熟的间隙写出了15本短篇小说集,并在20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女性常常为家庭付出的更多些,因而她们的创作成果更应该被珍视。焦红军注意到了这些女作者的创作成绩,并不遗余力地将她们推介出去,让她们成为胶东散文群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更多的胶东散文作者,经焦红军以杂志、网站等媒介的大力推荐后,树立了强大的自信,创作水平不断提升。经过不断努力,甚至形成了胶东散文流派,已成蔚为大观之势。
二、反思批判:直陈要害的冷静分析
作为一本文学评论集,如果通篇都是如同唱赞歌一样的褒奖,那可以说既不现实,也会让文本价值大打折扣。焦红军身为一名刚直不阿、是非分明的胶东汉子,既对胶东文坛那些具有巨大潜力又确实写出成绩的文友进行大力推介,可是对包括这些文友在内创作过程中出现的思想、内容等必须要直接指出的问题,他也从来不予以回避,唯有直陈要害才能真的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才能真的让这本评论集显现出正反两面的参考价值。
必须要看到的是,本书作为一部十余年来的文学评论汇编,其创作过程本身就带有一路的反思批判。焦红军身为杂志与图书主编,他必然会阅读到大量或优秀或糟粕的稿件,对文坛的创作情况有着了然于胸的整体把握。在本书中,他对旅游散文的警醒批判就很是值得称道。十余年前开始,随着国人出国游与内地游的增多,大量游记随之出现。可是部分品质不够的文友,为了赚稿费,对编辑部行欺骗之事,焦红军对其进行了辛辣的讽刺批判:“更有甚者,居家写作旅游文字,一会儿法国,一会儿去看北极光,时间长了,这样的伎俩在编辑的法眼里也不灵了。”
在我国辉煌的散文史上,游记是散文创作中极其重要的一类。且看司马迁、苏轼、张岱等等,他们的名篇佳作里游记占有相当大的篇幅。余秋雨在《深度对话鲁奖作家》中说:“真正伟大的文字,总是先让脚写在大地上,再让笔写在简册上。当代的写作,更需要自己的单个生命与永远陌生的土地的碰撞。文字,只是这种碰撞所溅出的火花。”焦红军在批判了部分文友创作不够严肃认真之后,冷静分析了当代游记想要出新的难度与如何突破,并且以威海文友邹积平的《朝圣梅里,徒步雨崩》《最近的遥远》等几篇佳作为例,指出这些作品“集亲历、惊艳、攻略、感悟、人文、沉思于一体,是属于沉潜的文字,读来非但感不到沉闷、堆砌之处,相反,却时时读出一丝惊奇,一声感动”。
再比如,他对大量重复性写作表示了批判。他在网上看到一些作者晒创作成绩,以一年发表了多少篇散文为荣,那些作品多是记录的陈年旧账和感悟琐事。焦红军固然对这些作者对文学的付出与执着表示了敬佩,但他觉得这样的重复性写作意义很小,不过是为了稿酬的自我复制性写作罢了。在焦红军看来,散文的写作者应追求质量,“人一生应该以写几篇好文章为荣”。同时,焦红军严厉批评了散文创作中的媚、俗、丑等现象,针对这样的创作弊病,焦红军提倡要“言之有物、写真性情、体现社会正能量”的创作主张。而这种主张在胶东文坛的散文创作中大行其道,犹如一股清风涤荡了文坛。
另外,焦红军主编对马秋梅《我不是一个丑小孩》的具有教学引领性的指导意见很是令人眼前一亮。本来,马秋梅发来的原文题目是《我是一个丑小孩》,调子比较晦暗,焦红军明察秋毫,直接指出文章的立意思想不够端正,说“文章最终展现出来的绝不仅仅是水面以下的东西,而应该是形而上的思考”,进而从散文写作角度、家庭教育角度等等,指出文章的导向必须调整。随后焦红军立刻写出参考意见,建议作者从《我不是一个丑小孩》的题目和立意进行修改调整,反其道而行之,好在修改稿是令人满意的,“在第一稿中本来悲伤如泣的调子,在做了题旨的重新调整后,作者对丑的认识发生了冰与火的变化”。同时可以看出,焦红军作为一家杂志主编,他能够放下身段指导一名基层作者,很是令人赞赏。而作者与编者的良好互动,促成一篇佳作的诞生,更是当地文坛的佳话了。
还要看到的是,焦红军对众位作家作品的分析,就像笔者提到的那样,能够既指出作品的优长,还能够及时点评出存在的不足,对于一个想要提升自己的作者而言,后者更是应该汲取的经验教训。比如在评论姜宏芬的散文《公婆·老屋·梧桐树》时,焦红军先是肯定了作者“在写作中巧妙的将生活、哲理、感悟、亲情融为一体,不仅使散文这种问题能够在写作上敞开,而且文笔的思维与写作也能为之一扩”,但话锋一转,焦红军直陈了该作品的不足:“这篇散文的不足之处,作者在处理题材的过程中,还不够精细,一些内容上下安排,没有预留和伏笔,没有语言上的节制。”在笔者看来,山东籍名家李存葆的散文观对这种创作不足现象有重要参考价值:“散文贵在真诚,散文应该避开无病呻吟的痛苦状,也应该远离那种甜得令人发腻的小布尔乔亚的矫情——我们的散文应该更贴近中国人的生活,也应该更关注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与种种困境。散文里应该有情感的浓度、哲学的深度,应该有作家的正义和良知。”
三、独到见解:“非虚构”的辨析与“大散文”的厘清
2010年,《人民文学》“非虚构”专栏的开设,让非虚构写作在社会逐渐被认知。其中,《中国在梁庄》《中国,少了一味药》《羊道》《消失中的江城》等作品产生广泛影响。很巧,非虚构写作在我国文坛大行其道之时,恰好也是胶东散文写作逐渐形成气候之时,焦红军和他率领的胶东散文团队有意在当地引领非虚构的写作风尚,并且成果丰硕。这在本书的《但开风气不为先——非虚构散文提出的前前后后》《文学,从未曾离我们远去——< 昆嵛·非虚构散文四十家> 编后记》等篇章中有着非常全面深刻的阐述。
焦红军对非虚构写作的认知,源于读到文友乔洪涛的作品《我的祖辈们》和《我们的肉与灵》。而后在与乔洪涛的交流中,他辨析出了有关非虚构的相关界定:“虚构和非虚构有点像物质和暗物质的关系,非虚构不是不虚构,首先应该肯定非虚构是建立在虚构的基础上,这是一种更有创作指向性的提法,是对虚构的引申和发展。眼下,我们的散文创作太需要一个导向了,虽然朦胧,但也是微光,我们也有自己的话语权,我们照样可以喊出我们的心声。”正是这种对一线散文创作的把脉感知后,焦红军能够对非虚构产生非常准确的把握界定。当然,非虚构作为散文创作的全新提法与创作导向,它的发展自然会有一个过程,人们对其的接受也不会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其中,著名评论家雷达对非虚构的评说很具有导向意义,他认为:“如何准确地反映时代生活,如何抓住典型特征,如何一下子就从各种毛糙的感受中一把拎出最耀眼的细节并展现出来,是考验作家的时刻。如何活生生地、毛茸茸地表达我们这个时代,是非虚构的重要命题。”
令人欣喜的是,胶东散文群体涌现出一大批关于非虚构散文的优秀作家作品,这在《文学,从未曾离我们远去——< 昆嵛·非虚构散文四十家> 编后记》中得到了系统阐述。代表性作家比如乔洪涛、北芳、侯盼盼、胡兴法、程吉童、牟民等人的作品,他们生活工作在各个领域的第一线,胶东文坛一直倡导的“源自生活、关注现实、言之有物、体现真性情、传递正能量”主张在他们的这些非虚构作品中都得到了最好体现。比如侯盼盼,她从一个外乡人的视角,把烟台的秋天,从感觉、体验、风俗、人情等各方面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观察和描写。焦红军对其大加赞赏,尤其很是称道她能将烟台和家乡鲁西南进行对比书写,该篇的结尾得到一众文友的交口称赞:“烟台的秋丰富了我对秋天的记忆。她是奔放热情的苹果红,她是明亮纯净的天空蓝,她是阳光清新的大海绿,她是温和饱满的玉米金。”无疑,侯盼盼的文学语言非常美,这和著名散文家鲍尔吉·原野的散文创作观是契合的,他说:“我以为好散文要有好的语言,它来自生活而不是书本,它富有诗意,它不是相互模仿的产物,它有作者发自内心的真诚,它朴素,它可以有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生动的故事,它远离议论,它像露珠一样新鲜。”
同样,在本书中,他还注意到了大散文的相关发展情况,并行了颇富新意的厘清。通过《大散文漫谈——以胶东散文作家写作为例》《再谈大散文——散文写作的“群体迷失”与突破》两篇颇具分量的文论,以胶东散文作家的创作情况为主要探讨对象,对大散文的来龙去脉进行了非常深刻的阐释。众所周知,大散文主要兴起于30年前贾平凹主编的《美文》与余秋雨文化大散文的横空出世。30余年来,大散文的发展既有蔚为大观的一面,同时也伴随着争议性。结合胶东散文的地域特点,这片热土的作家们对大散文有着自己独特的认知,也形成了可喜可贺的创作成果。焦红军认为:“不重大之名头,不重有形无形之关索,重在写作者思想上的见解独到,文章气韵恢弘,艺术的翻陈出新上……引导基层散文创作者从题材、技巧、地域特色、创作边界、艺术创新等方面进行聚焦与创新,深耕细作,写出思想的高度、题材的深度、视野的广度和人文厚度的大散文佳作。”显然,这是崛起于胶东半岛的胶东散文作家群体对大散文的独特见解,令人眼前一亮。
在这样的全新倡导指引下,胶东散文流派涌现出一大批有口皆碑的大散文佳作,比如崔洪国的《前方列车到站——徐家店》《济南的桥》,邹积平的《最近的遥远》,范雅琳的《烟雨走寻烟台山》,梁绩科《探春•苦夏•秋忆•冬蕴——陪你领略烟台四季的芳华》,张华荣的《那里有一片海草房》,林霞的《大姑和黄河古村》,史新的《白马河大渡槽》,汲海的《烟雨曹州》,张恋的《夏日物语》,高芳的《小镇青年》,刘尚伟的《亲情三篇》,马秋梅的《我不是一个丑小孩》,刘军的《又是一年杏儿黄》,鞠艺泽的《姥爷的爱》等等。更令人称道的是,胶东散文随着格局的逐渐打开,其向心力与凝聚力愈加强大,胶东散文流派逐渐发展成了黄海散文,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拓展,显然这是多年来胶东散文流派不断聚集生发、努力探索的文学成果。
综上,从一个地域文学流派的记录、发展、集成与研究角度出发,焦红军的《跃动的半岛——胶东地域散文论稿》一书将胶东散文的发展脉络如此清晰准确地记录下来,确实是令人赞佩不已,该书的重要价值已无需赘述。在此,我们也完全有理由相信:上一个十年是胶东散文流派其酝酿发端、摸索前进、初见成效的十年,未来,以此为引领,伴随着胶东散文流派的发展,必将在胶东半岛的散文发展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从而对胶东散文及其流派的发展充满期待。